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1次做广播新闻采访,是1996年6月23日(星期天)下午,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多功能厅,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团3O名成员第2次上课的实况。在此之前,我曾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儿童台投过搞,在该台几次邀我去进行热线直播的时候,熟识了那里的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刘莹老师。她很喜欢我,经常为我创造条件,业余让我帮她做节目。听说我在当年5月28日考上了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成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并已在1996年5月29日上镜进行大型电视新闻采访兼节目主持工作,她非常高兴。她很遗憾我们中央电视台小记者团6月2…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在我们“记者生活日”栏目内,不少记者在这里倾诉他们采写背后的酸甜苦辣,曾感动了很多读者。这一期,我们向大家推出全国新闻界年纪最小的记者、中央电视台9岁的马字歌写的《我第一次做广播新闻采访》,和另一位小朋友观看了马字软制作电视节目的经过。我们为新闻界涌现出这样有才华的小同仁感到由衷高兴。希望小字识不断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为今后在新闻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第一次做广播新闻采访,是199o丰6月23日星期天下午,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多功能厅,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首协小记者团309成员第…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采访     
1982年秋天的一个上清早,我在铁道部机关的大楼前踌躇徘徊.开始了我第一次采访。我是这年八月从山东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的。报到前,我参加了《萌芽》在烟台举办的笔会。这是《萌芽》复刊后举行的第一次笔会。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采访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采访     
自从成为一名小记者之后,我从来还没有进行过采访。因为,很早就听人对我说过:“即使你侥幸成为一名小记者,也不会有人接受你的采访。毕竟,你还是一名小学生,没有人会像对待一名记者那样对待你。”前些日子,《梨园春》来我市演出。早已闻讯的我兴奋不已,打算进行第一次采访。但又想起那些话,我内心矛盾极了。去吧,害怕失败;不去吧,就失去这次锻炼的机会,我犹犹豫豫的。对,只有试才会成功,不试怎么会成功呢?最后,为了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自己的勇气,我决定去采访。无论成功或失败,至少我知道,我努力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采访     
范敬宜 《传媒》2000,(12):45
对于每一个新闻记者来说,第一次采访都是终身难忘的。我也同样,不过那一次不是成功的采访,而是失败的采访,教训深刻的采访。 我的新闻生涯是1951年9月初,从上海分配到沈阳《东北日报》开始的。那时,初出茅庐,雄心勃勃,一心想当个像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那样的著名记者。不料踏进报社以后,首先分配到工业组当见习编辑,成天编些百  相似文献   

7.
《东北抗日联军14年斗争史略》发表后,不少人认为这篇文章材料比较充分,用事实有力地回答了“谁最有权接管东北”的问题,产生了较大的政治反响。但我自知,要全面反映东北抗联的斗争情况,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必须报道,他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抗联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烈士。 杨靖宇同志是中共早期党员。东北沦陷后,他也是最早遵照党的指示,在东北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抗  相似文献   

8.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2秒,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大地震。新华社为此发表消息说:“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4级,震中裂度为9度左右,在这个地区,有30个公社。350个生产大队,人、畜、房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发生地震的当天上午8肘许,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召开紧急会议,通报了灾情和驻邢台部队开赴灾区救灾的情况。解放军报驻北京军区记者组决定派王奎岩同志和我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报道工作。当时,我从野战部队调到报社,被分配到北京军区记者组还不到20天,年纪也轻(2…  相似文献   

9.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一一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79年5月至1983年2月.我有幸被派到西藏日报当记者——驻日喀则记者站站长。我进藏后的第一次采访.是到中尼边境上访问夏尔巴人。从日喀则地区樟木口岸(相当于县)驱车东行不远,便进入了原始森林区。凭窗远望,山峰长着茂密树木,树木上挂着藤萝,涧水淙淙,芳草萋萋,给人一种秀丽、瑰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底,我被派往伦敦任常驻记者。当时分社配备的是AP照片传真机。通常记者采访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躲进暗房放照片。等照片干了以后,再把图片说明手写在照片的空白处。然后将照片卷到传真机的轴上,拨通电话,就可以发送了。一张照片的扫描时间大约7到8分钟。这种传真机只能发黑白照片,中间因为隔了一道放照片的过程,再加上通过模拟方式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写出一篇好文章,找到一个好线索,对我身边的人和事,天天注意,事事留心。5月中旬,喜获“一战士舍己救男童”的线索后,未做任何准备工作马上去找当事人采访。当我几经周折找到当事人时,激动地不知说啥好,从未采访过新闻人物的我,竟手足无措,不知从何问起,场面非常尴尬。偶尔问上几句,也是颠三倒四,急得我直冒汗。最后还是由当事人从头至尾讲了一遍,我把有疑问的地方作个记号,等叙述完再进行询问,而且毫无目的的询问,一篇只需500字,就能表达清的稿子,花了半天时间采访,而且该问的没问,不该问的、多余的材料采访了一大…  相似文献   

13.
我的第一次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有的让人心酸,有的使人兴奋.第一次意味着开始.蕴涵着启迪,宛如一个生动的冒号:记录着过去,指点着今天.昭示着未来.我在我的新闻生涯中,也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在报上发表过一篇通讯,可是其中要表彰的一位总工程师却没有写上名字。那是1980年夏末秋初,我兴冲冲地去S机器厂采访。这个厂一扫20多年的亏损晦气,洁净的林荫大道和鸣着欢快节奏的车间,一下子启开了我郁闷闭塞的  相似文献   

15.
一波三折,同台湾当局交涉了一年多,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终于成行了。这是历史性的时刻:1992年9月5日到12日,18名大陆记者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顺利并且成功地进行了采访,宣告海峡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打开了。在台湾一周的时间,可谓是行色匆匆,到了台北、高雄、台中、新竹、花莲等地,访问了30多个工厂、农村、学校、医院和居民住宅等单位,采访了张学良、陈立夫、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8日,晚18点,伴随着平阴县实验小学李沟分校最后一趟校车离去,站在寒风中的我才意识到双脚有些麻木的感觉,而这仅仅是在已经进入深冬的山村中站了十几分钟.走在路上,明显感觉到路面给予脚底的硬邦邦的回应.从第一趟校车开来,到最后一趟校车离开,前后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这最后一队,15名孩子,至少在户外站了一个小时.当天户外温度,不止零下4℃.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有媒体报,安徽芜湖"傻子"瓜子领军人物年广久的长子年金宝被发现死于当地一间非他住宅的屋子里,众口不一,乱象纷纷.最后有公安机关出面澄清,系煤气中毒不幸去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55-55
纽约、巴黎、东京……对普通人来说,这些城市都是浪漫和时尚的代名词,而对于我,一个在外企工作的MM,它们只是一个个工作的地点,在公司设于这些城市的公部间飞来飞去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朋友羡慕我年纪轻轻就已经到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我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小收藏品时,更是会眼红不已。可他们怎么会知道其中的辛苦呢?出差就像喝咖啡闻起来香,喝起来却是若的。  相似文献   

19.
南屏晚钟落成典礼的那天,正是《江南游报》签样制版的日子。这就是说,从落成典礼结束到拿出新闻稿,其间留给采写者的只有三个多小时。这个浓缩了的间距,使我多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采访。未雨绸缪。于是在早一天,竟把初稿拿出来了。会议的程序,规模、来宾、时间、地点,全是佛教协会提供的,相当可靠,没有问题。稿子几经斟酌,似乎已无懈可击。唯有那段写得生动,优美的文字还有点“玄”。这段文字描写了晚钟鸣响之际,西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初,经过初试复试等一路考试,笔者跳槽成功,和改革开放后通过招聘的第一批幸运儿一起来到河北保定日报社,走入记者行列。那年,经过简单的培训我们就上岗了,但是依然不懂得什么叫做"采访"。前辈们对我们这批新人很客气,开始没有多安排做什么,只是嘱咐我们多看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