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中邂逅     
润玉 《湖北档案》2004,(9):30-30
人一生要经过许多事。有些事,过去就忘了;而有的事,却如凝固在记忆底片上的拷贝,只要有一丝一缕情感的光线映到记忆的暗盒,就又可以洗出全新的照片,真切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人到中年,总爱回想.那晚,我独自坐在阳台上,望着手里袅袅升腾的热茶,我的思绪也随之漫延,一幕幕的往事在脑海里如潮水般涌来.这些年,行走在时间的碎屑里,穿梭于记忆的长廊中,经历过的那些事,是我弥足珍贵的记忆……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式成立,虽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没能亲眼见证成立的盛况,也没经历央行前四十年的风风雨雨,但每当我通过书本、档案资料或媒介来了解央行历史或听到老一辈央行人谈起那时的辉煌,我就被感染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3.
西延行思录     
我曾徒步340公里,采访西延铁路(西安至延安),发表纪行报道17篇,获得了铁道部1991年度全路好新闻一等奖。事隔几年我发现,那次行动并未因获奖而结束。我所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使我在新闻工作中受益良多。 做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 在法国留学时,一位老师曾说过:“一个新闻工作者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一件震撼世界的新闻,但至少应该做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 我之所以选中徒步采访西延铁路这个题目,是由于西延铁路那时就要修到延安了。这条历时二十年、几上几下的铁路,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延安人民渴望铁路的迫切心情,有了铁路的老区人怎样脱贫致富,还有那些在山里一干就是十几年的铁路工人,都强烈地吸引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作家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刻划那些值得纪念的人。他说;凡是死后而仍活在人民心上的人,都是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抬头就能看见他的背影的人。三十六年前的1946年5月11日,我在雾都重庆的一次采访中,就留下了这样一种永不消失的印象。我当时的采访对象——曾拥兵数十万、著名爱国将领的西北军统帅冯玉祥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接到《广告人》杂志的稿约,要求就有关中国人寿的传播策略、品牌策略、媒介投放策略等方面给予点评。照例,先看案例。读罢,深思良久。最后,觉得从策略角度去评析中国人寿的所有,未免有些匠气。因为,在我的眼里,爱也好,责任也罢,是无法策划的。爱需要从心而发,才能穿越各种偏见、阻碍,真正感动上苍与众生;责任,也只有从心而动,才能坚守纯净的原野,真正撑起爱的大厦。因此,我对案例中所展示的那些专业的策略倒有些无动于衷了,而案例中的两处,却令我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6.
1978-2008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错过这一段惊喜的旅程。当往事与现实纠结在一起,那些历史本身的人物与事件、情景与细节,才更加丰富、生动。记者于9月11日赶赴杭州,采访《激荡三十年》一书的作者吴晓波,请他就写作《激荡三十年》的背景,以及对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谈谈心得体会。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多年从事公司研究,曾出版作品《大败局》。  相似文献   

7.
兰台结幽缘     
蓦然回首,结缘兰台已16年。平淡的16年!如水的16年!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辉煌的业绩。只有些平淡得不能再平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兰台琐事,一天天地发生着。有些事,已如写在沙滩上的名字,被时光的浪潮抹平,不留痕迹;而有些,却如空谷幽兰,长久地静静地绽放在我心灵深处。风拂过,云飘过,总会不经意间投影在我的心海,飘荡在我的心谷,让我陶醉。  相似文献   

8.
王亨念 《新闻天地》2002,(10):36-38
世事多怪,有些昨天的事今天就忘了,有些几十年前的事却记忆犹新,挥之不去。记住该记的东西,忘却该忘的东西,优胜劣汰,吐故纳新,这便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学问。打开新闻生涯的记忆仓库,信手拈来几件奉献给读者,杂耍小技,贻笑大方,权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深夜床上扫雪 1978年隆冬,我和资深记者张兆汪一道去沅江县白沙大  相似文献   

9.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事终生难忘;对于我而言,汶川大地震已成为那难忘的部分。尽管和很多同行一样,我也不愿意再提起、不愿意再诉说,但是那些场景却不可回避、历历在目。无法肯定,这些记忆会否彻底改变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牛司伟 《军事记者》2005,(11):66-66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情无法忘却,也不应该被忘却。有些事情如电影拷贝的胶片,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过段时间后,会启动记忆的电影在脑海里回放。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6年光景里,有几件事情使我难以忘却,每每想起,愧疚之心就会敲打我的灵魂,让我更加感觉对不起我亲爱的战友们,我只有加倍努力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得起他们。我想了很久,决定把这篇章献给他们,但愿他们看到后,会接受我——他们的战友,最真诚的歉意。  相似文献   

11.
<正>爸爸王树声离开我已经三十多年了。他走的时候还没过六十九岁生日,而我还不到十九岁。对父亲的思念深藏在我心中,是永远不愿任何人打搅的地方。我出生后,第一个名字是季迟,因排行老四,爸爸感觉来得太迟;后又改名未迟,意思是来得还不迟。我自小在八一幼儿园、八一小学寄宿。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就要返校,至小学四年级才转学回到城里,因此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实是不多。但记忆中那些“小事”,有些有趣,有些让我不能忘怀,有些留给我的则是永远的震撼。  相似文献   

12.
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事终生难忘;对于我而言,汶川大地震已成为那难忘的部分。尽管和很多同行一样,我也不愿意再提起、小愿意再诉说,但是那些场景却不可回避、历历在目。无法肯定,这些记忆会否彻底改变我的心灵;可以确知,血色的五月让我体会到生命的不同涵义。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就在这里,我写过《抹不掉的记忆》,回忆自己的记者生涯。当时只写了两篇,因忙别的事,就丢开了。现在我老了,但记忆还在,那就接着写吧。  相似文献   

14.
有些同行和通讯员见了我好问:“你的小评论写的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欲写小评论,应做多事人。一事一议的小评沦,由事引发感想,抒发情怀,提出论点.进行评和议;以事作论据.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没有“事”作由头,小评论写作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做多事人,想方设法把“事”掌握在手里。积累的事越多,小评论的题目也就越多。我觉得,做多事人,就要多找事,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求我们做个勤快人,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这里是评论题目取之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中有些事是难以忘记的。 当暂离了纷攘和重荷,听着孤独的美国乡村歌曲,沏上一壶酽酽的茶,展开一封泛黄的信,让心静静地停栖在记忆深处,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又鲜活起来……。 这是一位30多年前一同进厂的同事,1979年春飞赴大洋彼岸前给我留下的匆匆道别笺:“红解友:明晨我将启程赴美了。在离别祖国之际,回想我与你友谊甚湛。与你一起相处,真是趣味无穷,其乐亦无穷。由于赴美事宜忙碌不堪,恕我未前来向你辞行。俟我  相似文献   

16.
旧小说里有些陈词滥调,别样动人,那些作为次配角的中年艳妇们出场是这样的:“某氏,作姑娘时生得千伶百俐,且缠得一双好小脚。父母疼惜,不大管教,成日家未免有些无所不为。看看年近四十,某氏渐渐灰了心……”我看着看着,哈哈大笑,曾经的“七十年代”,风流云动过的一批人,也渐渐“年近四十”。  相似文献   

17.
令大家很不解的爱情我想,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是可以不说的,有些事是必须面对的,有些事可以避免,有些事又是无法回避的。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女人,可是这么多年来,想高了自己。由着性子东闯西荡,耍着十八般武艺,以为别人能的,自己也  相似文献   

18.
纪嫣然 《大观周刊》2010,(36):25-25
俞敏洪新书讲述18岁前要做的那些事 著名教育家,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近日推出新作《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18岁,人生分水岭。有些事18岁前做了,人生应付支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朱希良 《今传媒》2005,(2):50-50
和肖健交往也有将近六年了。2004年12月3日,他打电话给我,说是自己;隹备出一本书,想请我帮忙给看一下,然后就可以送出版社了。我先是感到有些惊奇,仔细一想这也符合肖健做事的风格不事张扬,稳稳当当,有思路,有耐心,过段时间,就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就在这里,我写过《抹不掉的记忆》,回忆自己的记生涯。当时只写了两篇,因忙别的事,就丢开了。现在我老了,但记忆还在,那就接着写吧。[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