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构成基础》课程中,研究图像的视觉特征是通过造型构造过程中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形成视觉记忆中对图像的认知层次。图像的认知层次在视觉认知、情感认知和逻辑认知的作用下,需要形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联,即形与色的关联通过近似形匹配近似色、同类形匹配同类色、对比形匹配对比色,以及曲状柔性样式和开放样式的形来匹配暖色倾向性、直状刚性样式和封闭样式的形来匹配冷色倾向性的程序性关联,去理解互为载体的形和色是形成优先传递图像视觉特征的整体知觉性。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形与色的关联过程,就能够使图像的视觉特征在记忆层次和注意引导之间产生协同,在程序关联和知觉关联之间产生匹配,来作用于图像中视觉特征的整体知觉。  相似文献   

2.
伴随图像资源不断丰富,视觉文化的比例、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网络教育已经形成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方式。根据网络的交互特征和图像传播的属性,网络教育的视觉文化传播可以理解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网络链接的图像数据流动、人与计算机之间界面交互的图像内容选择和人与人之间符号互动的图像形式交流。为更好实现教育价值,需要提出改善视觉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构成基础》课程中,研究图像中轮廓结构的视觉特征应侧重于空间中轮廓线的表现、轮廓层次和形式之间的联动状态,对轮廓的视觉识别需要关注静态轮廓和动态轮廓、图像的纹理和质地与轮廓的纹理和质地之间的转化过程,从而通过轮廓的整体特征和对轮廓区域的划分来获得图像中轮廓信息与图像识别的视觉关联。  相似文献   

4.
金华 《华章》2011,(26)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图像时代已来临,我们正处于一个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视觉文化已经冲击文学,带来了文学视觉性的话题.所谓文学的视觉性指文学在后现代背景下,文学作品非常注画面视觉问题,强调作品的观看、展示效果.文学的视觉性蕴含在语言、意象、结构等多方面,首要在语言方面.  相似文献   

5.
仝伟 《考试周刊》2012,(56):16-17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充斥着视觉诉求的今天,武术套路因其独特的身体叙事方式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视觉化特征。本文从观看的情境主义出发,强化"视觉"作为(观者)主体能力的"观看",根据"视框"、"视角"和"境遇"三维框架对武术套路进行观看的文化学分析。作者认为:武术套路的研究路径可以从表征转向观看,从表征的"意指实践"转向观看中的"意义/快感实现";强化对媒介的重视、聚焦观看的情境、指向观看中意义与快感的效果从而为武术套路的理论研究切入视觉文化提供较为恰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研究作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其跨学术性质及自身的边界未明等原因,在研究中出现了很多论争。有学者就视觉文化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拉平式谬误、图像转向谬误、技术现代性谬误、媒介谬误、日常权力谬误等理论。实际上,视觉文化并非一定会造成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区别的消弥;视觉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产物,并非西方现代性的产物;图像转向并不意味着图像压制文字;不存在所谓的纯粹视觉媒介,一切媒介都是混合媒介;视觉文化和视觉图像是社会交往的中间人,不能将之视为视觉霸权。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人们的观看行为就是一种读图行为.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  相似文献   

8.
李楠 《考试周刊》2011,(48):22-23
传统印刷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阅读文化,已被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性质都不同于传统特征的现代视觉图像文化所代替。因此阅读文化已不再是人类文化艺术单一的形态.另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态——视觉文化已经占据了现代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现代视觉文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载体、阅读动机、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内容与阅读主体的沟通方式及想象空间,都较传统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处于一个视觉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观看"不再是简单的行为,它有着耐人寻味的丰富内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预示一个"世界图像时代"的降临。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昭示了文化研究新的细分,同时也反映出文化研究新的综合。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值得注意的是,视觉文化研究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绘画与观看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它与人的观看活动有着天然的关系。它通过观看,并且构成观看的视觉图像,显示观看到的东西。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观看:被动的观看和主动的观看。当人在怠惰和消极的精神状态中,或在被盲目的欲望支配时,只能看到浮光掠影的和单一片面的图像,没有任何真正属于观看的因素被看到。他可能会说:“我看到一个人”,但这只表明他看到了一个概念的“人”,关于这个人他说不出任何东西。这种观看事实上把眼睛从心灵的感官降低为纯粹生物性感官。因为它把视觉置于被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论视觉文化时代之审美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以视觉化占主导的时代,“视觉”和“图像”的转向问题已成为继“语言学的转向”之后又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在后现代个体通俗化的视觉诉求下,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艺术已经转移到符号和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当代社会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视觉化时代审美的主体、对象、性质等方面也都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从而对人类自身的心性、审美观以及审美艺术自身的现状和前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可口可乐公司企业新闻为例,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企业新闻中文化特征的体现,继而借助统计数据考察受众对语言中文化特征的认知,并依据关联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解读,最终为企业新闻如何成功达到交际目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对生命的理解,盖不离天人合一、宇宙混成,唐人韦应物的《滁洲西涧》对此进行了别样的阐释。在诗歌中,绿、黄两色的运用开辟了诗歌的另一番意趣,各种线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和意象的独特组合展示了生命的存在和本真。  相似文献   

14.
电影“奇观化”首先得益于消费文化语境的孕育。消费文化的兴起使视觉文化狼烟四起。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主力军,无疑引领了这场视觉快感的革命。电影奇观化的转变,使电影挣脱话语形态的脚镣,开始向着电影本体论回归。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电影的奇观化,技术在给电影制作创造便利的同时,要谨防机械复制时代下艺术灵蕴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作为新媒体受众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与管理者,无论是自身还是大学生都受到新媒体环境的极大影响,辅导员传统形象已无法满足辅导员自身在社会环境中互动和发展的本质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把辅导员形象的塑造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道德形象、信息意识形象、信息技能形象三方面整体上丰富自身的形象结构,进而促进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代动画视觉形象引导大众审美,视觉文化与动画视觉形象审美互相影响,文章以当代动画视觉形象的审美变迁为例,简述了视觉文化的大众性。当代动画视觉形象的大众审美变迁说明:动画视觉形象的构成条件、表现形式、媒介之间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7.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与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是通过具体的视觉化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地传达城市理念。把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应用于广府古城的文化产业开发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园环境文化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六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分析了校园环境文化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提升的现状,提出了增强核心价值观渗透力、重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应用、增进校园人文关怀、塑造校园生态文明等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连云港市地方文脉特征与港城旅游形象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云港市地方文脉是港城旅游形象设计的源泉和基础。基于古老深厚的历史积淀、神奇浪漫的文化发祥地、海陆承转南北过渡的区位优势、旖旎多姿的山海景观和物产丰饶的水晶之都等强势文脉,文章对连云港市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分别从理念、视觉和行为三方面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为基底的城市形象设计不仅富有地域特色,同时让地域性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如何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是寻找通过外在特征展现城市内在的城市精神和区域文化底蕴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