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书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和突破,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国家统一方式上,突破了暴力手段的观点;在社会制度上,冲破了“一国一制”观念的束缚;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保护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2.
李云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5-8
利用资本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其思想体现了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坚持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也坚持了原则与灵活策略的统一 ,体现了邓小平对充满活力和谐发展方式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一国两制”论是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祖国统一思想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是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利用资本主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分别是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以点带面、逐层推进和“三个有利于”分别是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战略规划和实践尺度。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辛世俊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1)
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包含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不仅对于解决类似香港、澳门、台湾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对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亦具有重要启示: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立场;坚持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卞玉岭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3):1-3
列宁作为第一位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内容和具体途径作了初步探讨,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卞玉岭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1,18(3):1-3
列宁作为第一位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对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内容和具体途径作了初步探讨,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静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78-80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本阐述了这一构想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定含义,分析了“一国两制”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台湾问题上的运用以及作为和平解决争端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4):384-388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一关键性的问题,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对新时期的两制关系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并进行了实践中的运作. 相似文献
11.
江敏丹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0-23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邓小平科学地运用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祖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而提出的伟大构想和基本原则,运用这一原则,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也必将解决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和平解决国内国际历史遗留问题与争端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缓解复杂紧张的局势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13.
孙树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1):115-117
:邓小平的社会制度观是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其基本内容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不以意识形态为界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这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是一种新思维。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中 ,更好地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遗产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燕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0):10-1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最初为解决台湾问题而设计。香港回归12年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展现出勃勃生机。香港的成功实践为两岸和平统一起到了示范作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国策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两岸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5.
肖爱民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5):11-13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是再发展问题,当代资本主义再发展的市场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再发展的历史命运是走向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观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也必将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6):4-6
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及时地提出了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对新的时代特点进行了正确的分析,适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注重进行实践。实践证明,它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焦金波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3):81-84
抗战期间在统一的中华民国境内 ,存在着国民党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施方式。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保证了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为我们留下许多有益启示 :应坚持合作 ,以和为贵 ;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应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9.
杨凤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18-25
台湾社会意识包括中国意识、台湾意识、疏离意识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既盼望祖国统一、又希望维持现状是台湾人民的普遍心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既符合台湾人民统一的愿望,又符合台湾人民维持现状的要求,是易于被台湾人民所接受的最佳统一方案。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台湾人民必将了解和接受“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20.
管新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431-434
资本主义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的新阶段,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