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明月所作<燕京伶人抄>中的扬洛仙不过是一条柔亮的丝绒,穿起了在冰肌玉肤上闪烁的明月珠,终究被淹了光彩.李碧华所作<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才是一壶激滟的碧蒂,经过浮浮沉沉的过水,还留有文革平反后,用作访港艺术团海报上点缀的余香.只是浓墨重彩,精勾细画的虞姬毕竟在环段太过忧国贤惠的唱词中一点点干瘪虚幻了.  相似文献   

2.
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用诗化的凝练的富有寓言性的语言,书写了20世纪从20年代到80年代将近60年的北京城的风雨变幻,塑造了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个悲剧人物,上演了生活中的"霸王别姬"与"姬别霸王"的悲情故事,给读者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我这辈子就是想当虞姬!",人生如戏,戏如人生。50年的时间跨度,一代人因时间的流走苍老着,戏内戏外师兄弟之间不变的是那份"痴情"。天易老,情难绝,《霸王别姬》以它突出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一部经典的、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崔晶 《文教资料》2009,(11):63-66
新时期以来,书写"文革"的电影不断问世.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人时"文革"的描写角度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来,描写"文革"的几部电影主要包括:<霸王别姬>、<蓝风筝>、<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芳香之旅>.因创作者代际差别,第五代导演对"文革"进行了史诗性的批判记忆,而新锐导演的作品则呈现出遐想式记忆风格.两种书写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不由地引发我们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蝶衣     
低眉、颔首、朱唇微启。衣袖轻扬,举手投足之间,眼波流转,顾盼生姿。程蝶衣扮的虞姬只能用入化境来形容,绝世风华,恐无人能及。第一次看小说《霸王别姬》只觉唏嘘不已,作家李碧华似乎很擅长在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外刻画入骨的爱恨,人物如此鲜明。岁月的变迁更是如掷地的铁索,落在主人公身上,铮铮作响。看完电影后重读《霸王别姬》,虽然在观影和阅读的过程中有太多的  相似文献   

5.
<白蛇传>本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从初始形成至今已历经变迁.本文以香港作家李碧华小说<青蛇>为参照,借助其小说与电影剧本的两重性,通过对其故事新编及叙事策略的研究,动态观察白蛇故事在小说、戏剧、影视等方面整体重编的过程,管窥这一传说在人物重塑、文化意义和价值判断上是如何完成现代流变的.  相似文献   

6.
虞姬形象在《史记》等历史叙事文本中,作为男性中心写作的符号意义而存在。这一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不断被重写和丰富,经历了一个从隐到显的文化建构过程。本文结合文本叙述形态与叙述者的性别身份特征,对"霸王别姬"故事系统中虞姬形象的演变进行梳理,以求全面考察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的《白蛇》和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在背景选择上都穿插了历史时代因素,但不同于“用文学写政治”的宏大叙事方式和“以政治论成败”的主流叙述模式,这两部作品皆以历史大环境下的小人物的情感故事为依托,深刻表现出人性的善恶,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无论是从作家的书写角度还是叙事手法,作品都无异是主流历史话语下的“边缘化”的“他者”。  相似文献   

8.
花衫探源     
<正>花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按旧有的规矩,一个演员不能兼演青衣、花旦和刀马旦。"通天教主"王瑶卿不甘受这种束缚,以改革自任,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熔为一炉,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被称为花衫。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  相似文献   

9.
虞姬形象在《史记》等历史叙事文本中,作为男性中心写作的符号意义而存在。这一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不断被重写和丰富,经历了一个从隐到显的文化建构过程。本文结合文本叙述形态与叙述者的性别身份特征,对“霸王别姬”故事系统中虞姬形象的演变进行梳理,以求全面考察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大春的<聆听父亲>是以散文笔触写就的"现代"家族史.它从现代个体的角度切入家族记忆,秉承鲜明的怀疑精神,反思原乡儒家文化传统的优劣;在沿袭传统儒家审美观念的同时进行了跨文体的形式实验.从而拓展了华语文学中家族史的书写空间,为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异域传播提供了一个典例.  相似文献   

11.
严虹 《文教资料》2008,(3):32-34
李碧华的<青蛇>是以一个现代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讲述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既是现代的,又是女性的.它颠覆了传统故事中单一而确定的旨趣,重构了一个多义而复杂的文本,从而深刻地探讨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女性的心理和情感.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看过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吧,正如剧本原作者李碧华说的:"好看的小说无非痴男怨女,悲欢离合。"这部影片也讲述了这么一个悲凉而华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虞美人倾诉衷肠专用,传说虞美人花听了它会舞动花枝。词牌档案楚汉相争,乌江边,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听到四面楚歌响起,项羽知道这重围难以突破,他心疼虞姬,劝她另谋出路。虞姬,跟随项羽南征北战已有七年之久,她不仅美,还能一边唱歌一边舞剑,深得项羽喜爱。她常常即兴创作词曲,并且以"虞美人"作为曲名。  相似文献   

14.
<小鲍庄>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是王安忆在"文化寻根"热潮中的独特书写.本文运用广义的修辞学理论,从小说的焦点人物"捞渣"的修辞命名切入,对文本的主题指向"仁义"展开了思考,讨论了小说解构传统"仁义"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科技文萃》2005,(7):185-189
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兴起了一股书法热,人们便对人民币票面上"中国人民银行"那六个端庄稳健的汉隶产生了兴趣,纷纷猜测谁是这六个字的书写者.正好这时<山西日报>刊登了一则小资料,说人民币上的汉字是冀朝鼎书写的,此文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反响,上海<新民晚报>也载文说是冀朝鼎书写的.  相似文献   

16.
<圣麦克斯>一章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它不仅篇幅巨大,就思想容量和深度来说,其中所阐述的很多观点复杂而深邃.在这一章的<序言>和第一部分<旧约:人>中的<创世纪,即人生>,马克思与施蒂纳思想之间在诸如是把"无"当作人生事业的基础还是必须从"现实的条件"出发、是抽象地书写"人"的传记还是以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来规约人的成长过程和轨迹、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意味着层次、境界上对现实的不断超脱还是在要"思维的绝技"等方面不断发生碰撞,展现了两种观照和把握世界方式的差异.如果我们承认世界不是一种存在、一种理解、一种诠释,那么需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分析他们之间的驳难逻辑与观点得失.这是一种很困难的解读,一种不适宜于作出简单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霸王别姬》以京剧文化为背景,讲述了饰演霸王与虞姬的戏子之间的爱恨纠葛,真实刻画了京剧在不同时代的兴起与没落,引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此影片一方面固守历史文化的传统主题,另一方面又借用影视媒体吸取时代文化的精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影片中的民俗元素、民俗叙事,探讨影视民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诗经>在周代是入乐演唱的乐歌,从<风>、<雅>、<颂>的分类到<诗经>的存在形式都说明了这一点."诗"和"乐"相结合,成为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儒家用诗传统的影响,以及周代雅乐的消亡,<诗经>的音乐特色逐渐消失,歌词内容的政治道德伦理意义日渐突出,<诗经>成为了一部政治道德的寓言.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李自成>的文体实践为探讨持续的历史书写与不断填补的小说文本间的裂隙、弥合及创作主体在真实与虚构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提供了范本,提示了历史真实与历史想象的内在分别,这无疑是对中国小说写史传统的承续.尽管它体现为两难中的持续历史书写,但作家的文体意识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律性为"生长出中国的小说艺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霸王别姬》是张爱玲较早时期的一篇小说,作品中以巧妙的叙事角度和深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虞姬形象,呈现出与历史叙事文本及男性作家笔下不同的女性内省意识。本文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试图揭示出张爱玲笔下虞姬形象所独具的性别身份和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