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闻采访特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谈话,而新闻信息是从被采访者中获取的,新闻采访者在采访的时候,只有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新闻信息,与被采访者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使其自愿说出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采访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采访过程中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被采访者单向诉说或采访者单向倾听的活动,而是一种被采访者与采访者彼此心理双向互动的活动。所以在日常的具体采访中,为了获取优质的采访效果,提升电视新闻的采访质量,采访者必须对电视新闻采访心理进行科学有效的把握,从而科学调控自己的心境,引导被采访者打破心理障碍,诉说事实真相。本文全面分析了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各项心理特点,并提出了有效把握和应对这些心理特点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第一次见面,彼此互不了解,难免之间隔着一堵“墙”。采访者如何主动出击,拆除这堵“墙”,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迅速达到采访的目的,这是采访中的一大难题。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套近乎”是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共同兴趣法所谓共同兴趣法,就是通过畅谈被采访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4.
人物报道是当下受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新闻节目,在新闻直播中完成一份精彩的人物报道,情感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报道技巧之一。在新闻直播中采访者需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需要在镜头前运用情感引导的方法积极调动被采访者的采访状态,使得被采访者以放松、自然、真实的状态回答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采访者深度挖掘被采访者的相关问题,引导被采访者以愉快、积极的状态讲述自己的精彩事迹。据此,在新闻直播中,采访者积极运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完成采访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新闻直播中情感引导对人物报道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闻直播中人物报道的情感引导方法,以期研究结论能够为新闻直播中人物报道的情感引导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访对象有权拒绝回答问题,并且可以追究传来新闻的来源,把采访者变成被采访者,从而使记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在业内,有句话说得好,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重要性。采访这项工作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采访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信息的传递,还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一次思想交流过程。一次成功的采访,不仅能体现出采访者的提问水平,也能展现采访者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7.
论采访提问     
段娜 《记者摇篮》2004,(4):44-44
在采访活动中,被采访者是主体.采访者是客体。有人认为采访成功与否.主要在于采访对象这个主体谈得是否深刻。可是,如果没有采访者这个客体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提问作引导,又怎能得到精彩、深刻的回答呢?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从来不忽视提问。那么,如何采访提问呢?  相似文献   

8.
和谐,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吸引的一种融洽的关系。和谐在新闻采访中,蕴有两层含意:一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的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和密切合作;二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对有关的人物、事件、观念的看法基本相同。凡有采访经历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如果能够和采访对象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对采访的顺利和成功,堪称是添加了一副灵验的“催化剂”。其  相似文献   

9.
采访是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也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异向同构的信息交流过程。采访中,新闻工作者习惯地把视角盯在采访对象的情况和采访内容上,忽略被采访者对采访者的“采访”,常常产生采访活动的中断和内容的不清晰性,甚至导致采访的失败。 采访中,采访者是一个活生生的立体形象。心理学认为,这一活动着的立体形象常被采访对象认知为某种“符号”。这种“符号”具有丰富的内  相似文献   

10.
李二 《青年记者》2010,(4):59-59
国内许多论著都强调了记者在采访中的地位和职责,但是,对被采访者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统一于采访过程以及后续的新闻报道中,因此,对两者在采访中的新闻角色关系有必要做一番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采访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业内,有句话说得好,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宣传报道中的重要性。采访这项工作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采访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信息的传递,还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一次思想交流过程。一次成功的采访,不仅能体现出采访者的提问水平,也能展现采访者的个性魅力,更重要的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好新闻采访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中怎么做才能把握好提问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许多论著都强调了记者在采访中的地位和职责,但是,对被采访者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统一于采访过程以及后续的新闻报道中,因此,对两者在采访中的新闻角色关系有必要做一番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采访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讲,采访是门沟通的艺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表面上是程序化的工作关系,实际上存在着思想的碰撞。深度沟通,会使记者的采访有深度、有力度。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多数新闻采访现场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即兴采访成为当下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即兴采访模式下,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并没有提前准备,这是一种为了满足采访现场需求而进行的采访,对采访者的新闻素养、采访技巧以及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即兴采访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提出有助于新形势下提高即兴采访技巧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新闻报道在新时代焕发新动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谢顾问:我在采访时,往往一问一答,很死板,被采访者因此拘束不安,很难畅所欲言。请问,有什么办法活跃一下采访气氛、提高采访的质量呢?36026部队任倍利任烟利同志:采访气氛呆板、不活跃和千篇一律,是没有采访经验的初学写作者很感头痛的事。别小看这种采访气氛的不活跃,它很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也常使采访者处于尴尬局面,弄不好,会使采访被迫中断或草草收场。造成呆板气氛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问题摆得突然,被采访者毫无IC理准备,采访一开始就卡壳;问题摆得太尖锐,被采访者难以正面回答;问的问题人家不感兴趣;触及了被…  相似文献   

16.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即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采访者、被采访者或采访现场的声音。在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忽视使用同期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活动的主要对象是人物。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采访工作的成败与所写稿件的质量。对于采访者来说,在采访中如何调控好与被访者之间的情感关系,取得良好的采访效应,从而获得足够的资料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长期采访实践,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才可能与被访问者迅速沟通,达到令人满意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访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好了采访,才能做出让人满意,让读者感兴趣,有价值的新闻。采访工作者在进行采访之前要做好足够的预期准备工作,对被采访者进行足够的了解,在心里有一个对其的自我见解与认识。采访时要灵活有技巧地使用所掌握的采访技巧,善于提问、注重观察、做好记录、最终实现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实现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和谐,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吸引的一种融洽的关系。和谐在新闻采访中,蕴有两层含意:一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的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和密切合作;二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对有关的人物、事件、观念的看法基本相同。凡有采访经历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如果能够和采访对象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对采访的顺利和成功,堪称是添加了一副灵验的“催化剂”。其效用具体表现为: 有助于及时、迅速地掌握真情。一件事(特别是某些处于复杂矛盾漩涡之中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同的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灾难报道的增多,因灾难报道引发对被采访者,受众,采访者的次生伤害也频频发生。这些次生伤害产生的背后有着媒介技术发展,新闻事件选择把关过程的导向性偏差,传播者脱离现实的受众想象等多方面社会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