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右办报记     
1941年时,我在桂林《力报》作总编辑,王造时先生在重庆出席参政会回吉安,途经桂林,约我在乐群社相见。他告诉我他在吉安办了一份《前方日报》,没有人负责编辑部,想请我去作总编辑。当时我正同桂林《力报》的社长有点小小的不愉快,因此很快答应了。我们讲好每月工资叁百元,他回吉安之后,马上寄旅费来。  相似文献   

2.
1938年11月,湘主席张治中拨款三千元,将长沙《力报》搬迁邵阳,称邵阳《力报》;1939年夏,《力报》总经理张稚琴(张治中的秘书)在桂林创办一家《力报》,称桂林《力报》。邵阳《力报》1940年5月被薛岳查封,雷锡龄、戴哲明等即在衡阳筹办《力报》,同年7月1日创刊,称衡阳  相似文献   

3.
我是贵刊的一名省外读者.通过订阅《新闻知识》.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新闻知识》成了我工作、学习的良师。我是工作在最基层的一名广播工作者,采写稿件、编采节目是我的主要工作。虽然.我为党报党刊写了十三年的稿件,收到了不少的内部刊物和资料.但是我觉得,《新闻知识》办刊质量较高.介绍的采写经验很具体.很实用.这是我订阅贵刊的感受。1995年的11月,我偶然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介绍《新闻知识》的征订广告,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订阅厂一年的《新闻知识》。当我收到第一期《新闻知识泽]物后,读罢大有相见恨晚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基层的通讯员,缺乏新闻线索、重大题材,采写实在太难,我也有同感。与一位资深编辑谈及此事,他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新闻多的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就有不少新闻题材,关键在于自已是否用心去观察、思考,并把它变成文字。”于是我便当起了有心人,今年以来还真的写了不少新闻与新闻评论,并有不少见了报,且反映良好。诸如有人砍树开荒,我便写了《树重要还是人重要》;早锻炼路过菜场,见两个菜贩为争摊位而大吵大闹,我便写了《让他三尺有何妨?》;看到有人践踏草坪与绿化带,我便写了《珍惜我们的家园》;针对“沙风暴”猖獗,我便写了《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灾难》;针对不断发生的火灾、爆炸与交通事故,我便写了  相似文献   

5.
我领到了一张记者证,墨绿色的。我成了《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和我同屋的是一位老记者,方正的脸庞,宽阔的前额,戴一副近视镜,举止沉稳,每日里埋头写稿,十分认真。我受命采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邵一海。真没想到.我们的交谈.成为我踏上新闻工作岗位难忘的一课。假如你是《解放军报》的热心读者,一定对邵一海这个名字不感到陌生。因为我军三十年来一些英雄人物的报道,象安业民、王杰、麦贤德、陶绍文……他都参加了。也许读者最为熟悉的是他近几年发表的《所谓“二月逆流”的真相》《“联合舰队”的覆没》《最佳轨道的探索者》《在核科学技术的高地上》《希望之光》……他那朴实流畅的语言,简洁明快的风格,给军内外的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他从一九五○年走上新闻岗位,写了近两百万字的新闻作品,有不少佳作被收入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集,有的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一九八四年他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6.
忆康德     
1939年的冬天,我作为“国新社”的记者在鄂中游击区转了几个月之后回到重庆,这个当时的陪都不仅在季节上是雾重庆,在政治上更加是雾重庆,阴霾、晦涩,看不到一点阳光,很想摆脱这些极度的沉闷。有一天,邵阳《力报》的总编辑严怪愚介绍张稚琴来找我,约我去桂林《力报》作战地特派员。同  相似文献   

7.
写新闻有文字功底固然很重要,但离开了新闻理论与写作知识的引导就难以写好新闻。这方面,《新闻爱好者》给了我不少补益。去年初,我中专毕业一年后,来到义马矿务局常村矿工作。工作之外,常写些新闻稿子。开始,我自恃文字功底不错,写稿子往往不去细究,有点线索,拿起笔凭着想象就去写,稿子写成了,还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暗自欣赏一番。但当我把稿子拿给办公室秘书石恒同志看过后,他不是摇摇头,就是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六年第一期《解放军画报》用四个版面发表了海军航空学校政治部新闻干事胡洪波的作品《地下抢险》十幅照片,这组照片获得了一九八五年度全国摄影金牌奖,解放军画报社给他发来了贺电,部队给他记了二等功……我脑子里产生了一个问号——一个年方二十三岁,拿起日产“确善能”相机才两年、搞新闻工作才五年的新闻干事,怎么一下获得成功了呢?为此,我特地访问了他。胡洪波,湖北天门县人,身高一米七二,他用  相似文献   

9.
我是物资系统的干部,热爱新闻报道工作,更喜爱《新闻知识》杂志。 我搞新闻报道算是半路出家,凭着一股的热情,写过不少稿子,足有一尺多厚。虽偶有稿件发表,但缺乏新意,少深度,欠份量。懊丧之际,竟被一期《新闻知识》给迷住了,及不可待地从头至尾翻阅一遍。饭后茶余,还细细品味。1990年,参照栏目,写了一篇《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投往《新闻知识》。首次给这个刊物投稿,觉得不一定刊用,就当练笔吧。没料想,在1990年的第9期《新闻知识》上,我的稿子变成了铅字,这足足使我兴奋了好几天。不久,又给我寄来了稿费。我感受到《新闻知识》对读者、作者的负责态度,是值得人信服的。从此,《新闻知识》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我的心目中,《新闻知识》是我的函授导师。每期刚印出来,我就来到编辑部,还没等分发我就竞相拿走,仔细阅读。看了上期,还想下期,期期皆盼,篇篇必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到江苏省涟水县采访。在县委办公室里,我看到每人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本新出版的《新闻业务》。这使我这个新闻记者、《新闻业务》的热心读者大为惊奇和兴奋:党政干部也喜欢看《新闻业务》!我似乎找到了知音,就和他们交谈起来。他们告诉我,他们所以爱看《新闻业务》,是因为《新闻业务》能给他们提供许多有益的东西,比如《信息与展望》专栏,能使他  相似文献   

11.
我的老伴袁秀英,今年75岁了,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但她却对《新闻爱好者》情有独钟。 1990年我离休后订了《新闻爱好者》,刊物上所登文章我篇 篇必读,从 而学 到了 不少 写作知识。10年来,我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千余篇,多次受到县、市领导部门表彰。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了全县闻名的“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当我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好新闻奖杯”捧回家时,老伴笑眯眯地说:“你得这荣誉,可是《新闻爱好者》的功劳呀!” 一天,我想找一本《新闻爱好者》查个资料,翻箱倒柜,竟连一本…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山东苍山县三合乡中心学校陶钧:《新闻与写作》是一份严肃的刊物,它的格调很高,给生活以启迪,给人生以指导。我开始写稿屡投屡败,一篇篇如泥牛入海。我苦闷异常,正在我一筹莫展时,我得到了一本《新闻与写作》。仔细阅读起来。《新闻与写作》他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在这位导师的指引下,我的稿子便一篇篇发表了,今天我又在省级刊物上发了一篇,这不禁想起我的这位良师益友,我应该与他同享成功的喜悦。以后不管我经济多么拮据,我都会与你同行。你永远是我前进的拐杖。特别感谢彭朝丞同志,他撰写的“新闻标题写作”栏目让我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3.
我是读小学时偶然在《淮安报》上用了一篇新闻稿件而爱上了业余新闻报道工作的,算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时间内,我先后在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新疆日报》、《新华日报》等一百多家新闻单位用稿一千余篇,用稿的喜悦尝了不少,但也有不少因失误带来的苦恼。从我的自身  相似文献   

14.
赵老自1934年在南京加入《朝报》工作,到1992年离开人世,除了“文革”期间被迫离开新闻岗位之外,始终坚持在新闻第一线。这在中国新闻界能有几人?1985年接赵老信,要我找夏公为《未晚谈》一书写序。夏公爽快地答应并说,超构不是新闻官,是一位真正的记者。这句话给我印象极深,赵老从事新闻工作一辈子,真正的记者是对他最恰当的称号和崇高  相似文献   

15.
邓拓同志是我的福州同乡,又是高中同学,而且曾经一度同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我和邓拓同志开始经常联系,是在一九五九年《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改版以后。由于我参加编辑《东风》副刊,曾向邓拓同志组稿,并请求他给予协助。在这中间,邓拓同志为《东风》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16.
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四位获奖者中,有一位曾在军旅生活了12个春秋,并从事过部队新闻报道的作家,他就是《骚动之秋》的作者刘玉民。1969年,年仅18岁的刘玉民被荣成市夏庄公社聘为通讯员,他写的一篇学雷锋的长篇通讯被捆台日报》刊载,从此,他成了烟台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写了不少新闻报道作品。1970年,刘玉民应征入伍。这一年,他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共产党员》投给济南日报社,结果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载了这篇小说。从此,刘玉民步入了新闻报道行列。那时的刘玉民对新闻的写作热情极高,他用一双新闻眼去观察生活,捕捉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一)不少读者来信都提到,自己读了《新闻与写作》后,被报刊电台采用了不少稿件,成为优秀通讯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促进作用等等。一些读者还将刊物介绍给亲朋好友,使他们也对新闻与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湖北罗田县天堂壹级电站周炀:“自1985年订阅《新闻与写作》以来,它使我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也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我继续订阅了1989年的《新闻与写作》。在我的影响和介绍下,我们单位的几位年轻人也对贵刊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在新闻战线干了40多年,写过不少新闻,但我很轻视短新闻,以为写“豆腐块”消息,是雕虫小技,做不了大学问。 实践证明,我的思路错了,写新闻不易,写一条好的新闻更难。真正使我醒悟而折服的是《总书记关心新闻记者》这条简短的新闻特写(载《人民日报》1994年6月14日4版)。这条新闻特写,可谓是真正的“豆腐块”,全文只有200多字,全用事实说话,感人至深。这条新闻特写,配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摄像记者提摄像机的大幅照片,版面超过文字稿一倍多,读来更加可亲、可敬。它给人们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江总书记平易近人,与新闻记者心连心。 这条图文并茂的新闻,为什么人们一打开报纸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呢?  相似文献   

19.
王揖同志去世了,近五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友就这样匆匆离开我们了。大约在他去世的两个星期之前,他曾经两次到我家里来,和我谈到他最近工作的情况。一次谈到他负责筹备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就是纪念延安时期同在延安城东清凉山工作的《解放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和出版局等单位的一个纪念馆。他说这个纪念馆的筹备工作已经快好了,10月就叫以开馆了。他还拿来了他最近写成的两篇文章给我看。一篇是讲延安《新中华报》的创办经过,一篇是讲延安《解放日报》在1942年是怎样进行改革的。他很高兴地告诉我,总算把他在延安工作期间这两件大事写出来了。还有一次是同我谈到筹建新闻中心大楼的问题。他当时很乐观地告诉我,新闻大楼的修建方案已经经国务院和书记处的同志批准了,已经送到北京市政府去了,很快北京市政府就要开会把这个事情敲定了。这两次谈话他心情很愉快、很开朗,回想起来,情景宛如昨日。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诀别谈话,而他的两篇文章竟是最后遗作,那个新闻中心大楼也成了他未竟的遗愿!我知道他犯病人医院是在他入院以后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20.
疑义相与析     
1997年12月24日,我收到山西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宣传部武昌山同志的来信。来信说,他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上《写完“至少看两遍”》一文,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善意而中肯地指出了文中的两个数字差错,这是武昌山同志对《新闻三昧》和我(作者)的爱护。我被他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于是,把这封信的内容和我的感受告诉了《新闻三昧》的主编张淑华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