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中国是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尤其“湖南人才辈出 ,功业之盛 ,举世无出其右者”。当近代百年的湖湘志士走向历史的后台 ,新世纪序幕刚刚拉开之际 ,栖隐于资水边的一位静穆学者———陶用舒先生就已郑重地推出他的巨著《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研究》(又名《百年湘军》 ,岳麓书社 2 0 0 0年 12月版 )。他数十年如一日 ,追寻着上两个世纪湖南英才在中国大地上的踪迹 ,东寻西找、日积月累、含英咀华、融会贯通 ,把数量巨大而又极为繁杂的史料编织成一个整体。以湖湘文化为座标原点 ,以人物关系与政治活动为横轴 (X轴 ) ,以近代进程为纵…  相似文献   

2.
陶用舒教授的《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研究》是一部力作 ,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人们认为 ,研究湖南近代人才群体“是一项很有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工作” ,该书“第一次对近百年来湖南人才辈出作了全景式的考察” ;“是关于近代湖南人才研究的第一本综合性著作 ,具有开拓性”;“选题角度新 ,意境辽阔 ,拓宽了湖南近代历史的研究领域和创新了湖湘文化研究的格局”;“是一部有一定深度 ,富有新意并且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框架新 ,内容翔实 ,思想性和科学性强” ;“是迄今为止对这一课题研究中所提供出来的内容最为翔实的著作”;“有利于使读者…  相似文献   

3.
历来经学家解释《关雎》,虽有“美”、“刺”二说之别,但无不认定它是一首事关“后妃之德”①的政治诗.近代学者突破儒家思想的牢笼,从考察《关雎》的内容着手,创立了“爱情诗”的新解.如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中说:“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组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这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间情歌.”但是,对《关雎》诗义的争论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湖南人才之盛,始于曾国藩办湘军,继而出现了人才群,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此后,湖南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人才成长进入高峰期。究其原因,湖南人才辈出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哺育。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湖南虽环境闭塞,民风古朴,但近代以来,湖南却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不仅得益于富于求仁履实、思变求新的湖湘文化的浸淫,更受惠于讲求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南教育的启迪,正是湖南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湖湘文化特质的人才,使湖南教育在近现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在湖湘文化濡染中长大,已在湖南教育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三十多年,对湖南教育有着深厚感情的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博士一说起湖南教育便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令人也情不自禁地跟随他走入三湘四水,融入到湖南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从文学创作角度看,曹丕“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而主张“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或如近代  相似文献   

7.
略说“东皇太一”郭杰在楚辞《九歌》中,《东皇太一》居于十一篇之首。其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均为它篇所不及。近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该篇是《九歌》整部乐舞的“迎神曲”,有人甚至提出,整部《九歌》“在理论原则上,被迎送的又非只限于东皇太一不可。”①这虽非...  相似文献   

8.
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院,书院大门一边写的是“惟楚有材”一边写的是“于斯为盛”。“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人说着,充满自豪;可是,有些外地人听了却多少有一点儿不舒服。原因是,将“惟楚有材”这几个字理解成:只有楚地有人才。“惟楚有材”,只有你楚地有人才,我们这地儿就不行!是有点牛气。问题出于“惟”上,将“惟”理解成“惟有”、“只有”。其实,这个“惟”并不是“惟有”“、只有”的意思。关于“惟楚有材”的演变,听我细细说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上记了这么件事: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声子的人,因国内有…  相似文献   

9.
“博而返约”:科学家之正道——兼向张燮教授请教□潘艺林自然科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存在对“学者”与“科学家”区分不明的问题,而这对人才的规范和培养十分不利。为了廓清这一对概念,《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4期刊登了张燮教授的《论学者与科学家的区别及其...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其感伤诗的代表作。它借琵琶女的沦落身世,抒发了诗人的愤慨和幽怨之情。对此,古今学者言之甚明。如洪迈曰:“乐天之意,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爱新觉罗·弘历等则言:《琵琶行》“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靳极苍教授也认为,《琵琶行》的主题,是“借写琵琶女不幸遭遇和不平之愤抒写自己忠而被的悲愤”。  相似文献   

11.
《诗经·关雎》篇之前,有一段序言,我们通常称之为《毛诗序》,其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其后无论是郑玄的笺,还是孔颖达的疏,亦或是朱熹的僻集传》,大体上都是秉承着《毛诗序》“后妃之德”的立论宗旨去解读《诗经·关雎》思想内涵.然而,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一大批受西方文学理论影响的著名学者对“后妃之德”接连发难,余冠英先生《诗经选择》和闻一多先生《风诗类钞》不同意《诗经·关雎》是关于“后妃之德”的“附会”之说,认为它仅仅是一首民间自由情歌,此说影响甚大,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关雎》篇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先秦的“隐语”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献资料等方面对”后妃之德说”的合理性做出阐释,力图接近与还原《诗经·关雎》立意宗旨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一、德育中“有我”、“无我”之意义阐释“有我”、“无我”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创立的诗评理论。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是用“有  相似文献   

13.
说《采采》     
《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毛传:“采采,事采之也。”朱熹注:“采采,非一采也。”两说虽不尽同,但都把“采采”视为两个动词的组合。这个解释基本上被后世说诗者沿袭下来。直至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方提出异议:“此诗及《芣苜》俱言‘采采’,盖极状卷耳、芣苜之盛。”然而现代学者多仍毛、朱旧说。如余冠英先生《诗经选》即注云:“‘采采’就是采了又采”。并将诗的首句译为“东采西采采卷耳”。陈子展先生《国风今译》译成“採採卷耳菜。”高亨先生《诗经今注》也说:“采采,采了又采。”北京大学《先  相似文献   

14.
汉武盛世,人才荟萃。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精辟评价。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成为历代史家编撰史书的范例。因此,他被称为“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研论坛》日前迎来6周年庆典。《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名誉站长赵喜生、胡成良发来贺信。《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站长李登印题词:“筑六年之书屋,纳千年之芬芳。”《教育科研论坛》书法院院长李晨光教授题词:“抱《论坛》之泉源,美膏液之清长。”《教育科研论坛》美术院院长程满仓教授题词:“欣见《论坛》新颜,读者岂止千万。”湖南桑植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指出:“《人物志》是中国古代‘人才学’的经典著作。”其不朽价值,“?象《孙子兵法》一样,是在新的激烈竞争的时代,被重新重视的。”这是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物志》研究的最新概括。本文仅就其理论贡献,做如下探讨。 一、《人物志》是我国古代人才  相似文献   

17.
对曹丕《典论·论文》的评价,鲁迅先生在其《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丕著有《典论》,现已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由此可见,鲁迅虽然是在论述《典论·论文》时,用了“文学的自觉”这样一个概念,但在他  相似文献   

18.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三湘大地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这其中,教育功不可没,湖南教育一直有着良好的传统和独特的经验。由唐之享先生写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之享教育文丛撷英集》就是对近20年来湖南教育实践的见证和教育经验的总结,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教育画卷。它大气磅礴、情切务实,有利于我们廓清当代教育的诸多云霾,透视当前教育现实,并对今后的教育发展路向,特别是湖南教育发展的路向有着极大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永州是一座古城,它像一本书,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永州又是一座充满新鲜气息的城市,它承载着古老文化正在抒写着新的篇章。我想,这正是郑小蓉主编《仰望西山》时最为强烈、最为突出的编辑意图吧。“西山”,可以说是永州文化的一个意象,它流宕着古往今来的厚重意蕴;“仰望”,既是对这厚重文化意蕴的景仰,又是对新的文化发展的展望。《仰望西山》共收集了69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湖南科技学院的资深学者和各类教职人员,又有在校就读和曾经在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离骚》既是屈原政治生涯的自我回忆录,同时又是楚国兴衰的政治回忆录。屈原在这篇回忆录中描述了许许多多的香花香草。古今学者对这些香花香草的喻意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秦汉至现代学者的“审美象征”说。先贤和现代学者们认为,屈原取这些香花香草的目的是以其芬香比喻自己的高洁品德,也就是说是为了“修行仁义”、“德行弥盛”。这种说法,早在东汉就已形成。另一种是当代一些年轻学者们的“性文化”说,即“性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