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亮 《收藏》2007,(11):86-87
梁同书尺牍 笔者从清吴修《昭代名人尺牍小传》自序了解到,收藏尺牍之最为清代名人梁同书。在常熟萧氏“晨星楼”的藏品中,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23)
正铁琴铜剑楼名气太大,凡是研究中国藏书史者必会讲到此楼。相关的研究著作也不少,其中有曹培根的《瞿氏铁琴铜剑楼研究》,在这部书里,他把铁琴铜剑楼的各个方面基本上都写完了,今天轮到我来写这篇小文时,想了半天都不知如何下笔,终于体会到了李白为什么说眼前有景道不得。但是这座藏书楼名气太大,我要写藏书楼系列,其中若没有铁琴铜剑楼,那岂能说得过去,于是咬牙勉强在此凑字数。  相似文献   

3.
郭亮 《收藏》2006,(6):88-90
商务印书馆是1897年由夏瑞芳、高凤池、鲍咸思、鲍咸昌等人在上海江西路创办的。它开始只是一个小型印刷厂,历经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自创办之始,一直以“发扬文化,提倡国货”为宗旨,出版了《四部丛刊》《涵芬楼秘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古籍,为弘扬民族文化立下了不朽功绩。铁琴铜剑楼是蜚声中外的我国四大藏书楼之一。张元济与瞿启甲的一些逸事反映了商务印书馆与铁琴铜剑楼之间的细微关系。  相似文献   

4.
逃禅得味     
王龙 《收藏》2007,(11):188-188
《调羹无恙斋印集》《凋羹无恙斋佛像印集》《调羹无恙斋金石集》《鼎朴陶艺集》《鼎朴紫砂作品集》,这些是我住与鼎朴兄认识前看到的与他有关的书籍。当时,还收集了一些鼎朴的紫砂明信片。  相似文献   

5.
郭亮 《收藏》2006,(7):69-69
近日,笔者在常熟萧氏“晨星楼”藏品中发现一册《彭刚直公诗稿八卷》,封面上不仅有萧益友的题跋,而且书内夹有彭玉麟的一批手稿。  相似文献   

6.
张绵绵 《收藏》2007,(5):106-107
本刊2007年第1期刊发了著名美术史论家水天中先生撰写的《杨佴旻的新画风》和杨佴旻先生的《自说》之后,很多读者致电本刊,希望对杨佴旻先生的新画风作更加详尽的介绍;为此本刊继续推出杨佴旻先生新画风的介绍文章。在我们看来,杨佴旻的艺术思想和技法探索是极具个性化的。打破并创新了水墨画长期以来几乎是“恒定”不变的表现技巧.形式格律,用温情诗意的笔调,描绘生活的真情实景,刻画人们的内在心性。他的艺术实践正在召唤着一个水墨画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郭亮 《收藏》2010,(4):98-101
在2008年6月7日常熟博物馆举行的虞山历代翰墨展中,笔者看到了明末常熟藏书家钱谦益的诗笺卷,以及清代孙原湘、翁心存、庞钟璐、翁同解、沈汝瑾等常熟藏书家遗墨。当我看到曾四人曾国藩幕的赵烈文楷书七言对联“帘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时,不由得联想到赵烈文的“天放楼”藏书。  相似文献   

8.
1954年9月上旬,年仅十七岁的“小神童”武汉李义庭在上海最繁华的闹市中心南京路上的同羽春茶楼摆设象棋擂台。由于前不久,李曾在大新游乐场八楼屋顶礼园剧场与近年来战多常胜的广州杨官璘酣斗四局,未分高下(李初连胜两局,后被杨扳回),乃引起了棋艺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争欲一赏神童妙艺,如何挑起大梁,  相似文献   

9.
郭亮 《收藏》2007,(9):96-97
2004年中秋,笔者到常熟萧氏后裔萧乾先生家同赏明月。萧先生拿出其祖父萧益友向常熟书法家翁忍华先生借抄《翁迂伯先生论书近言》《翁迂伯先生临阁帖》的真迹(图1~10)。品尝先辈遗墨,让人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0.
何文秀 《收藏》2006,(2):86-87
中国的藏书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有过许许多多的藏书大家和藏书楼。如清宫的“天禄琳琅”、民间的“天一阁”“铁琴铜剑楼”“过云楼”等等。过些藏书楼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困惑的是,历史上儒文化正宗、藏书历史最为悠久的曲阜孔府的藏书,相对名气却不大,今人也几乎见不到孔府藏书的遗存。  相似文献   

11.
万里追星记     
这几年因编一份《象棋天地》的小刊物,我成了专跑象棋的“半专业记者”,大小赛事差不多都跑过了,成名棋手大多成了我的熟人、作者。按我的年龄、资历,在自己顶熟悉的象棋圈内,本是不该再“装嫩”追星了。但谁又能想到象棋圈内有位“好事之徒”——顺德孔总孔广锡先生,一手筹划了两位老棋王杨官璘、李义庭的对抗赛,并早早地将  相似文献   

12.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13.
《体育文史》编辑部珍藏着一部《花拳总讲法》手抄本。抄本的首页写着:乾隆肆拾伍年,京陵甘凤池先生谱,花拳总讲法,海昌俞昂云先生藏本,姜柘村先生传授,李潭月先生传,门人杨叶洲又藏。”抄本的最后一页写着:“道光十二岁在壬辰小春月上浣叶舟杨文  相似文献   

14.
陆三强 《收藏》2014,(9):97-99
皕宋楼,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为陆心源的藏书楼。静嘉堂,日本三菱财团岩崎家族创建的藏书库。一个在浙江湖州,一个在日本东京,其间却有着一段令中国文化界永远铭记于心的沉痛记忆。 皕宋楼主人陆心源,字刚父,号存斋、潜园老人。浙江归安(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  相似文献   

15.
金鼎盛 《精武》2006,(6):45-45
近日,笔者仔细拜读了在2006 年4期《精武》上刊登的杨德川先生的《动静相间求松静》一文,发现杨先生在该文后记中摘引的已故太极名家徐致一先生所著《吴式太极拳》一书的论述与徐先生的原著有多处不符,特提出疑义,与杨德川先生共同探讨。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杨先生的《动静相间求松静》一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8):25-26
《太极拳术十要》,是杨澄甫先师口授,杨澄甫先生的弟子陈微明先生笔述的。发表在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剑、刀》、傅钟文《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和赵斌著《杨氏太极拳正宗》等著作中,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新中国推广的太极拳,诸如24式、48式与88式太极拳,都广泛采用《太极拳术十要》为技术要领,也包括上世纪推广的竞赛套路和近年来推广的标准化套路。因此,我们称其为“太极拳十大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7.
杨火印 《收藏》2007,(5):62-65
2006年11月9日我与《收藏》杂志总编杨才玉先生同机飞往日本,参加由日本朝日新闻、岐阜新闻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景德镇千年展”。杨总编听过我在日本关于“7501工程”瓷的专题报告后,觉得国内收藏爱好者有必要进一步了解“7501工程”瓷器的研制过程,因此我将原《“7501工程”纪实》一文分几个方面简写如下,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比对《红楼梦》杨译本前八十回回目英译与“有正本”和“庚辰本”等版本的相关文字,认为杨译本基本上以“有正本”为底本,参考了“庚辰本”和“程本”.从而证明,在杨译底本问题上,外文出版社的出版说明有一定可信性,新华社有关消息不一定可靠,吴世昌文章也不完全可信,同时也说明了杨译底本问题的复杂性,并指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沙愚 《钓鱼》2010,(9):20-21
《钓鱼》杂志曾发表过刘定龙先生的《悬坠钓五十讲》和张铨先生的《从“跑铅钓”到“走线钓”》两篇文章。史为林先生读后深受启发,于去年第十四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让“跑铅钓”“跑”起来》的文章,附和刘定龙、张铨先生,并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02年初,党的十六大前夕,全身洋溢着“和谐”人生态度的其训先生就有针对和谐谈教育的思量,但或由于“和谐”二字还未成今日点击率之高缘故,或由其训先生未到深思熟虑时绝不轻言性格之因,其训先生的和谐教育思想一直未有文字付诸。不过其训先生《夹缝学》、《和谐治政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