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年龄越小,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他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幼儿家长沟通,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他们形成“合力”,对幼儿实行多元化的协同教育。 不同的家长,性格、心态、素质会有所不同,所以,我在组织家长学习幼儿教育、幼儿心理理论的同时,还与家长进行“个性化”的沟通,以便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促使他们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有的家长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我们就把他们吸收为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我园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交流育儿经验,并由家长代表将家教经验整理成文,在家长园地中刊出。这样做不仅使在园孩子的家长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幼儿老师都知道,幼儿园最难开展的工作其实就是家长工作。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和谐沟通,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主要任务,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家长沟通,使他们愿意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呢?一、真实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老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掺杂一些个人偏见和情绪。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要委婉平和,能把  相似文献   

3.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4.
邓毅 《幼儿教育》2000,(2):25-2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园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使生源大大增加,幼儿园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的做法是:1.举办集体生日活动首先,我们将全园200多名幼儿的生日统计在一览表上,便于教师随时查阅。其次,各班布置了别具一格的生日表,使幼儿也心中有数,并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的情感。每月为生日同月份的幼儿举行集体过生日活动。生日活动由老师和小朋友共同主持。幼儿园向过生日的小朋友赠送小礼物,全班幼儿分享生日蛋糕,共享快乐。我们还将幼儿过生日的情景制成录像带赠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  相似文献   

5.
一、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承载者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承载者,也是幼儿阶段主要的教育者.在"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教育口号的影响下,他们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忙活着对孩子教育的准备工作,参加各种准妈妈培训班、亲子教育班;买回大摞的有关宝贝教育的书籍、光碟.孩子慢慢地长大了,要入园了,他们又开始为孩子进哪个幼儿园操心了.孩子终于入园了,他们又忐忑不安: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怎样呢?他适应吗?他受的是怎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适合他吗?会对他的将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等等.因此,幼儿园有义务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切情况,并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是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型的,他们可以并有权利参与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权威者.  相似文献   

6.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为谋教职员工福利或解决其家属的就业问题,一些幼儿园在园门口摆摊开店,经营各种食品。这样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利。幼儿嘴馋,大多有爱吃零食的坏习惯,需要在成人的教育下加以改变。可是幼儿园周围到处有摊点,幼儿在叫卖声中入园和离园,他们能不眼馋吗?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一些孩子越采越馋。老师们总是看着幼儿扯着家长要买东西。有的幼儿把自己的东西吃完了,就去抢别  相似文献   

8.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我班的一位孩子要过生日了,他爸爸特地从广州请假赶回来,还给孩子买了不少东西。对此,我心里很有感触: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能不能利用这个时机,开辟新的阵地,充实幼儿生日的内容,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从那时起,我就在小班幼儿中开展了生日活动,到现在每个幼儿已在集体中过了两个生日。经过调查,百分之百的幼儿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他们能把过生日时的活动项目全部说出来,印象深刻,这将在他们一生中留  相似文献   

10.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家园合力,更好地教育孩子。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活动时,一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系统地安排幼儿在园年中的家长开放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我班的一位孩子要过生日了,他爸爸特地从广州请假赶回来,还给孩子买了不少东西。对此,我心里很有感触: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能不能利用这个时机,开辟新的阵地,充实幼儿生日的内容,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从那时起,我就在小班幼儿中开展了生日活动,到现在每个幼儿已在集体中过了两个生日。经过调查,百分之百的幼儿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他们能把过生日时的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园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家长对教改的支持和帮助不仅是搞好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使我们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教改同样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比如,我们老师提出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要求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他们认为只要小孩脑子聪明,手脚笨些不要紧。幼儿园里开展角色游戏,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成人的劳动,并要求家长平时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有的家长就感到没有必要,甚至有的还来找老师诉“苦”:“孩子  相似文献   

14.
为使农村新入园(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在开学初的一个月时间里,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了对幼儿的教育。 1.教育幼儿坚持天天入园。据我们观察,农村幼儿不怕上幼儿园,但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有的幼儿雨天不入园,家里邻居有红白事不入园,父母走亲戚也不入园。农村大部分幼儿是独自入园,有的喜欢在路上玩,经常迟到,从而影响教师组织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针对以上情况,新学期伊始,我们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让孩子天天来园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准时入园。对极个别经常迟到、缺席的幼儿,教师尽可能亲自接送一段时间。另外,我们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吸引幼儿来园,如用贴五角星的  相似文献   

15.
新入园幼儿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入园后适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比如,孩子会不会自己吃饭,会不会自己上厕所,老师对孩子好不好,孩子在幼儿园一天都干些什么,等等。因此,常常是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家长总感到放心不下。特别是看到孩子入园时哭哭啼啼的样子,更是让做父母的揪心。为了让孩子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同时帮助家长解除种种疑虑,近两年来我园开展了新生试园工作,即在暑假的后期请新学年入园的新生提前来园试园。经过两年的实践,效果较好。现把我们的做法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接受幼儿园的正规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园教没有家教的配合是不完整的。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就减去了家教的责任 ;有的甚至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的事 ,与自己无关。这些理解都是不正确的 ,其结果是把家教与园教割裂开来 ,忽视了家教对园教的配合作用。如果幼儿发展正常 ,家长会认为是孩子机灵聪明 ,园教有方 ;如果孩子发展有阻 ,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 ,一些家长就会产生许多误解 ,或埋怨幼儿园没有尽到责任 ,或埋怨孩子不听话 ,难管失教 ,更有甚者还要大发雷霆 ,动手打…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开始,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的新入园的幼儿一进班级的大门就开始哭闹,有的孩子甚至在园外就开始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现象不仅让家长心疼不已,也让老师焦急万分。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这是孩子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的敏感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要么边吃边看电视,要么边吃边玩玩具,吃一顿饭要两个小时。但若是问起老师在幼儿园吃饭怎样,老师居然说他(她)吃饭很好,有时还得第一名。孩子为何会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家园教育不一致。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平衡膳食,利于消化器官的吸收,因此幼儿园很注重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有的幼儿通过老师的帮助自己能好好吃饭,可一回到家家长却不重视这方面教育,孩子难免又犯。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在园吃饭一样好呢?幼儿园的一些做法值得家长借鉴,同时还要做到家园配合保持一致才好。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生日,是他们快乐的节日,年幼的小朋友会在生日前几天就开始念叨,急切又兴奋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稍大一些的,会在这一天邀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来参加。从教育角度看,给孩子过生日是件好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人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就要有所长进,学到更多的本领。那么家长怎样给孩子过个更快乐、更有意义、更有教益的生日呢?下面是两篇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