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被现代人重述较多的一个。按时序考查一些代表性的现代重述文本,可发现它们对白蛇故事情节动因不同的重新阐释与演绎,蕴藏着一条现代革命与人性叙事更迭的线索: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把白娘子许仙恋情悲剧归因为法海的“嫉妒”;田汉剧本《。白蛇传》冲突则源于法海所代表的封建势力对白蛇的压迫;李碧华的《青蛇》颠覆旧说,将灾难归结为男性的私欲导致的性别冲突;李锐、蒋韵的《人间》把白蛇的苦难演绎为人性普遍的自私与暴力之殇。这些重述文本体现了现代思想意识渗透传统文学母题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间——重述白蛇传》以叙述的套层架构重述神话《白蛇传》,通过对白蛇、粉孩儿、秋白等人前世今生故事的叙述,融入作者自己对人、生命、身份认同的思考,《人间》超越了它文本层面的意义内涵,不再仅仅是个与现实无关的神话故事,而成为探讨当下人类身份认同问题的寓言。  相似文献   

3.
<白蛇传>的故事流传八百年,其间经过封建社会的鼎盛到衰亡.这中间白蛇故事从鬼怪故事演变成爱情故事,主人公白娘子从失败逐步走向胜利.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或间接地都能在那个时代的作品中找到反映,文艺作品对社会有镜子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湖白蛇原是明代民间传言,源自古代中国一种普遍的迷信,即蛇能幻化为人作祟于人,后经道、佛、儒三教演绎,成为以拯救、超度为主题的宗教伦理劝世文学。今人推陈出新,赋以其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反封建主题.则是现代观念的演绎,与古代民间白蛇传说大异其趣。现代艺术演绎不一定忠实古代民间传说原型,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不应该混为一谈,否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导。而这种以今律古、以今释古的误导,在古代民间传说的现代演绎与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中,比比皆是,导致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极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重构民间文学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主要以电影《白蛇传说》为例,分析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程小东电影中的变化,导演主要在情节的衍生、人物的蝶变、语言的奇观化等方面用现代的视听语言重述了白蛇的故事,完成了民间文学的现代重构。  相似文献   

6.
雷峰塔的倒掉是一件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作者鲁迅敏感地抓住这件事进行评说 ,但他不是简单地说其倒得好与不好 ,而是借对雷峰塔倒掉和“白蛇传”“蟹和尚”等民间传说的评述 ,辨清是非 ,晓以利害 ,表达了自己的理智感和道德感 ,字里行间既充满了理性 ,又生动活泼 ,含蓄幽默。“白蛇传”中的许仙救了两条蛇 ,“一青一白 ,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 ·报 ·恩 ,嫁给许仙了 ;青蛇化作丫鬟 ,也跟着。”在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叙述中 ,作者不忘突出白蛇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报恩”,是正义之举 ,这就为后文对法海无端干涉白蛇与许仙婚姻的丑行的谴责奠定了…  相似文献   

7.
罗靓  王桂妹 《东吴学术》2022,(1):92-103+138
当中国古老的“白蛇传说”进入当代美国文化,与先锋理念与高端科技相结合时,再度焕发出强大的诠释功能和繁复的审美效应。歌剧《白蛇夫人》(Madame White Snake)以角色的重置、中西方音乐的综合运用和对人生普遍问题的探讨成为中美之间有意味有价值的跨文化艺术实践;玛莉·齐默曼(Mary Zimmerman)的独幕剧《白蛇》(The White Snake)从中国女作家赵清阁的小说《白蛇》中汲取灵感,实践了其“剧场即游乐场”的理念;伊翠妮(Indrani)的时装短片《白蛇传奇》(The Legend of Lady White Snake)借助数码科技、诗意碎片拼贴和酷儿心态制造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白蛇传说在美国当代文化的重塑中获得了新生的能量并成为跨文化研究的鲜活个案。  相似文献   

8.
<白蛇传>本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从初始形成至今已历经变迁.本文以香港作家李碧华小说<青蛇>为参照,借助其小说与电影剧本的两重性,通过对其故事新编及叙事策略的研究,动态观察白蛇故事在小说、戏剧、影视等方面整体重编的过程,管窥这一传说在人物重塑、文化意义和价值判断上是如何完成现代流变的.  相似文献   

9.
《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在它长期的演变过程中,白娘子的形象逐步升华,从一条凶残邪恶的白蛇转变成一位美丽多情勇敢坚强的人间女子。本文从早期及成熟阶段的白蛇故事入手,尝试分析其中蕴涵的民间信仰、并就其中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变迁作了民俗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白蛇传》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妖恋”故事可视为其直接源头,由此出发,从叙事学切入,通过对该故事发展嬗变中的角色及其行动以及其叙事功能的对比分析,揭示“白蛇故事”从起源到成熟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1.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文人对白蛇传故事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方成培《雷峰塔》传奇是在民间传说与冯梦龙、黄图珌等文人书写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方本《雷峰塔》中的白蛇形象具有完整、复杂、真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叙事即讲故事,它是人类经验的一种合法的、根深蒂固的模式,也是智人从“基因演化”走向“文化演化”,战胜其他人种和动物的主要原因。[1]叙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无处不在,一旦描绘人类行动就有叙事的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叙事主义历史哲学逐渐成为历史哲学主流。叙事的复兴与转向思潮为现代历史叙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营养。当下,教学引入历史故事更为频繁,制定评价量表,规范叙事教学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中的法海,历来作为主人公白娘子和许宣的陪衬物出现,且多被定义为负面形象。李锐的新作《人间:重述白蛇传》却对传统白蛇故事做了大胆彻底的颠覆和解构,也用别具一格的手法打破了"程式化"的法海形象,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打造出了一个焕然一新的"除妖人"。  相似文献   

14.
疾病是人类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削弱人的身体,还可以摧垮人的意志,使人产生悲观、厌世之情。人类自生命伊始就一直在与疾病对抗,作为一种痛苦的生命体验,疾病自然也成了文学叙事的母题之一。晚清以降,古老的中国封建政体积弊重重、病入膏肓,曾经的中华健儿也被讥讽为"东亚病夫",于是"国衰民弱"成为现代有识之士挥之不去的隐忧。在"五四"启蒙思潮中以"反传统"为主调的现代小说纷纷把"疾病"作为叙事的基本手段,鲁迅笔下的"癞疮疤"、郁达夫书写的"结核病"、老舍小说中的"脏病"、张爱玲都市女性的"精神变态",凡此等等,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可谓是一个"病区群像"。疾病叙事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和高远旨趣。  相似文献   

15.
白蛇传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神话传奇之一,自古以来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原型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戏曲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蛇戏曲在其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伦理观照。一方面,戏曲主要人物身上都被寄托了不同的伦理期待,这些伦理观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或是被建构,或是被消解,共同构成了白蛇戏曲的伦理嬗变框架;另一方面,不同伦理观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又引起了戏曲主要矛盾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人间--重述白蛇传>以叙述套层结构重述神话<白蛇传>,通过白蛇前世今生的身份认同困境,它不仪对人妖划分和阶级斗争的本质主义身份定位提出了质疑,还是一部探讨全球性的身份认同问题的寓言.  相似文献   

17.
2019年上映的真人版奇幻电影《小飞象》中,导演蒂姆·伯顿的电影叙事包括两个部分:怪物化叙事与去怪物化叙事.通过对叙事空间的怪物化、对人物形象建构的怪物化以及对动物个体的怪物化,伯顿在电影中展示了其对怪物真实内涵的理解.同时,伯顿利用电影中人物个体对人类欲望的认知、对自然的回归与对社会空间的重构等方面的去怪物叙事,消解...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2):107-113
中国现代小城小说里有大量的对死亡的叙写。中国现代小城小说文本里的死亡叙事既是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又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社会痼疾的暴露与批判,也是关于生命和自由的伦理叙事,体现了作家对现实的思考、对民族命运的探寻和对未来的期待与呼唤。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间化写作的代表,莫言借助民间叙事展开对人类存在问题的探讨,从而将人与乡土的关系问题置换为现代性视域下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追认问题来加以讨论,用记忆中故乡的消失来显示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有鉴于此,他借助"母亲"意象来重构民间,为现代社会中的自我灵魂寻找安歇之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