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经很久没有捧起那些知识丰富的书籍了,一捧起书,那种读书时愉快的感觉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城南旧事》,就像一滴清水,折射我心中的太阳,捧起它,就是捧起了一颗无瑕的水晶……  相似文献   

3.
读书之乐     
孙颖 《山东教育》2005,(25):63-63
作为一名女性,经历了结婚生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品味到了生命的几多愉悦与艰辛,甜蜜与焦灼,生活又归于平静,我又捧起了昔日的密友——书。进入书的世界,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那种不能言喻的感动,那种豁然开朗的敞亮……往往不期而至,读书就像品尝甘甜的酒浆,让人陶陶然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4.
我遥你一本书, 像送你一条褐色的小艇。 它载着你从愚昧的岸边出发, 驶向智慧的楼宇。 我送你一本书, 一页一页,都是一片蔚蓝的晴空。 捧起它,就像捧起一个太阳, 捧起它,就像捧起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5.
1月13日 当我寂寞时,我选择读书,因为书籍可以带我进入一个奇异的世界;当我烦恼时,我选择读书,因为书籍可以带我进入一片青葱的绿野;当我迷茫时,我依然选择读书,因为书籍可以为我指明前途。书籍,伴我成长,给我乐趣,让我充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我也曾经体验过读书的乐趣,那是我童年的时候。书很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就如获至宝。家长反对我读这些没用的"闲书",牛羊等待着我去放牧它们,我躲起来,不顾后果,用最快的速度阅读,匆匆忙忙,充满犯罪般的感觉,既紧张又刺激。——莫言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先当读者再成为作家。作家莫言在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总能想方设法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这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最终使他成  相似文献   

7.
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世界。世界最爱读书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孩子对书产生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  相似文献   

8.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改变人生》)阅读对每一个个体的精神生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教师,是天底下最应该读书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翻开的诱惑     
周凌颖 《教学随笔》2009,(11):46-47
一直以来,喜欢用读书来打发静默的时光。 最初,每读一本书,都愿意从第一页开始,然后一字不落地把书读完,之后,才自然地开始下一本书之旅。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习惯,而且多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荐书     
一直以来,我总是喜欢在宁静的夜里,和着窗外蛙鸣声,打开音乐,让自己浸在柔和的夜色里,或坐或卧,捧起一本心爱的书,穿越时空,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尽收眼底,真假是非美丑善恶,一应知晓。  相似文献   

11.
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一次,父亲说到自己能从乡村进入城市当上教书匠且舞文弄墨一辈子,全仰赖少年时阅读鲁迅作品,从而生发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由此父亲发出感慨:读书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我那时正在读高中,对学习不甚用心,自以为懂得很多,又反感父亲的旁敲侧击,便毫不客气  相似文献   

12.
我和书     
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在书中,我可以和优秀的主人公为伴,与他们的思想共舞;在书中,我可以敞开心灵,让阳光住进来;在书中,我可以找到内心强大的自己,勇敢地面对抉择与挑战。我和书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热爱阅读的我已经读过许多书了,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每当捧起书,我就爱不释手;每当捧起书,我就废寝忘食;每当捧起书,我就陶醉不已。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艺术     
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便是我闲时最大的乐趣。有人说,读书时一种艺术,是的,读书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才能实现语文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笔者以为: 一、语文教师要多读书 读书能够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的品位。特别是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如果你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读作品都没有读过,你怎么指导学生读书。读书不仅是提高自我的需要,也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夜读     
建胜 《师道》2006,(7):48-49
夜读真好!白天生活、学习、工作,忙忙碌碌、无所事事、糊糊涂涂,有时甚至不得不为某些冷若寒霜者陪上“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就这样白驹过隙,时光难留,是很少有闲暇余时能够平心静气、怡然自得地读书的。只有到了夜晚,整个现实世界都在夜的笼罩之下沉沉睡去,我们被湮灭在一片神秘、超然的寂暗之中,唯有一小盏灯照亮了眼前的一小块领域。此刻读书,由于没有外来事物的干扰,人就会进入一种自由想象和纯粹思维的空间,心与道合、神与物游,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与天地同在。由于自己的读书,夜又深沉、博大了许多。朱熹《读书偶感》诗云:“半亩方塘…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读书的妙处和乐趣,许多文章都曾讲到过:读书可以忘记一切,可以获知获乐。可以修身养性。《沉醉书香》这篇美文把读书的乐趣剖析得非常深透,这完全是缘于作者有深刻的读书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首《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每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每当我们唱起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们心中激荡。  相似文献   

18.
《读书》是一本以书为主题的思想评论刊物。创刊以来,《读书》杂志始终坚持这一办刊定位,成为思想界改革开放的标志和我国期刊界的一个著名品牌,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期刊文化风格,并延续了上个世纪初叶《新青年》、《语丝》、《东方》等著名刊物的文化之风。总起来看,1986年以前的《读书》办刊风格较为平和。1986年以后,《读书》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明显变化。在沈昌文和汪晖主持《读书》的两个10年间,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办刊特点。这两个时期的《读书》办刊风格虽有差异,但《读书》的人间关怀和思想锋芒始终没有改变,一直保持着对人与书、文学和艺术、历史和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荆墨 《今日教育》2014,(1):64-65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过去的2013年,哪些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8位人物与他们的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3年读书文化的热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青铜葵花     
曹文轩 《广西教育》2007,(11C):22-23
从此,青铜的世界改变了。 当同岁的孩子到了年龄都去上学时,他却没有上学。不是他不想上学,而是学校不收。看着大麦地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背着书包、欢天喜地地去学校读书,青铜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看着。每逢这个时候,就会有一只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那是奶奶的手。奶奶不说话。她知道孙子心里在想什么。她就这样,用她那双皱皱巴巴的、有点儿僵硬的手,在他的头上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最后,青铜会将手伸给奶奶。奶奶就拉着他的手,转身往家走,或是到田野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