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决策层曾经有过关于“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北进”攻打西伯利亚迫使苏联屈服这两种争霸扩张的国策之争。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更使人相信日本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但最后日本为何却选择了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双方长期关押对方的战俘约2000万人,其中约有1/3死亡。与德国人手中的苏联俘虏相比,照片上的他是幸运者。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进攻苏联时,仅东线维亚济马的一场大战,德军就摧毁了苏军80个师,抓获了68万苏联俘虏。在那些日子里,成千上万的苏联俘虏被饿死、累死或枪杀。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还控制着黑龙江省,大约有3万多人的部队。吉林省还有丁超等人率领下抵抗的约3万人部队。东北军的主力集结在锦州一带,有19万多。而当时日本的关东军仅有1万余,加上朝鲜军3万人,仍处于劣势。日军后顾之忧还有苏联,当时锦州所在的北宁线铁路属于英国的资产,日本也担心攻占锦州会引起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新闻通讯社新闻稿十月二日号载阿·卓林的论文称:“在一九七四年里,仅苏联科学院系统就有大约一百六十人访问日本,另一方面,日本有大约二百名学者访问了苏联。一九七四年,召开了日苏两国的八种各领域的学术讨论会”。据本杂志调查,其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日本投降后,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11个同盟国于194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委托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占领日本事宜。美国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战胜军总司令,负责执行占领和管制日本的任务。11月,美国政府专门致中国国民政府一份公文,商请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  相似文献   

6.
1987年8月至1988年8月,我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考察和访问,主要任务是考察和研究苏联和东欧各国的伦理学。当时,苏联人的平均工资是220卢布,工资水平比中国要高一些,但比美国、日本要低得多。美国、日本月工资都是几千美元。货币工资额,美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苏联工人工资的十倍。但实际差额没有那么大,一是苏联所得税交得少,而美国要交1/3,H是实行公费医疗,住院病人吃饭也不花钱;国家对孩子上幼儿园、中小大学基本上是免费的。大学生的助学金55一100卢布,研究生150卢布;国家对食品、牛奶、肉类、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实行补…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绥靖政策四个字与英法美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此笔者拟对 1931~ 194 5年苏日关系作一粗浅的分析 ,来说明苏联在远东执行的绥靖政策本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苏联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忧虑 ,谴责日本侵略的同时 ,又宣称对“九·一八”事变持中立的态度 ,以换取日本在中东铁路上对苏联的支持。 1931年底到 1933年初 ,多次希望同日本签定苏日互不侵犯条约 ,遭拒绝。1932年 3月 ,日本一手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 ,当时以英法为首的国联对伪满洲国没有给予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承认 ,而苏联政府视国际法之不存 ,竟然同“满洲国…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在一位专家的讲座上听到一个案例,讲的是英国的一道历史试题,昕了以后的感觉简直是振聋发聩!这道题是这样的: 题干:毛泽东是什么人? 选项:A.中国人B.苏联人 C.日本人D.美国人  相似文献   

9.
从1931年日本法西斯策划“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远东战略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的评述。 一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如何解除日本侵略的威胁,这是当时苏联党和国家领导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也是整个30年代及40年代初期苏联远东战略的核心问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既是为了解块日本的所谓“生命线”问题,也是为了取得进而吞并全中国和北进苏联的前沿阵地。苏联当时认为“日本侵入中国东北,造成了对苏联远东疆界的直接威胁”“孕育着反苏战争”,于是开始把远东安全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0.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有效期为5年的《苏日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一时震惊中外。该条约的正文共4条,其主要内容是:维持彼此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土;如果缔约一方成为一个或几个第三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严守中立。同时,条约还另附有一项共同宣言:“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史学界历来认为这一条约“是我国外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挫败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早在1928年日本就企图侵占西伯利亚。1932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1933年的对苏作战计划,企图争取苏联的远东地区,与中国的东北、蒙古连成一片,以此作为争霸亚洲及世界的战略基地,建立对苏联的有利战略态势。但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使日军疲于  相似文献   

12.
《小读者》2004,(12)
经英国、澳大利亚、苏联、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19个国家的科学家评选出10种动物属“世界毒王”:1)澳洲方水母:生活在澳大利亚沿海,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钟后便会死亡。2)澳洲艾基特林海蛇:它长着一张大嘴,和澳洲方水母栖身于同一水域。3)澳洲蓝环章鱼:这种软体动物的身长  相似文献   

13.
日前,笔者阅读了一本介绍国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注)的书籍,从几个有关数据的对比中,颇受启发。一是,教师负担学生数。日本高级中学(相当于我国的职业高中),1973年每名教员负担学生数约为19.7人,1974年约为19.6人;苏联基辅铁路机械技术学校,每名教员负担学生16.7人。我国同类学校,每名教员负担学生数约为8~9.8人,不足国外教员负担学生数的一半。二是,教师的授课课时。苏联基辅铁路机械技术学校的教员,每年授课的定额为720节,校长每年授课  相似文献   

14.
三、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投降后,不是由盟国分区占领,而是被美国单独占领。美国早在1944年就提出了单独占领日本的“赫尔备忘录”。苏联对日宣战后,于1945年8月11日向美国提出由苏美各派一人担任对日占领军的最高统帅,被美国断然拒绝。经过协商,中英苏各派一名将领参加盟军统帅部,但最高统帅只能由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独自担任。8月13日,美国把准备给日本的“总命令第一号”通知各盟国。其中规定日本本土由美军受降,苏军受降地区仅限于库页岛、中国东北和朝鲜“三·八”线以北。苏联要求北海道的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关于苏联对日作战在国外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苏联,大肆传染苏军的战果,说粉碎关东军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索;一是西方,不提或贬低这次战役。本文依据可靠的资料阐述了苏日战前的形势,作战经过。在分析了关东军覆亡的原因后,着重指出,应以盟国对日作战的总格局来观察关东军覆灭这一局部现象,并通过史实的考证指出了苏联二战史研究中的不良风气。本文最后指出,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乃是反日盟国亿万军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苏联出兵和美国的原子弹只不过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而已。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承诺将于战胜日本三个月后从东北撤兵,即应在1945年11月至12月问撤兵.然而,直至1946年5月3日苏军才宣布全部撤离中国.苏联延缓撤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白桦树林中的孩子们》一书于1983年一月在日本出版,这本书是日本最著名的苏联教育研究专家之一川野边敏先生的近著。作者曾阅读过大量有关苏联教育的文献资料,但他对苏联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概念则是七次访苏调查之后逐渐形成的。《自桦树林中的孩子们》一书是他对苏联教育进行了多年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四、对日妥协与对苏冷淡但是,苏联的对应却再次使蒋失望。“九·一八”事变后,苏联认为日本“对华战争就是进攻苏联的序幕”,抱有强烈的危机感。为了争取对日战备的时间,苏联政府一面声明采取中立与不干涉方针,一面实际上对日本采取了让步和妥协政策,即同意其控制下的中东路运输日本军队,还接受“满洲国”派遣的驻苏领事。而且,从1931年末起反复向日本提议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在日本于中俄复交后正式表示拒绝以后,苏仍然“采取极其慎重的态度”,与日本之间“未发生任何不愉快之事”。相反,在对华政策上,苏联的做法充满了矛盾。它一方面表示同…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摘     
(一)智力投资不断增长: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开支仅次于军费开支。(二)努力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许多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一些国家为此还施行了许多强制措施。另外在努力开展义务教育的同时,许多国家还大力培养高级人才。每万人中美国有大学生五百二十三人,日本是二百一十人,苏联二百人,印度五十七人,而中国仅十二人。(三)推进英才教育;世界发达的国家特别注重天才儿童教育。苏联这方面的学校有七百所。(四)推进在职职工终身教  相似文献   

20.
苏联劳改营对日本战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特殊现象,反映了苏联的战俘政策使然。在苏关押期间的日本战俘们不仅在苏联的工业、农业部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被迫接受意识形态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