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董超 《现代语文》2009,(10):36-37
在我们老师的圈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谁都可以上语文课,但要把语文课上好就很难了。这个“难”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工作辛苦,作业尤其是作文难改;二是工作努力程度和学生成绩难成止比,语文课上起来比其他课吃力多了,  相似文献   

2.
黄玉红 《江苏教育》2007,(10):22-23
常听身边的语文老师这样长叹:语文教学。难!难!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何有这样的感慨?是啊,目前的语文课真的不知如何上了,太复杂,太高不可攀。 曾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对!为语文课“打枝”,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走向简约。从自己的理念、思想先行——删繁。  相似文献   

3.
上一节语文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上好语文课。我个人认为,语文课成功的秘诀,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不少专家学者坚持不懈的呼吁和努力,大学语文已成为全国各类高校普通开设的公共课.还被确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个专业(中文专业除外)必考的一门课程。一方面是沸沸扬扬的教育呼吁与改革;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学校中,却是这样的事实: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与日俱减,老师也感叹书难教、课难上,学生的迷惘与厌学日益严重。语文课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大学语文究竟应当教什么、学什么?这些问题与其说是一时性的现象,还不如说是本源性、历史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上一节语文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上好语文课。我个人认为,语文课成功的秘诀,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又怎么啦?该怎样上好语文课?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不断花样翻新,重形式、重表演,追求表面的热闹;加上一些媒体的妙作,使一线教师越来越困惑了,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为全面深入理解、实践新课标的先进理念,澄清教师们的一些模糊认识,本期我们特意把目光投向“语文本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周立根 《现代语文》2007,(2):121-123
“上语文新授课难,上试卷讲评课更难。”许多语文教师常如是感慨。是的,新课标对“语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果放眼当前语文试卷讲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老师只机械地对答案,不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老师满足于条分缕析的讲解,仍采用“填鸭式”的讲评方式;有的老师对题型分析落入俗套,走不出“老生常谈”的怪圈。课堂上,学生缺乏听讲的兴趣和欲望,甚至出现昏昏欲睡或交头接耳等事情,教师愤怒、痛苦……学生累,教师也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讲评课未能靠船下篙,对症下药:讲评课未能以新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讲评课未能……  相似文献   

8.
偶阅到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沉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细细揣摩,韵味十足。嚼之,眼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解开我从教13年来的最大困惑: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总觉语文课越上越难上,越上越不会上了。课上抓了朗读训练,却涉嫌不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抓重点词语品读理解,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听了一些研究型、竞赛型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到:预习有了,解读没了;导语有了,题解没了;讨论有了,读书没了;媒体有了,范读没了;赞扬有了,导向没了;局部品评有了,整体感知没了;热闹的有了,积累感悟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没了。课堂上掺杂着“非语文”的因素,舍本逐末,邯郸学步。但语文课姓“语”。教师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马树红 《文教资料》2014,(34):175-176
初中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极不具“语文味”的现象,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种种表现都让语文课严重失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课堂,重新把握语文课的实质,挖掘语文课的内涵,定位语文的标准,致力做好五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重视语言文字的把握;二是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三是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积淀;四是引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五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语文课堂上“硬塞知识”的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许多满堂提问的语文课实质上就是“硬塞知识”,许多的提问或者过于浅显,学生无需动脑;或者过于难、偏,学生无法动脑最终还是由老师代答。如何避免语文课上“硬塞知识”的现象,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陛,提高课堂提问效益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老师首先做好两个前提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难上.语文教师辛苦,这恐怕已成公论。原因之一就在于语文课文处理难度较大。那么,语文教师当如何处理语文课文呢?  相似文献   

13.
乐吧     
老师批语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我们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起来:李姐姐瘫痪了;李姐姐顽强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陈俊英 《学语文》2013,(3):26-28
和许多同仁一样,我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生在理科课堂上思维熠熠生辉,在语文课上却蔫头蔫脑;下课时生龙活虎.一上语文课就呆头呆脑;他们对地摊书籍狂热追捧,对经典名著却索然寡味;他们做理科作业时如切如磋,面对语文作业却一筹莫展。这就是语文现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感悟文字的潜力已经钝化,阅读文字的热情已经淡化,使用文字的态度已经变化。于是,我困惑了!  相似文献   

15.
如今.许多小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许多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和语文教师对此也忧虑重重。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有人说,素质教育时,有些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有人说,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在给人们及时传递各种信息的同时。其不好的一面影响了孩子们:有人说……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这一切归结为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以及少得可怜的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是什么?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哪种答案都有三种不容忽视:第一,语文课是以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为主的课;第二,语文课是由人来组织、生成、建构和推进的课;第三,语文课是最具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课。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学生生命创生的地方。它应该是鲜活的,  相似文献   

17.
方双寿 《学语文》2010,(6):25-26
从初中升入高中后,不少同学总觉得在语文学习上有了较大的跳跃:高中语文课时少了。而必修、选修学习的量增加了;面对注重考核能力的新题型,茫然不知所措;成绩在下降.心理上也很不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的“亮点”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相似文献   

19.
不少实习生问,怎样才算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而就其本质上,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应该要有“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简单地说是人的一种心理上的积极体验。一堂课如果有学生出现了“高峰体验”,就是教学的成功;有很多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都出现了“高峰体验”,那是课堂教学的大成功。就是上好了一堂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给多音字“难”组词,有一个学生说:“排忧解难(nàn)。”他刚说完,立即就有学生反驳:“不对,应该读‘排忧解难(nán)。”’到底该读难(nàn)还是难(nán)呢?为此,学生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我也一下子蒙住了,只好让学生回去查字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