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企业退出的现有文献隐含了一个共性假定,即这种市场退出会自动引致经济效率的提高.笔者则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退出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中显然还存在着制度变迁的效率命题.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过程本身的成本就成为了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财务效率,还是技术效率,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均不存在差异;对预算约束指标的检验显示,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均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因而可以认定它们的竞争环境基本相同,国有企业并没有获得政府更多的利益输送。据此我们认为,"国有企业低效率论"和"扣除政府财政补贴国有企业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负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强调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依据是不足的。本文还分析指出,国有企业效率提高是改革效应、"干中学"效应、退出效应、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现有理论倾向于认为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等价于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能够自然地得到提高。实际上,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其退出市场的过程也就等同于制度变迁过程。这样,对长期意义下“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理解为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或有收益(或称预期收益),而降低国有企业退出过程本身的成本才是提高国有企业退出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者已经对竞争性市场中,国有企业大规模退出的原因进行了多方论证,本文在建立了一个国有企业期望利润函数的基础上说明,竞争性市场中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退出,事实上同时体现了政府在效率诉求和财政约束两个方面的双重理性。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退出关系着多方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对这些利益主体各自特点进行经验性概括,重点分析国企退出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性博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企退出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效率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利用了Logit模型、主成分分析,以及DEA方法,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自1990年-2012年1790家上司公司的数据,实证了这些企业融资约束、股权集中与创新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企业所有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首先,国有企业出于"父爱主义"和"政治偏向性借贷秩序"的思考,使得其缺乏融资约束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机制,而在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对创新效率的正面影响则较为显著;其次,由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存在,在国有企业中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而在民营企业中则表现为正相关;再次,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的规模越大,其创新的效率也越高,这表明大企业在整合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始终具备优势;最后,考虑到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背景,其利润水平不一定与创新效率挂钩,但是对民营企业来说,其利润水平却与创新效率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某种程度上存在畸形发展。企业的资本结构的畸形发展不但导致了企业效率的低下,而且导致了企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扭曲与失衡,治理机制难以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也妨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宋爱娴 《家教世界》2013,(7X):258-259
本文从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两个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引入竞争机制的结果,重点从微观效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没有相应的产权制度的改革,单靠市场竞争不能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市场竞争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被赋予了全新的任务和使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升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国有股权分配比例,引入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减少国有股权占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行为明确、企业投资高效敏捷、内控监督有力的机制。就理论逻辑而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会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一方面,因股权结构引起的动态改变会对其治理体制及资源禀赋造成直接冲击,一定程度上硬化国企的预算软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层持股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可以提高管理层激励,提高股权多样性和制衡度,这同样会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那么,在实践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吗?以2003年至2017年国企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经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改进主要集中于抑制国企投资过度,对国企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则较为有限。这可能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通过降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为我们找到了更加精确的影响机制——国有企业本身相对而言承担着更多的政策性负担,所以更可能进行过度投资行为,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的其他非国有股东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使其充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优化投资低效行为,改善其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比较而言,在竞争程度较低的垄断性行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要更加关注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并依据市场化程度的地区、行业差异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5,(6):103-10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结合的目标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而在非竞争性领域发挥其他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通过公开透明的机制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从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现实性以及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并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效率,批驳了民营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目标不明确,各地经济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结构趋同.根据有关国有企业分布原理和原则,确立"相对退出"为主的退出战略,以"公平、效率"为目标,健全进入机制,以产业调整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者们对国有企业退出绩效的研究,主要是应用产业经济理论做出的,而应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和研究视角的,则较为鲜见。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不仅是一种产业调节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制度变迁现象。能否对这一制度变迁现象进行充分的绩效分析,构成了国有企业退出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集中分析了国有企业退出的制度变迁实绩。  相似文献   

14.
该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和完善的可能途径:从变革国有股权的代理关系入手,通过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现在的国有企业之间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实现国有股权代理职能与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通过构建以机构或银行持股为主体的股权机构,特别是借助于主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控制“内部人控制”;通过培育公司内经理市场和完善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来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经理的有效约束,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十分重要且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市场退出壁垒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运用利益结构分析法剖析了国有企业市场退出壁垒的成因,提出了以法律手段规制国有企业市场退出壁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和完善的可能途径:从变革国有股权的代理关系入手,通过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现在的国有企业之间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实现国有股权代理职能与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通过构建以机构或银行持股为主体的股权机构,特别借助于主银行的相机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控制“内部人控制”;通过培育公司内经理市场和完善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来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经理的有效约束,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代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文中估算了1996——2011年中国国有、非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整体上低于非国有企业;利率市场化进程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但抑制了非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信贷投放保持一定增速并打破所有制歧视有助于提高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利润率能作为国有企业效率的“充分信息指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在历史条件、行业技术特征、税收负担、市场地位、劳动制度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存在多重差异,其中大多差异来自于国有企业功能的特殊性,而非市场化不彻底,体现了国有企业所有制属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利润率显然不能作为评价国有企业效率的"充分信息指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把国有企业作为企业的一般性和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特殊性统一起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功能评价效率"、"以功能决定布局"的国有企业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业重组的方向与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的国有资本难以支撑过于庞大的国有经济盘子”的现状决定了对国有企业进行产业重组的必要性,而产业重组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国有企业如何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我国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产业退出的经济性障碍、原有体制的障碍和新体制不完善造成的障碍等三个方面。故应确立以“相对退出”、“边际退出”为主的退出策略。而在进入时应注意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保险企业的破产和退出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是行业中"效率转移"的指标器.随着保险市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推进,我国保险体系将日趋多元化,多层次,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微观主体多元化得保障,储蓄,投资需求.本文先解读了我国当下的保险市场退出相关法律法规,在分析目前我国市场退出机制的缺陷基础上为建立健全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作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