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寄石     
我总是喜欢观察两种对象:植物和孩子。植物给人带来爽心悦目的清新,孩子给人送来真心实意的微笑。赵寄石(192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顾问、南京如意幼儿园名誉园长、赵氏幼儿教育研究服务中心主任。赵寄石教授1940年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师幼师科,1948年~1952年留学美国,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在孩子周岁或三岁第一次剃头时,要给孩子举行剃头仪式。很多人家还要给孩子取经名,这与过去裕固族的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裕固人一般有三个名字,出生后取乳名,成人后取学名,而举行剃头仪式时取经名。经名是从喇嘛教经典上选取的。给孩子剃头、命名是家庭中的喜事,父母不仅要设酒宴招待客人,亲友们还要送礼物表示祝贺。当客人到齐后,剃头仪式开始,先举行“剪发礼”,由母亲把孩子带到舅舅和年纪最大的长辈面前,孩子先给长辈磕头行礼,老人便抚摸着孩子的头说:“给你个金马驹,白乳牛。”另一人将放着一把剪子,一小碗酥油的…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2,(33):29
学校名片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住于中关村科技园核心,是一所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学校。"关注所有学生,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发展中的个性发展",给了孩子一个多彩的世界;给了孩子一把通向世界的钥匙;给了孩子一个宽广的知识殿堂;给了孩子一片展翅高飞的天空……中关村三小释放着青春的活力,成为了海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教育品牌。学校现有教学班129个,学生6034人,教师38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市骨干、学科带头人7人,  相似文献   

4.
操场上,学生正在打扫卫生。桐花那黄绿色的花蒂均匀地铺在地面上,给人一种安详又自在的感觉。学生打扫得很认真,但是并没有将花蒂清扫掉。领导走过来问:"你们怎么不把这些扫掉呢?"一个男生很真诚、很耐心地解释:"老师,这不是垃圾。"领导很纳闷:"这不是垃圾,那这是什么?"十多岁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回答:"老师,这是植物,不是垃圾。"我在一旁听着,不禁哑然失笑。孩子回答得多好!"这是植物,  相似文献   

5.
靠近你,温暖我."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用我的爱心靠近着每一个孩子,孩子呢,也常常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和感动.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当今家长给孩子当保姆比对小皇帝照顾得还周到。从小给孩子当保姆,管完小学管中学,管完中学管大学,大学毕业还帮着找对象,结婚时给孩子买齐各种家具、电器,甚至孩子生了子女,老家儿还得给看着,这保姆哪天才到头呢?什么时候老家儿死了才算完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代无能的人。对孩子百般照顾,往往使孩子成了窝囊废。一个孩子从小什么活也不干,可对父母越来越不尊敬,父母商量后决定再也不能惯孩子  相似文献   

7.
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3,(5):128-129
也许是饥饿和物质匮乏给了中国人太深刻的记忆,所以,现在,我们的孩子周围总是堆积着太多的食物。但是,这种食物无处不在的状态,有时也不是好事,它正在摧毁着孩子应有的一些正常感觉,甚至心智发展。  相似文献   

9.
菜吃淡些好     
有的地方流传着“多吃四两盐,走路在人前”的说法,认为让孩子吃得咸一点,将来力气会大一点,因而往往给孩子吃太咸的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阿拉斯加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的妻子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孩子.这个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他训练的一只聪明的狗为他照顾孩子,能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真是帮了他的大忙.  相似文献   

11.
人的大脑里约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工作着,尽管大脑只占体重的2~3%(约重1500克),但它所需要的能量却占一个人全天营养的20%。所以,有选择地经常给孩子补充一些食物,给孩子的脑提供足够的能量,可使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敏捷,精力更加充沛。 一、有助于记忆的食品 胡萝卜——能提高记忆  相似文献   

12.
母爱如盐     
木兰琐语:感谢那个为我们设定母亲节的人。因为有了这个节日,一年中才总会有一天在提醒着:我们生活在一种真实的幸福中,而那个给了我们无限幸福和这个满眼缤纷的世界的人就是我们身边的母亲。《一个母亲的母亲节留言》是一位母亲写给一个即将长大的孩子的信,这封信写得满怀深情。孩子成长的每个烦琐细节,她都惊喜着、幸福着,也省悟着。孩子,使她拥  相似文献   

13.
老王的孩子吃饭时,给老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现在中国人考外国人汉语,也是给他们出足了难题,出了中国孩子考不好托福的一口恶气。例如,去年有下面这样一道题:张三和李四一起吃饭,吃着吃着,王五进来了,张三说:“哎呀,说曹操,曹操就到。”  相似文献   

14.
名字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会被他人取一个名字。人们借助姓名这一符号,与他人区分开来。但名字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往往寄托着命名人的期望和理想。许多人在给孩子命名的时候,总是翻词典,查资料,想方设法给孩子取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名字。中国古人甚至认为“赐...  相似文献   

15.
<正>1.误会☆☆☆☆☆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夫妇,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先生忙于工作,没有人看孩子,于是就训练一只狗来帮忙。那狗聪明听话,很快学会照顾小孩,叼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还和孩子玩耍。  相似文献   

16.
陶然自醉     
如果看到一幅漫画,画着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抱着婴儿喂奶,给人的感觉多半是狼狈。但是如果画着一个两鬓已经飞霜的中年父亲,抱着孩子喂奶,却可能给人一种怡然的感受。是不是因为年轻的父亲,正该开展事业,难有闲暇照顾孩子,所以感觉得匆忙而狼狈?抑或因为中年人事业多半已有所成,老来得子,便予人一种“有子万事足”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7.
张红 《班主任》2011,(12):1
这世间,无论人还是事,其实都可以分出层次和境界。在一次家长学校活动时,我听到一个颇受启发的观点。讲课老师说家庭教育可以分为五层。第一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是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第二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见证孩子成长;第三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  相似文献   

18.
卢安克,一个从德国来的人,他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有人说他是天使,因为他带给中国的孩子最美丽的情感教育,请原谅我说美丽,美丽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词语。也有人说他是魔鬼,因为他的教育观念里没有学分,没有学习,没有数理化的专业教学,认为他把学生带进误区。可他还是他自己,他用他自己的感觉亲近着孩子,理解着孩子,用孩子的方式改变着自己。  相似文献   

19.
<正>三年前,我和父亲一起旅游。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一个山间小镇,走进一个小吃店吃饭。店里人挺多。我们看到一张桌旁坐着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打扮得很利索,抱着孩子,身边还有个包。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那个母亲哄着孩子,一边笑,一边给孩子喂饭。孩子约有两三岁大,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用勺子喂。  相似文献   

20.
林若红 《科技文萃》2005,(1):163-165
曾听到这样的"尊师"故事:一个小学生向老师请教一种花草的名字,老师答不出,让他回家问他的身为植物学家的父亲,结果第2天,植物学家将写着该植物的所有知识的信让孩子带给老师,希望老师直接给孩子讲解.理由是为维护老师在学生眼中的威信,而教师对此举充满感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