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欣  侯文韬 《兰台世界》2016,(6):119-121
本文探讨《大公报》对近代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一贯重视体育报道。《大公报》的体育报道,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宣传、推介、促进的作用,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唐琪 《新闻世界》2010,(8):170-171
《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是一份具有典型维新派特征的报纸,主张君主立宪,向往自由平等。作为一份敢言独立之报纸,英敛之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很多关于新闻言论的文章。本文对英敛之的开启民智、推行白话文、提倡新闻道德、呼吁新闻自由等新闻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彭燕 《新闻爱好者》2011,(5):102-103
吕碧城是我国第一个女编辑,与《大公报》有着极深的渊源,在《大公报》的经历是吕碧城一生的转折,对其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吕碧城在《大公报》的主要活动:与《大公报》的结缘,写了大量关于女子教育、女子独立和针砭时政的文章以及与秋瑾的结识。  相似文献   

4.
在"三驾马车"的新记时期,《大公报》不但注重社评、星期论文、通讯以及新闻,还对副刊、专刊格外重视。续刊初期就由何心冷于第八版创设名为《艺林》的综合性文艺副刊。《大公报》的众多专刊很好地记录和呈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其中的女性副刊,更是对研究民国时期中国妇女解放有着深远的意义。早在英敛之时期《大公报》就格外关注女性问题,提出反对女性缠足等旗帜鲜明的主张,创办天足社;大力主张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提倡兴办女学,鼓  相似文献   

5.
赵明 《当代传播》2002,(5):25-27
100年前的6月17日,在帝国主义的租界地天津诞生了《大公报》。它以“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振兴,奔走呼号,不畏强权,恪尽言责。早期的《大公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参与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勇丽 《传媒观察》2022,(6):98-104
《大公报》初创时期,为规避清政府对国人自办报刊的迫害,英敛之接受了来自法国在华天主教会、法国领事馆等法国在华势力的多方“助力”,但随着办报的深入,他所坚持的“报刊救国”理想与法人意欲培植《大公报》为在华利益代言人的企图产生了激烈冲突。为摆脱法人对《大公报》的干预,英敛之借助日本在华势力,最终将《大公报》从法租界搬入日租界,并在此后的报刊出版经营中保持与日租界势力的距离,防止日租界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为《大公报》在北方言论界声誉日隆奠定了基础,也为国人租界独立办报提供了成功借鉴。本文以《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为基础史料,考察英敛之的办报历程,指出在清末特殊环境下,租界华报报人已具有明确的独立办报意识,并为实现“报刊救国”的理想努力探索一条摆脱外人干预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娟  蒋黎 《报刊之友》2014,(3):61-62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作为一份民营报纸,广告的重要性受到报人的高度关注。英敛之是《大公报》的创始人,他的办报理念影响了报纸此后的整体发展方向,尤其是广告方面,不论是业务上的创新还是思想上的改革,都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使现在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7):60-64
体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大多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对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女子学校是西方宗教人士与国内进步人士所开办的,这些女学开办在沿海城市,一律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在注意女子的德育、智育、技能培养的同时,还注重女子的体育技巧的培养与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彭羽妍  张帆 《视听》2021,(4):139-140
清末,中国外临资本主义势力,内有腐朽吏治,民族危机深重.同时,报纸的普及程度低,清政府以及政治家、资本家,都会干涉报刊的经营,大部分报刊的公共领域只能代表少数人的舆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公报》不惧权威,针砭时弊、表达民意、批判政治、抵制封建陋习、宣传新思想,初步构建了清末民初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1.
李晨 《大观周刊》2012,(52):24-25
《大公报》、《申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为众人所知,本文仅将两者的办报宗旨,在新闻理念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作一番初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代《大公报》中关于图书馆事业的记载非常丰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社会学视野去观察图书馆的近代功能定位、民众观感、社会评价、历史贡献的良好视角。在近代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图书馆将基层的识字教育、平民教育与学术文化传播职能集于一身,其所担负的社会文化职能被拓展和放大,对促进近代文化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表4。参考文献81。  相似文献   

13.
王静 《青年记者》2012,(8):75-76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创办.其创办人英敛之是一个具有维新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办报的目的就是:开官智、开民智、开女智.该报在创刊号中就强调“本馆以开风气、牗民智为主义”,体现了《大公报》独特的办报理念.本文主要讨论《大公报》宣传不缠足运动所做出的贡献,试图解析《大公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如何宣传这一活动.虽然近年来学界对《大公报》的研究很多,但是笔者想着重讨论《大公报》不仅积极宣传不缠足运动,而且参与其中,将报纸的主张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以现代化范式为基础,并且结合新史学一切都是当代史和一切都是思想史的理论背景,运用相关新闻学、政治学的知识,通过以《大公报》在重庆谈判前后的相关社评和相关言论分析,以小见大地反映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阶层在面临抉择时的反应以及其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并且试图以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在具体历史情境下的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天重新反省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征文是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地征集目标作品的活动。它是传播媒体与受众沟通、互动的一种形式。首先要在媒体上登出广告,将所征求文章的题目或主题告知读者,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文章寄到媒体,之后经过筛选公开登载,实际上征文本身是一种广告活动。《大公报》创刊不久就出现了征文广告,之后主要集中在英敛之主持报纸的1902年7月到1911年期间,有十多次的征文活动,笔者对其征文广告进行统计发现,征文广告作为社会广告中的一种形式,是英敛之为了使媒体形成与读者的互动而较早在媒体上采用的广告,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刘伟俊 《兰台世界》2012,(28):27-28
体育运动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思想的进步,而思想的进步又依赖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下,中国人被迫学习西方人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体育就此诞生.本文把重点放在探索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上,从民国体育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特点和各阶层的体育代表人物人手,通过分析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以往和当前的体育现象,把握体育发展的脉络,更好的研究体育发展进程,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从中华体育数千年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子体育一直在逆境中艰难前行.尽管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就有关于女子从事体育的记载,但一直到唐代,中国女子体育才得到一定的发展,宋以后及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女子的禁钢越来越多,女子体育几乎遭到扼杀.  相似文献   

18.
张汇兰作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创始人之一,其在长期的体育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思想。本文重点分析了张汇兰女子体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的贡献,旨在为中国体育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华奇 《兰台世界》2012,(22):83-84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受"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对体育记载极少,只在史书中偶有男性进行捶丸、蹴鞠、射箭等运动的记载。中国女性在封建时期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中国妇女不仅没有享受精神自由的权利,也没有身体自由,更谈不上参加体育运动。随着中国近代史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制度、观念等方面都被迫或主动受到外国先进文化的影响。在国家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各有识之士纷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新闻事业史上著名的报刊,民国时期的新记《大公报》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查其办报方针和办报实践,分析《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并且把它与同时代的其他报刊进行比较,总结出《大公报》一方面在新闻理念上,更贴近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实际运作中也有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做法。文章旨在通过对《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剖析,了解民国时期报刊的生存状况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报刊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