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呼和浩特召庙文化旅游发展为主题,逐步论述了明清以来呼和浩特地区的召庙发展概况;分析了目前呼和浩特的召庙文化资源,以及目前召庙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新仙居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进行全方位剖析,提出了改善新仙居人精神文化的三大对策,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生态系统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衡水湖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林业局等八部委已将其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的完成衡水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文化的宣传与研究,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动漫产业在衡水湖的宣传与开发为中心,分析动漫艺术形式的优势与特点,探讨如何将动漫产业与衡水湖湿地的保护,与生态文化的宣传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在建筑的发展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将各个时期的不同艺术文化通过建筑渗透其中,以至于建筑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下来.因此,建筑也就成为反映历史、反映社会的有效语言,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渗透方式,过程及关系也就成了我们研究发展建筑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群众文化,并不断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使人有了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创造工具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最初的艺术"。从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看,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初级阶段上的群众文化。在这一时期,宗教祭祀活动开始盛行,随之出现了所谓能够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在数量不多的探索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的西方文献中,其焦点基本锁定在个体差异及其内部心理,却忽略了组织情境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来自厦门、泉州、成都、武汉、北京和深圳的30多家企业的总计356个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从组织伦理气氛的视角探讨组织文化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作用.回归分析和优势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利导向、关怀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的主要维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资本观念被越来越重视,如何重新审阅文化定位,将文化结合创意形成新型态资本,用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领域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曾宪柳 《今日科苑》2010,(11):199-19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众流行文化如通俗歌曲、影视文化、激光唱片、时尚服饰、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不断涌进中国,并且从后台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使广大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语文教学语境已不复存在,学生变得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语文课程,一方面既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也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全面创新语文教学思维,创造多角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群众文化属于当下主流文化范畴,是与国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形态,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说到底,群众文化是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好与坏,关乎文化民生。其特性包括: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独特的文化传递性,温和的文化制衡性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自然辩证法界更加注重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科技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创新成为了整个时代的诉求,创新文化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全部完成中国冰川编目的基础上,精确统计了青藏高原发育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km2,冰川冰储量4561.3857km3,分别占我国冰川总数的79.4%、84.0%和81.6%,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区。青藏高原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其数量和规模占冰川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气候和地形要素的不同组合,除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外,山脉北坡冰川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大于南坡。青藏高原冰川形态类型齐全,悬冰川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9.3%;而大型的山谷冰川仅占高原总数的4.6%,但其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高原总数的33.5%和48.6%。大型山谷冰川面积大于100km2的冰川有20条,喀喇昆仑山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42km,冰川面积达379.97km2。青藏高原现代冰川折合成淡水约有39228×108m3,是青藏高原地表径流总量的10.8倍,是巨大的优质淡水资源。初步计算,每年可提供冰川融水504×108m3补给河流。青藏高原冰川水资源在各大水系的分布上不均匀,海洋性冰川区冰川融水径流模数远大于大陆性冰川区。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西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状况的观测,讨论了高原冬小麦、青稞和对照裸地的土壤CO2排放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冬小麦、青稞和对照裸地的CO2排放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发生当地时间的13:00~14:00和凌晨5:00~6:00左右,但在越冬期土壤CO2排放已很微弱,日变化不明显。冬小麦和青稞地的土壤CO2排放最高值出现在灌浆初期, 可达到40 g m-2 d-1左右;收割后,气温和土壤温度也逐渐降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麦根系的呼吸减弱,土壤CO2排放一般为20 g m-2 d-1以下;至越冬期,土壤CO2排放降至2 g m-2 d-1左右,土壤CO2排放非常微弱。高原农田土壤CO2排放与5cm土壤温度变化相关性最好,可用5cm土壤温度来推算高原冬小麦地的土壤CO2排放量,并由此得到在灌浆期高原冬小麦的根系呼吸所排放的CO2量占整个土壤的CO2排放量的34~44%,平均为40%。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分布的数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红 《资源科学》1997,19(5):71-77
本文用数学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上下分布特征。认为其上限分布规律较强,下限分布规律较弱;向高原西北部,其上下限分布趋势面的相交曲线即高寒草甸可能的消失界限;高原西北部高寒草甸的消失主要是高原寒旱化气候条件的增强,使高寒草甸分布下限逐步上升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Nature公布了藏族人高原适应性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和低海拔汉族人群进行基因重测序研究,发现由于古老的、早已灭绝的人类群体——丹尼索瓦人或其近亲的基因渗入可能使藏族人更快地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15.
前言冰芯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冰芯因其分辨率高、信息量大、保真性强、时间序列长和洁净度高而成为研究地球系统中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的最好媒体。冰芯研究已经为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冰芯记录中的权威资料使得人们对新仙女木事件的研究、小冰期的研究、各种突发事件的研究和温室效应气体的研究,都有了进一步深化。现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冰芯研究将成为检测过去全球变化、监测现在全球变化和预测未来全球变化的重要手段。中低纬度区域是人口稠密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地区,因而这些地区的冰芯研究还可为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并把握人地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概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建站10年的定位观测和试验研究进展。拉萨站科研人员通过对以高原农田为主的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和试验研究,在高原环境背景特征、能量传输和能量平衡、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的形成、作物光合生理生态以及碳循环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作物和牧草品种引种筛选和模式建立、人工草地建设和利用、蔬菜栽培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地方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廖俊国 《资源科学》1997,19(6):42-47
西藏高原的森林资源是西藏林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西藏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成过熟林比重过大、计划外的采伐量过多,因而亟待有一个持续发展的主体构思和对策问题。为此,笔者从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在合理利用西藏森林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香荚兰、大规模种植、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开发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纪之交,本区社会经济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效率与公平、保护环境与维护民族及国家利益、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四大发展目标。作者认为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必须遵循“需求、限制、平等”三大原则,确保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呈良性运行和发展;应采取人口有序发展、比较优势资源开发、防御型环境保护、局部区域突破发展和经济社会开放等综合模式,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高原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区域与产业等多重关系之间的协调机制,提出了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战略产业选择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研究的信息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研究涉及许多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目前开展的“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具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点。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研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建立(青藏高原;信息环境;基础设施;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