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X1+Y1,X2还Y2呢!”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将“还……呢”的功用落实到各个分句中,就应答人而言,激活听话人推理机制,加强语气或反前分句预期;就听话人(之前的发话人)而言,证实预期或先反后分句的预期,进而反前分旬的预期。分析发现,此类句式的意义是整个构式赋予的。第二个分句中的“X2+Y2”存在一个判断逻辑真值的问题,如果为真,整个构式的意义为“X1+Y1,没什么稀奇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为假,则为“X1不/没有Y1”。  相似文献   

2.
“宁可A,也要B”并非取舍句式,而是表择取义的“宁可A”分句与表目的义的“也要B”分句结合、固化而成的一类新构式。“宁可A,也要B”构式的形成虽与语用频率密切相关,但真正的动因来自于构式底层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结构。“宁可A,也要B,”构式有其自身独立的构式义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流行构式“X都去哪儿了”根据移位体“X”生命度高低性质分为构式典型性程度高低的三种类别,主要分布形式有题化式和承接式、提示式和说明式四种;语义功能主要体现在评注功能与超出预期、位移功能与空间映射、布疑功能与凝练概括等三个方面;从生成动因和演化机制看,隐喻作用和类推机制是内因,语言使用主体的主观心理认知与社会环境的加速变化是外因。  相似文献   

4.
"(若)X/还好,/X,则Y"是一个对举假设复句构式,"还好"主要位于前一分句的句尾做谓语,其后都会有后续语句表明相反的情况,后项通过对举假设对前项"X/还好"起释因作用。"还好"在这个构式中既起到了推导作用,也强化了信息焦点,同时也为它的后续发展起到了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式“融X为一体”为兼语结构,虚化的文言动词“为”与“一体”组成的类固定短语“为一体”通常可以表示“完成态”的语法意义。其搭配对象可统分为单词型单项式、短语型单项式、语素型多项式、单词型多项式以及短语型多项式。该构式由“融为一体”受语义重心转移的影响发展而来,经历了固化的两个阶段,在经济原则、适用原则的推动下实现构式化,但在固化程度上略有不足。该构式的构式义为“融合进入构式的所有成分,使其发生交互作用的融合反应,形成一个全新的整体,以实现某种效果”,可简称“融合义”。在语义表达上和“集X于一身”存在分割程度、相似程度以及内外性质上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6.
陈宵 《文教资料》2020,(8):7-8,22
意象图式是一种认知语言学范畴下的理论体系。陆俭明曾提出构式是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到表达层面的分析假设,并指出构式的单义性,却未阐明原因。本文以V+Back构式和五字格构式"X也Y"为例,指出汉语和英语的构式皆具有单义性,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构式的内部投射,即定项至不定项的语义投射和定项部分的中心意象域至周边域的认知投射。另一方面汉语和英语的构式形式截然不同,语义却相对固定,背后的动因为人类认知域意象图式的共有。  相似文献   

7.
“怎一个X字了得”构式是仿拟“怎一个愁字了得”形成的,形式上有原式和仿式、严仿和宽仿等,意义上有高程度、广范围、纯否定等。“怎一个X字了得”构式是在仿语、名言、框填、高频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构式库中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运用构式-词汇双重压制和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中"很+NP"这一特殊结构的运作机制进行考察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压制整合观",认为"很+NP"结构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压制整合理论"创造出来的。"很+NP"结构中名词"NP"在构式和词汇的双重压制下,其与名词有关的表属性的、抽象的、描述性的内涵语义得到凸显。再经过人们在心理空间中对概念元素进行识别、整合,该构式具有了特定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教师培训需要聚焦主题,以课例为载体,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题异构研修过程中的研讨,实现研修教师的自主建构,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校本研修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建构和个体建构的视角,以计算机为媒质,探讨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地位与角色。理性地认识两种不同的建构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恰当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而恰当的计算机技术利用情形也能彰显合理的数学救育形态。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缺失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辩证地对罗尔斯正义论进行认识和运用,通过坚定大学生"正义作为首要的价值"的信念,强化大学生的扶弱意识,强化大学生的节俭意识等办法,使罗尔斯的理论得以在大学教育和社会改造中成为积极的影响因素,可为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揭示"襄阳会"故事的史实依据,梳理故事传承积累的过程之后,对元杂剧、元平话作品中的"襄阳会"故事作了比较分析,进而论证《三国志通俗演义》对这一传统故事的继承与超越,说明这部长篇小说虽然是"世代累积型"的,但它的写定者罗贯中的艺术创新之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它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并对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丰富、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众哲学》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和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普及,不断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深化和落实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教育智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教育政策的"问题确认"、体现信任互利的"善治取向"和契合知识应用的"信息交互"是教育智库建设的逻辑起点。高校作为教育智库的主体,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致力顶层设计规划,服务政府决策;搭建协同交流平台,提供重要政策咨询;着力人才培养,丰厚公共智力储备。合作办学作为落实教育智库功能发挥的主要形式,通过建立起以理事会、学校发展委员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核心要素的新型现代学校治理机制,来进一步激发与促进教育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法”“德”涵义不同于现代的“法”“德”涵义,中国古代“法”“德”概念的演变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反映,是古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内容较为繁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新概念教多,对基础知识要求较为宽广。这门课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文章总结了我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总结了这门课程的难点,并对相应的教学实施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65年<辞海·未定稿>文艺条目、"文革"期间修订的文艺条目、1979年<辞海(修订稿)>文学分册之文艺条目和1979年版<辞海>文艺条目,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中国当代文艺思想演变的历史.解读"文艺条目(1976)",兼顾"文艺条目(1965)"、"文艺条目(1979/修订稿)"文艺条目(1979)",不仅对我们理解"文革"文艺思潮,而且对具体把握当代文艺思潮的演变,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语法史上位移动词“去”进入单动式时,带起点宾语的用法逐渐减少,进入连动结构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与“去”的往到义的产生有紧密的相关性。该义的产生受到了位移动词“来”、“往”相关格式的类推作用的影响。“去”在西汉便有了往到义,中古至唐末五代往到义的“去”在多种句法格式中得到了实现,并获得了关键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众文化风光无限,文化个性化创造的空间一天天在缩小,主流、经典、高雅的文化何以哺育深患偏食症的大众,怎样才能避免文化生态的恶化,这是大众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把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文化"、"文化的大众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特定的考察视角,有助于形成建设性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