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洪深,少年时代曾在天津生活了三年,从社会与艺术两个方面接受了启蒙教育;其后,他也以不凡的艺术成果,施惠于津门艺苑。他译著的话剧,为南开等剧团多次演出,从而促进了天津现代剧运的开展;他在津发表的演讲与文作,介绍剧影知识,表述艺术见解,阐释人生体验,也在津市艺术界产生良好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洪深就已是对天津新文化事业做出贡献并享有声誉的杰出人物了。  相似文献   

2.
戏剧谱人生———记著名剧作家刘锦云先生●朱红提起话剧《狗儿爷涅■》(以下简称《狗》剧),热爱话剧的观众大都不会淡忘它十年前名噪剧坛的盛况,并在以后的十年中久演不衰,至今成为中国当代剧坛上演场次最多的剧目之一。鲜花和掌声为这部戏的作者———北京人民艺术...  相似文献   

3.
去年,在上海市大学教师话剧研究会领导成员会上,剧作家赵莱静同志颇为感慨地说:“新时期的十年,我们还未见到有如曹禺先生的《雷雨》、《日出》的力作。”他的话,表现了一位老戏剧文学工作者对剧坛现状的焦灼之情,表达了其对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热情。他的话,也引起了与会者的沉思。中国话剧走向世界,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在观剧或阅剧时,我们的确如赵莱静同志那样,感受到了当今的上海以至我国与世界的距离,或者说得明确些,半世纪前已接近的水平,以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海派话剧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是当时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一隅。小报剧评围绕话剧的评头论足,促进了海派话剧的发展繁盛。它以戏谑夸张性的口吻,切中市民观剧的爱憎心理;它亦像剧坛的风向标,以动态的视阈观照剧坛、剧人;小报偏爱娱乐八卦,以休闲娱乐、俚俗野趣的言说方式特立独行,读者可以从中洞悉剧目的上演内幕等。小报所发出的声音无疑是最为切合具有市民性、通俗性的海派话剧,二者同声相求,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总根干忧”。源于西方的中国、话剧在我国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几十年里,我国话剧一直被传统的”一个主题,两个人物,三一律、四堵墙”的固定模式所束缚,十年“文革”更使中国的话剧艺术搁浅在荒漠之中。因此,“文革”后的剧坛面临着严重的话剧危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1979年10月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掀起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使人们产生了开放意识和开放思维,文艺届由此活跃起来,西方现代文学随之涌来,并成为我国新时期文艺革新的主要参照物,由此戏剧界产生了探索剧。探索剧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随着话剧的危机而产生的。话剧的固有模式使之丧失了生命力,长期陷于停滞和衰退状态,面对开放的社会,活跃的诗界(诗界出现朦胧诗)和小说界(意识流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的西方戏剧艺术,中国的戏剧已往难以与之接轨。关乎中国话剧的兴衰存亡,由此引起了众多喜爱和关心中国戏剧的人们的重重忧虑和热切的期盼,有志于戏剧改革的剧作家们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此,戏剧改革势在必行,打破旧套套,开创新路子,“振兴话剧”已成为戏剧界最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了对话剧的探索与革新的尝试,并由此推及整个戏剧界的改革。1983年曾展开了有关“戏剧观”的大讨论。戏剧界  相似文献   

6.
1949至1966年间,因为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香港话剧舞台出现创作落后于现实、剧本落后于演出的严重情形.但是尽管艰难,戏剧家仍然在努力地推进香港戏剧运动.他们创作剧本以延续香港话剧的血脉,他们开展学校戏剧运动以培育剧坛新人,从而在那个特殊时空中萌生了属于香港的话剧,对香港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在中国剧坛的两次回响,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使带有浓郁现代主义色彩的戏剧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促进了中国戏剧观的更新,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和民族化进程。“五四”时期,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既促使中国戏剧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又促使艺术家们开始了对话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索。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彻底打破了中国话剧原有的美学体系,使话剧艺术从写实性的再现艺术向假定性的表现艺术转化,向中国戏剧传统回归,促进了中国话剧的“民族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佐临先生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著名戏剧家。他耕耘剧园近六十载,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导演了《家》、《陈毅市长》、《中国梦》等百余部戏,可谓蜚声中外,誉满剧坛。然而,这位戏剧艺术大师与世长辞了,一颗剧坛巨星从此殒落!笔者曾多次采访过他,前不久还应《家庭教育》之约,又一次采访过他。每一次面对黄老都有仿佛面对一部经典,一尊铜像之感。然而,这一次即将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9.
“国剧运动”是一场以留学生为主、旨在“建设中华戏剧”的运动。其倡导者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人在一系列戏剧理论论著中,广泛介绍了西方戏剧在中国发展的得失,分析了西洋剧与中国旧剧的差异,并在实践中探讨了戏剧如何艺术地表现人生与正确处理戏剧、舞台、观众三者的关系等问题,为中国话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全文以话剧《梁允达)为评析对象,阐述了《梁》剧最主要的表现特色:将人性、情境和戏剧冲突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创作了一部引人入胜的话剧剧目;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复杂的事件、人物关系构成强烈的戏剧情境,强烈的戏剧情境引起人物内心的矛盾、引发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在表现人性的基础上透视了广阔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1.
邹言九 《华章》2007,5(2):104-105
中国戏剧的"西湖"应肇始于话剧萌芽期的学生演剧,春柳社引进西剧以推动中国的戏剧改革,为中国话剧奠下了基石."五四"新文学阵营赓续了春柳社"欧化"倾向,大量译介西方戏剧,是为发展中国现代戏剧所做出的战略选择.抗战时期沦陷区的译编剧热潮不仅促进了沦陷区戏剧运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为话剧回复到本体实现其西洋化与民族化的统一作了可贵的探索.译编剧对于"五四"以来的西剧直译也是一个突破,它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是它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初中语文第五册附录对戏剧的定义是: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借助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这个定义是全面的。在西方,戏剧(drama)即指话剧。在我国,戏剧是话剧、歌剧、戏曲等的总称。戏剧按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和戏曲。按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篇幅规模分类,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题材分类,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科幻剧、童话剧和儿童剧等。…  相似文献   

13.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戏剧这一概念,经常与话剧等同起来,成为话剧的同义语。但是在科学的意义上,它应当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即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话剧就是所谓科白剧,乃是一种以对话、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舞台剧样式,也是当今中国舞台剧最主要的形式。而影视剧则主要包括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是一  相似文献   

14.
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发表至今已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曹禺剧作演出不衰,其价值愈来愈引起中国和世界的重视。本文从中国现代戏剧史的角度、从戏剧文学的要求、从舞台演出、从中外学者对曹剧的评价四个方面论述了曹禺在中国和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曹禺是把中国话剧文学引向成熟的作家,是把话剧艺术推向高峰的作家,也是中国话剧的奠基者之一;曹禺对世界戏剧亦有着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5.
戏剧文学欣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现行诸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戏剧篇目。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的编者,选用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解放初期创作的剧本《龙须沟》和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同志新时期创作的剧本《陈毅市长》。这两个剧本,由于结构及语言独具特色而蜚声剧坛,所以值得我们加以简要的分析。话剧是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剧本,作为戏剧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话剧舞台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的对话和舞台指示(即剧本中叙述性说明,包括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华诞,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家展示话剧艺术的专业博物馆,今年6月12日,在北京人艺建院55周年的特殊日子正式面向社会开放。该馆于2004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注册成立,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大街首都剧  相似文献   

18.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戏剧大师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  相似文献   

19.
伪满洲国时期戏剧的生存语境与发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紧缩、思想禁锢伪满洲国,常被以"荒原"形容的戏剧艺术在夹缝中求发展。高压与怀柔并行的戏剧政策管制下,伪满洲国戏剧呈现出话剧、放送剧、映画剧、戏曲等多种样式齐头并进的发展局势,剧本创作展示出独特的相貌和价值,"随感式"的戏剧批评大量出现,并相伴产生了对戏剧艺术的理论探讨。追寻"黑暗时代"东北戏剧所走过的历程,不仅是对特殊时代背景下戏剧艺术存在形态的探求,更是对艺术背后潜藏着的人的文化心态及对时代回应的挖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话剧走过了百年曲折坎坷而又成绩斐然的历程。如今,在这世纪之交又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应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怎样才能重振昔日的雄风?在未来21世纪的世界剧坛,中国话剧应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本文在回顾中国话剧历史、剖析当今剧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繁荣新世纪话剧必须切实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1)提倡敬业精神;(2)重视理论导向,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