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在我看来,读书,是为求学,求学,是为成才. 泱泱中华,虽不尽然皆是求学刻苦方成才之人,但成才的,必然是刻苦求学. 一条求学路,困住多少求学人?不知多少人知难而退,又不知多少人知难而进,"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这一句话,多少人在勤学苦读,践行者、追求着. 小时候我看过很多书.记得,有过明初文学家宋濂宋学士抄书苦学;北宋范仲淹划粥而食;战国时期的苏秦锥刺骨,汉朝大儒孙敬头悬梁;晋代祖逖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事例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我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2.
在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形,应该怎么办?我想读了这句话,你就知道答案了:坚持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看的一本书,我也不例外。我喜欢的书是《小学生新概念阅读》,这本书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书里有记事文章、写人文章、写景状物文章、童话寓言文章、抒情议论文章和科普科幻文章。而且,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阅读指导、词汇积累、精彩点拨、阅读训练这几大模块儿。每次读到这本书里的文章之后,我都有许多感想。比如,我读了《爱的力量》这篇文章之后,就感到,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让我们热爱自己的集体。我觉得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3.
工会开展的"职工书屋"活动让我们有机会阅读很多与工作、成才有益的书籍,就像这本书——《将才》,我觉得自己非常需要它,因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党的建设始终放在自己的心中,不愧对党员的称号。初拿到这本书时就发现封面上赫然印着“老板培养人才之书、员工自我提升之书”,非常吸引人,到底它里面有着怎样的神奇理论呢?让我产生了很多期待!  相似文献   

4.
"现在,世界冠军林丹的扣球又成功了!""好样的林丹!世界冠军!"1989年,启蒙教练陈伟华去家访,从房间里传来宋世雄转播女排比赛的声音。5岁的林丹学着宋世雄解说的腔调,而世界冠军郎平,则被他巧妙地置换成自己。24年后的今天,林丹已经成为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羽毛球运动员,横扫一名男单选手所能赢得的所有  相似文献   

5.
<正>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这儿的人都不识字,妈妈从外面来了,她是这儿第一个识字的人,此后办起了识字班、学校。学校有个图书室,书不多,老师定下一个苛刻的制度,要写100个毛笔小楷才可借得一本书。读书使人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家乡的人已经都很富裕。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社会关系、机遇、方向的正确选择等,我认为这都是次要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的几本书,  相似文献   

6.
"我最讨厌成才,EQ与IQ再高我也不稀罕,打死我也不要做那样的人!""不要说讨厌,所有讨厌成才的人都是清高!"这是北京一所大学生的论坛上,主题帖"如果可以选择,做许三多还是做成才"下的两个跟帖。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一茬接一茬地火,在铺天盖地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领悟。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始终浮现在我的脑海!读了这本书,才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见面     
《大学生》2014,(13):118-119
今天来的人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吧?这称得上是一次历史的见面了。我的这三本重新出版的书分别是《曹寅和康熙》,这是我的博士论文,45年了,生命力很强,1966年写的,这告诉大家要好好写毕业论文。第二本书是《胡若望的疑问》,讲了18世纪一个中国人在法国的生活。第三本书是关于一堆人了,叫做《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9.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者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那么我们要用一颗什么样的心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人成才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童心是舵每个人灵魂深处都是一个儿童。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总觉得自己很喜欢这个职业,对学生很真诚,甚至能跟学生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0.
<正>"文革"那些年,无情的岁月泯灭了多少读书人的热情与梦想,而我则是例外。在乡镇供销系统当干部的父亲没有为我规划经商的蓝图,他更希望我读书成才。我的第一本书是他送我的《阮氏三雄》,一本在"文革"期间很流行的、描写《水浒传》故事的配图小人书;这本书我每天都看,从三四岁一直看到上小学,爱不释手,也不记得看了多少  相似文献   

11.
顾晨 《小学生时空》2006,(11):45-46
我是一个嗜书如命的小男孩,脸上架着一副眼镜,那是因为我经常在昏暗的地方偷偷地看书才造成的。正如萨迪所说:没有求知欲望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所以,近几年,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了。最近,我又迷上了一本叫作《哈利·波特》的书。因为同学们都说这本书里面的情节十分吸引人,于是,我也想一睹这本书的风采,好奇心使我读了这本书。同学们说的一点儿都没错,书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十分吸引人。里面有勇敢的哈利·波特,忠厚善良的男孩罗恩,聪明伶俐的女孩赫敏,当然同学中还有趾高气扬、一心与哈利作对的男孩德拉利·马尔福。书中讲述了一个个令…  相似文献   

12.
书,是我的好伙伴儿,它塞满了我的大脑,教会了我好多人生的大道理。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菊花瓣瓣开》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农村女孩儿屈小丫,从乡村转到城里上学,从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小女孩儿,变成了一个人人佩服的班长。有人说这是奇迹,有人说这是上帝赐予的幸运,还有人说这是魔法师在她身上施了魔法。不对啊——她这是通过辛勤的努力,换来了别人的尊敬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见面     
正今天来的人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吧?这称得上是一次历史的见面了。我的这三本重新出版的书分别是《曹寅和康熙》,这是我的博士论文,45年了,生命力很强,1966年写的,这告诉大家要好好写毕业论文。第二本书是《胡若望的疑问》,讲了18世纪一个中国人在法国的生活。第三本书是关于一堆人了,叫做《改变中国》。历史是一个悲伤的学科早期,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放在清朝。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康熙自画像》,是对皇帝的一种探索,还有嘲讽、轻松的成分在。有人问我,凭什么有权给一个中国皇帝作自画像?其实,这不是有没有权利的问题。我看到了一些材料,对这个非常感兴趣,所以就从自己的视角描述了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我们没有富爸爸妈妈》,读后,我哽咽了,眼里噙满了泪水。这本书值得让我们为它感慨。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人们都说,经历是一种财富,我是深有体会的。经历可以改变一个人,苦难的经历激励和造就了今天的我,但是我付出的代价是难忘、艰辛的少年时光。”  相似文献   

15.
常常听人说:“青春是一本书。”如何写好自己这本书呢?这是摆在每个青年人面前的永恒问题。在人生的花季,我为自己选择了幼教这个职业。在我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可贵的,就像花朵,虽然姿态、颜色各异,但都有其可爱之处。令我无限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肯定。翻开青春这本大书,我党得自己要写的还有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6.
竹子的启示     
正5月17日晴有一本书,书上没有一个字,可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名字,可人人都是作者;书上没有固定的插图,可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画面,这本书就叫生活。生活处处充满着快乐与忧伤,充满着无穷的知识,就看你怎样去挖掘她、欣赏她和对待她了。生活带给每个人的启示是数不胜数的。当然,我也毫不例外。一个平淡的周六,我和朋友到村南边的一座山上  相似文献   

17.
看完全书,我有很多话想说,但我只能像沙培宁老师那样,引用另一个人的话来评价这本书:“李老师的文章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泉里流淌出来的。”打开这本书,你首先听到的是“未来班”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激昂的旋律。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首歌,凝聚着李老师与未来班所有学生的理想,凝聚着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词作家王健的爱心。  相似文献   

18.
读《红岩》,学英雄,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走向生活的特殊的风景——记得是我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本书红遍了中国。邻居们在谈论这本书,老师同学们在讲这本书,刊物、报纸上在选登这本书的章节和改写的故事,电台里在播讲评论这本书,还有连环画。这本书里写到的江姐、许云峰,甚而至于叛徒甫志高,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孩子们还改编了歌词在唱:“叛徒甫志高……”这就是《红岩》。一部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一版印了五万册,一  相似文献   

19.
"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然后再随时拿起这本书,每个轻松精彩的短篇都由一个或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  相似文献   

20.
去岁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收到朋友送来的一本好书,读之再三,爱不释手。.这本书,名为《金榜卢法》,总结了卢业苗先生与女儿卢山亲子互动、携手同行、共探成才之路的教育体会。这是作者长期探索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血结晶,是科学成才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