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课讲到:“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相似文献   

2.
郡制在中国古代存在了一千多年,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体制的基础。本系统论述了郡制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和特点,有助于对郡这一古代行政建制的整体性了解。  相似文献   

3.
李有光 《青海师专学报》2010,30(3):23-25,31
在文艺理论界学人为解决文论"失语症"所作的各种努力和探索中,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是一个有力的突破口。而在当前振兴"国学"的热潮和建设中国经学解释学的文化背景下,梳理、整合并彰显中国古典诗学蕴含的丰厚的解释学话语和思想,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无疑将为"失语症"的解决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建立一个有效的根据地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罗伯斯庇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战士,但是他在立宪会议期间的政治思想带有君主立宪的印记,因此人们往往忽视了他的民主思想.罗伯斯庇尔的政治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罗伯斯庇尔早年拥护君主制,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罗伯斯庇尔逐渐完成由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菲尔默作为17世纪主张绝对君主制的英国政治思想家,是约翰·洛克《政府论上篇》中的主要论敌。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的核心为父权论,即国王从亚当那里获得了权威性,在其土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因此,国王的权力具有神圣的起源,其性质如同父亲之于孩子。国王不受法律约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便是唯一的法律;议会在制定新法律时仅需发挥咨询作用。在17世纪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菲尔默的两部重要政论书籍分别在内战期间创作完成或初次出版,之后因君主制被推翻而长期隐没,直至1680年政治危机期间又再次出现。其著述兼具论证的严肃性与观点的极端性特点,为保王派提供了思想武器。新版书籍在内容体例、关键用词、作者署名等方面皆做了一定调整,以在新的政治与文化语境中提升书籍的学术性与可信度。正是由于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本身的特性以及在多种策略下的传播,使其思想成为能够代表保王派并被广泛关注的严肃政治话语,这也成为促使洛克将矛头对准菲尔默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6.
在一批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史的专著中,谭家健先生的《中国古代散文史稿》又是一部力作,全书在对中国古代散文史发展规律及散文史研究方法的探索上,体现出向古代散文实际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8.
关于中国君主制(封建)社会漫长的原因,学者大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很少见从构成其社会主体的士农两个阶层进行分析。人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历史是高不开入的参与,特别是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参与.通过对中国君主制(封建)社会主体的士农两个阶层特性的分析,笔者发现士大夫的依附性与批判性、农民阶级的依赖性与反抗性是这个社会得以长期存在的不可忽视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春秋起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诸侯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之争,时代对教育提出新课题。作为政治改良人物,孔子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将平民中的士人培养成有道德、知识和才能的国家治理者。既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课程难以满足新的人才培养需要。孔子扬弃前代课程遗产,借鉴前人经验,整理古代典籍,编制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文献典籍用作教材,设为课程,讲学授徒,成效显著。之后这六种文献作为一套课程广泛传播开来,并被称为“六经”,逐渐替代“六艺”,实现由古典分科课程向古代文献课程的转型,这成为中国学校课程史上的重大事件,由此学校成为读书的场所。“六经”曾经滋养战国时期几乎所有学派。文献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完全确立地位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五经为课程开办太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基础课程"中国古代诗词研究"的作品增量解析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全面变革,采用名作欣赏、诗词创作、学术研究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完成了教学转型,实现了改革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德藻先生的《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比较》一文,抓住“对西周分封制描述的差异”“关于皇帝制度描述的差异”“关于‘君’‘相’关系描述的差异”作了比较。这种案例分析确能给人较大启发,尤其是提出“在新课改中一定要抛弃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使用任何一种教科书都要有自己的教学处理”,这是很有价值的。美中不足的是,李先生没有对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探讨应当是更有意义的,它至少可以为新课程实施者提供应对之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天价墓地的出现,有着一系列的社会根源。其实丧葬制度蕴含着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看似平凡的丧葬包含着帝王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儒家独尊的制度、三纲五常的处事哲学,亲亲尊尊的价值取向、亲亲横向扩张在皇权推动下表现的母性地位的扩张,以及这些思想制度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穿越政治,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在1995 ~2005年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主要从思想史要素、思想家或思想著作、思想流派、思想专题四个方面展开,目的在于厘清政治思想的理论脉络和发掘其时代价值底蕴,最终寻找到对当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一研究对学术增量和政治实践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注重从研究的贯通性、视角的交叉性和方法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深化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传说、少数民族、皇室继承婚现象的描述,告诉人们在中国古代这种“妻父妾兄嫂”的婚姻形式曾长久地广泛地盛行,并且认为此种婚俗的流行是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习俗,不能用后来的封建礼教标准来衡量,说它是离经叛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已源远流长了上千年,其间沉沦跌宕、几经变革。在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倡导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的形势下,回顾历史,反思其经验和教训,将对我国教育测评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经邦治国的儒术地位非常突出,因而,在中国文化史土,创立起在实用人文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伦理-语文教育”三位一体化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语文教育带有强烈的政治实用性,要求语文教育必须无条件地为社会现实服务,政治实用即为教育之本。  相似文献   

19.
政治转型是政治系统在政治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所作的调适性变迁。政治转型与政治系统整合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相反相成的现象:政治整合是政治转型稳定进行的必然要求,政治系统整合就是建立具有凝聚力政治机制和政治连接纽带的过程,政治整合由多种社会政治力量形成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在古代中国虽没有,但其实践硕果累累。古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容博大精深、方法途径多元适用的特点,将其根植于高中课堂,可以吸收它的优秀教育思想和内容精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从而拥有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研究旨在古为今用,服务于当前思想政治课堂,使之实现高效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