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旨在调查与分析太极拳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吕梁市2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指出: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高于普通老年人的睡眠,太极拳能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睡眠。  相似文献   

2.
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吕梁市200名老年人进行测试。结果: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的老年人(P〈0.05)。结论:太极拳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对灾区民众心理康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太极拳对汶川大地震后灾区群众心理康复作用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并对23名自愿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受灾群众进行为期3个月的太板拳培训,研究结果显示:太板拳锻炼对改善灾后造成的心理阴影作用明显,尤其是对提高睡眠质量和减轻焦虑症状效果显著.建议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灾区民众中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20,(4):323-326
目的探讨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静态平衡的改善效果以及不同锻炼水平对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挑选长期太极拳锻炼的专业锻炼者、短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练习者以及无太极拳经验但保持步行锻炼习惯的步行锻炼者各23名进行研究。利用Tecknobody PK252平衡测试系统对静态平衡功能进行测试。结果与结论长期太极拳锻炼能够改善姿势控制和维持静态平衡的能力,在熟练掌握太极拳要领后平衡功能改善效果最明显,持续3~5年太极拳锻炼后,练习效果会维持并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5.
以40名65岁以上有睡眠障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12周有氧锻炼,对锻炼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2周有氧训练后PSQI指数显著下降,总睡眠时间非常显著性延长(P<0.01),睡眠潜伏期(SOL)大幅度缩短(P<0.01),睡眠效率(SE)明显提高(P<0.01).多数老年人群均表明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睡眠时间更加充足,白天困倦程度也大幅度下降.由此表明,12周的有氧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消除和减轻情绪障碍,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红娣 《武当》2006,(4):13-13
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而经测试表明,习练太极拳可明显延缓衰老。一、太极拳对血管系统的改善太极拳锻炼能延缓心血管机能的减退,提高血液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知识分子打太极拳负荷对心肺功能影响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XXG-D型心功能仪对集美老年大学太极拳班43名老年知识分子进行打42式太极拳负荷后即刻心血管功能检测,应用F-Ⅱ型肺量计进行打太极拳负荷后5次肺活量试验(FVCT),通过1年纵向观察表明,老年知识分子坚持42式太极拳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但对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尚不显著。提示练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与呼吸配合,加强呼吸肌耐力训练,充分发挥42式太极拳在提高心血管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跳舞毯锻炼对老年女性身体灵敏素质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无健身锻炼习惯且身体灵活性较差的老年女性中筛选5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太极拳、实验组则采用跳舞毯训练的方式进行有氧健身锻炼,于锻炼前及经3个月锻炼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反应速度、身体稳定性及身体灵活性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经3个月锻炼后,两组入选者的各检测指标较锻炼前分别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以实验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尤其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太极拳锻炼相比较,跳舞毯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无明显优势,但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总体灵敏素质的提高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郑传锋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5):46-48,58
为了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影响,对陕西师范大学部分退休教师进行了6个月的系统太极拳锻炼,分别测定血清中IgM、IgG、IgA含量,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皮质醇(FC)含量,结果显示: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训练,锻炼后与锻炼前相比,IgG、IgM、IgA、WBC、IL-2、IL-6及血清皮质醇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太极拳锻炼可以很好地提高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也为太极拳锻炼在大众健身方面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验、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中老年妇女人群参加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后的健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较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妇女体质指数影响大;太极拳和广场舞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心肺功能均有较大的意义;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肌力、反应时均有明显的效果;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表象训练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敏 《体育学刊》2002,9(5):68-69
把表象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运用在“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中,这是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和实践实效性原则和现代自控式教学原则的。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深动作记忆。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运动生理学中的诱导现象和技能迁移原理,总结、提炼出太极拳练习中常见动作的圆运动规律;设计了适宜太极拳初学者采用的圆运动诱导性练习。此练习方法简明、实用,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抽取吉首大学参与太极拳晨练的大学生20名为实验组,再随机抽取20名大学生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体质指标的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能降低大学生的体脂百分比,皮褶厚度下降,增强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周莉  周之华  马永涛 《体育科学》2004,24(10):71-72
通过对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练习者进行遥测心率,对其完成一套动作后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练习孙式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对增强女大学生血清总补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太极拳运动对四年级女大学生血清补体3(C3)与补体4(C4)及总补体活性的影响,为在高年级大学生中开展太极拳有氧运动提供免疫学实验依据。从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1级随机抽取40名女生,分成4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实验1、23、组。实验组分别每周进行1、2、3次太极拳训练。于0、2、4、6、8、10、12周后抽血分离血清,分别利用免疫球透射比浊法与50%溶血法(CH50)测定训练前后血清中补体C3、C4质量浓度与总补体活性。结果显示每周参加3次太极拳训练者,血清补体C3、C4质量浓度与总补体活性比对照组及每周锻炼1或2次者高,且在第10周与第12周与对照组及每周锻炼1次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坚持运动量适中的太极拳有氧运动,能提高高年级女大学生机体合成C3与C4的能力,增强总补体活性。从而增强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提高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动改善睡眠障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比,观察运动对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将58名经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价确定有睡眠障碍的高校女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每周三次进行运动训练,每次运动量要求达到8O%的靶心率。另一组不进行运动训练作为对照组。4个月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结果运动组较对照组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也比实验前有所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每天按运动处方进行一定运动量的锻练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其原因可能源于心理和体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对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心率、血压、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数、力量、柔韧、灵敏等各项生理指标和运动素质进行测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等大多数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等指标优于普通老年人,这说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能够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降低安静心率与血压,提高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以及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太极拳运动对减缓心、肺功能下降的速度,维持和提高老年群体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将太极拳锻炼后的老年人与基本不锻炼的老年人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对各组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探讨太极拳锻炼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太极拳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建议在社区体育中,大力开展、普及和推广,来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