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已成为国际时尚舞台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应用中国水墨艺术,让中国文化能领先于世界,成为现在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山顺章 《文教资料》2007,(28):34-35
网络媒体和娱乐圈搞怪之风一时成为时尚,都具有娱乐性和草根性的两大标签,打破了一直有严肃著称的中国娱乐传统的格局。搞怪与恶搞有时借助某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混淆游戏与艺术之间的界线,诋毁艺术的严肃性原则。搞怪不是艺术,只是一种粗俗的文化现象。真正的艺术具有纯洁、高雅、文明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办艺术教育蓬勃兴起,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民办艺术教育形式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体制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新天地,满足了全民追求时尚、追求美的潮流。为全民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提高以及全民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7,(6):34-37
时尚是审美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杭州举办的"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时尚与先锋"作为大会的主题,一切讨论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和深入。在国际视野下,具体且亟需解决的美学问题诸如先锋艺术与时尚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时尚现象、时尚伦理该如何确立等得到了与会人员热烈的讨论。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国内美学与人类学学科在时尚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国美学研究进入国际时尚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5.
江南  赵鹏 《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36-137
"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范畴,它代表了中国古人对艺术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表达。设计引领时尚,当然也就无可厚非地参与其中。本文论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意境"在当下设计中的体现和运用,在繁杂的、大众的、无国界的设计中如何凸显中国文化内涵,及设计艺术教学中"意境"对招贴创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家、理论家不时地提出"观念更新","新"不是不好,但"新的"、"时尚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绘画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唯新就好.中国当代的许多艺术家廉价"克隆"西方后现代艺术,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不同于西方的艺术传统,中西方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精神.艺术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异.面对如今"现代艺术""统一规格化"的悲哀,我们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深入研究中国艺术传统,自主借鉴外来优秀艺术的有益营养,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陶艺是一种古老而又时尚的媒介和艺术形式。它在会公共环境艺术中的使用,是当今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陶艺应用于公共环境艺术中所具有的优势入手.对陶艺的特点进行了条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在日常绘画活动中,教师一般引导幼儿在纸上表现,但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有意无意地在手上用水彩笔自娱自乐地画画。其实,对于幼儿来说,身体也是作画的载体,由此,我们想到现代艺术领域中颇为时尚的人体彩绘艺术。这是一个时尚的艺术领域,似乎与幼儿的美术教育联系不紧密,那么,是否可以将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入到幼儿美术活动中,从而为幼儿的自由表达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论时尚     
时尚是当下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时尚的内涵,至今尚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比较时尚与传统、时尚与流行、时尚与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时尚的理解和把握。时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透过时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我们自身行为与生活方式,亦能有助于认识社会与时代。  相似文献   

10.
论时尚     
时尚是当下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时尚的内涵,至今尚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比较时尚与传统、时尚与流行、时尚与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时尚的理解和把握。时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透过时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我们自身行为与生活方式,亦能有助于认识社会与时代。  相似文献   

11.
艺术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从服装史的演变中不难看出艺术思潮的痕迹。艺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和服装携手并进,艺术让服装品牌升华,而时尚的终极目标就是艺术。  相似文献   

12.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戏剧的本质要求决定了戏剧性是其首要的艺术特征,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合和应用到舞台表演之中充分体现了它的综合性.音乐剧以实现商演最大市场化的运作模武,催生了其追求时尚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尔平 《宁夏教育》2014,(11):16-17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年龄,他们追求时尚,但缺乏对时尚甄别判断的能力,有些学生显得特别叛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尚,仅仅靠说教是不行的,需要在班级文化中加大艺术含量,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字艺术设计主要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软件是数字艺术的核心;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数字艺术进入高等院校为时尚短,数字艺术设计教学基础还比较薄弱,数字艺术教育有待于朝向高层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竹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和内涵,从竹简到竹雕,竹编织到竹包装,现代时尚中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原生态竹艺术。作为原材料和艺术设计的元素,将竹文化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大众生活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考察当前中国艺术公共领域问题,有可能对艺术公赏力的社会环境及机制提出一种观察。围桌而坐的人们或人们可围坐的桌子这一比喻,对理解艺术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中国艺术公共领域的复苏式构建取决于国家艺术管理战略及政策改变、思想界的自由呼唤、市场经济环境、艺术界探索、外来全球化力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其存在要素则包括国家改革战略、政府艺术政策、市场经济环境、艺术传媒平台、艺术家和公众等。这种艺术公共领域的实质在于建构和维护公民与艺术活动相关的公共自由,也就是以他人(或他者)艺术自由为自我(或我者)艺术自由前提的相互的艺术自由(即艺术公共自由)。其运行机制在于处理政府管理与审美自律、商业消费与社会关怀、全球时尚与地方传统、媒体自由与艺术伦理等几组关联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玉刚     
《课外阅读》2012,(8):68
李玉刚,他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男人和女人之间,其表演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戏曲、歌剧辅以时尚包装,被海外媒体称为"中国国宝级艺术家"。李玉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迅猛发展,现代设计领域也变得日新月异,出现了许多超前、时尚的设计而引领潮流。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新的设计潮流面前并没有失去它的用武之地,而是起到借鉴和传承文化的作用。本文就中国传统图案艺术方面的相关问题谈几点认识,目的是对传统图案进行继承和创新,促进现代设计领域的更好发展,使传统图案这枝不会凋谢的鲜花永远存在于世界图案艺术的园地之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现代时尚的要求,拼接元素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蕴藏在人们的审美中。这是因为拼接艺术既能展现古典的唯美主义情调,也能满足现代时尚的需求,其强烈的个性色彩和古典唯美主义情调,呈现出一种低调绮丽的美。拼接所形成的美丽图案、色彩碰撞与图形纹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风格,将拼接的美展现在各个领域,形成一道独特的时尚风景。  相似文献   

20.
庞佳 《江苏高教》2006,(3):152-153
1.高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目标。高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目标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的知共存是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的时代主题。综观高校校园文化艺术近年来创作发展的总趋势,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即是在创作思想的美学追求、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力求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想吻合,在多元文化并置和多层文化需求的氛围中,呈现出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的多样特征。在立意和形式上突出“积极向上、竞争和谐、青春时尚、创意新颖”等校园的特点,各类时尚文化艺术通过电化、网络的传播走进校园,增添了校园文化艺术的活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