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取实质性活力。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初见端倪。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  相似文献   

2.
施剑 《广西教育》2013,(1):85-85
活力课堂是全方位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全过程优化学习方式,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追求的理想课堂。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我们追求的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力量的、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在互动生成中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笔者以为,如果教师做到了以下"四个并重",课堂就能活力四射。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如何使自己的数学课堂生趣盎然,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这是每个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4.
让课堂生辉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的的生命历程,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运用教育机智,撞击学生思想的“火花”,催生学生智慧的“灵光”,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让课堂因教师和学生而生辉。一、个性阅读让课堂生辉《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在她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快乐课堂”其实就是师生双方共同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场所。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张雪寒 《考试周刊》2010,(24):172-173
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其个性,让地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弊端的存在,课堂沉闷、机械和模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革除这些弊端,让地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新课改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平等、愉悦的,使牧区儿童主体意识真正得以发挥的新型教学环境。为他们搭建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他们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过程的研究,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学习过程,而我们则会在这样的过程的引领下给与学生更精致的教育,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成长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1.
构建动态课堂 焕发生命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2.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构建动态教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提出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得实质性活力。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初见端倪。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要敏锐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嗣,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4.
潘娇英 《广西教育》2009,(19):36-3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不断地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生成,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为鲜活、精彩呢?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9,(18):32-33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讫石乞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6.
邵文川 《考试周刊》2011,(32):89-90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它更应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应该能滋润学生的灵魂、完善学生的人格、关怀学生的人文。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倾吐心语,宣泄情感的栽体.本文从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了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写好作文,期待让作文成为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天地,成为孩子们的享受,成为师生共同快乐的港湾.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叶澜教授提出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思想,我校提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深切的体会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力课堂的提出与体会活力课堂理念源自华师大叶澜教授文章《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她认为我们追求的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力量的、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在互动生成中高效而愉悦的生命课堂。活力课堂即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积极的主体参与。活力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生成的课堂,学生成  相似文献   

20.
姚建 《考试周刊》2011,(86):129-129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