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已列为必修课,而且很多省已经将其列为会考科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它是非高考科目,家长与学生又是非常的“务实”,因此一般的学生在课后不可能花时间去自习、复习。另外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内容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已列为必修课,而且很多省已经将其列为会考科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它是非高考科目,家长与学生又是非常的“务实”,因此一般的学生在课后不可能花时间去自习、复习。另外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内容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部分、会考考试的部分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因此一旦碰到一些难点就很容易放弃学习。  相似文献   

3.
孙红芹 《成才之路》2009,(35):I0011-I0012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感到学习有趣、知识有趣、活动有趣时,就很容易被带到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其求知欲,引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其思维发展。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优化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价由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让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从多方面着手让教学评价产生一种内驱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校也很重视这门课的教学,而且大多数学生也很喜欢学习这门课程。但由于对课程认识的局限、教学目标理解上的偏差,教学设计的缺失,以及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学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已列为必修课,而且很多省已经将其列为会考科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它是非高考科目,家长与学生又是非常的"务实",因此一般的学生在课后不可能花时间去自习、复习。另外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内容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部分、会考考试的部分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因此一旦碰到一些难点就很容易放弃学习。面对事实,信息技术老师在讲课时更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减小难度,帮助学生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记住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办法。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问题与困惑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算法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通常对信息技术学科比较感兴趣,但是通过课改后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到算法,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惑。  相似文献   

8.
严明泽 《今日教育》2004,(10):30-3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是广大教师思索的新课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内驱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教育的源泉。而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重创新上,无疑是一项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怎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让学生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有效,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24):115-116
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与主要内容,其开展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高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且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学生具备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培养的策略进行探究,以确保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辉 《成才之路》2014,(33):32-33
正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Word板块作为指导学生使用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的重要辅助手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必修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通过对平时许多信息技术课堂的听课与观察,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这个板块内容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信息技术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一、Word教学板块的价值再认识Word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中关于信息的处理与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力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当今信息技术教学所要研究的。本文结合生本教育的模式和原则,通过信息技术中的课堂教学,提出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部分见解,以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逐渐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高中生处在学习的重要阶段,高中的学习状况很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养也成为莘莘学子需要培养的重点。对高中生来说,培养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其适应信息化的社会,以高效率的方法来学习,掌握更多的经验技巧。本研究首先对信息素养的基本定义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探究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落地实施,在Scratch编程教学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小学学习阶段中,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形成有重要发展意义。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度,还能够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思维,更加有利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在现阶段的Scratch课程是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具体的教学对策,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初、高信息技术教材考虑到学科自身特点、地域差异,采取了零起点、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知识重叠的现象十分突出,如果日常教学中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重复教学,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隋绪。为了避免初中学过的内容到了高中还得学习一遍的重复教学现象,我们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深度比较分析,根据初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学思想、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各有侧重地开展有区别的教学,实现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互补性衔接。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当下,教师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时期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地位、提高情感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方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也是当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任务。简要分析了几种情感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方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课是一门十分必要的课程,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思想方法内容、工具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与运用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手段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创建表单网页》是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第二册中的内容,书中以一张“征求意见”的表单网页为例,介绍了制作该表单网页的具体步骤。若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这部分内容,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由于这是学生首次学习表单,一般学生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表单网页的制作,这样势必会造成基本编辑操作部分的时间占用过多,从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设计任务、合理分配时间,是本教学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第二,表单这部分内容看上去比较单调,不像“动态网页制作”那样吸引学生,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想学也是本设计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内容。第三,在当今信息时代,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上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中,情境教学法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情境化形式,出现了为情境教学而情境化教学的倾向,导致教学情境价值缺失,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从分析案例入手,阐述了什么是情境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信息技术课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等问题,并提出信息技术课创设情境时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