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本《废都》是一种源于现实废都、又超越了现实废都的文学范式和艺术文化范式,它是一种由废都文学文字符号、废都文学形象符号和废都文学意象符号组成的描写废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化系统。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通过废都文化氛围的烘托、渲染和暗示,揭示了废都文化隔离机制对于废都人的种种文化隔离现象,并对戕害废都文化人的那种“废都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文本《废都》所揭示的“废都文化”问题,至今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2.
戴着镣铐跳舞的夏娃--解读贾平凹《废都》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的《废都》是一个从男性中心主义视角表述的故事。小说主要围绕作家庄之蝶的生活展开.描写了庄之蝶与几位女性在爱欲中的沉浮与挣扎,在整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男权话语对女性进行想像和叙述,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已被男权意识所异化。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实质上只是一群生活在男权规范下的木偶,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来考察这部作品,解构小说中虚假的女性形象。观照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原始批判现代文明.作家以艺术的笔触深入到历史深层和民族文化的内核,去探究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精神特质和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4.
文本<废都>是一种源于现实废都、又超越了现实废都的文学范式和艺术文化范式,它是一种由废都文学文字符号、废都文学形象符号和废都文学意象符号组成的描写废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化系统.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通过废都文化氛围的烘托、渲染和暗示,揭示了废都文化隔离机制对于废都人的种种文化隔离现象,并对戕害废都文化人的那种"废都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文本<废都>所揭示的"废都文化"问题,至今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90年代,优厚的物质条件给东方女性带来了共同的问题——缺乏精神家园的依靠。理想的失落,价值的迷惑使她们“幸福”地生活在痛苦之中。这一切都被作家细腻地记载于文学作品当中,其中贾平凹的《废都》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对此都有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泰安师专学报》2002,24(2):11-14
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废都》通过对庄之蝶等几位西京文化名人精神困境的描写,反映了文人复杂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其中对民谣的引用,表现了作家的民间立场。而通过小说中4位女性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观,则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的中国现代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文学对女性思想观念的重塑有着十分鲜明的传统与现代思想文化冲突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结合《废都》结构 ,对其中主要意象作了一番剖析 ,并在整体上进行了归纳总结 ,得出 :《废都》是一部思索社会转型期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问题的深沉之作 ,文章凸现出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曾执着于对乡村的歌颂,现在的他却踯躅于废乡和废都之间。面对传统乡村生活终结时刻的废乡景象,他不知道该回归和留恋,还是该告别和弃绝。《秦腔》是揭示他的踯躅的典型文本。如何继续今后的创作道路,是他面临的谜团。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著作等身,而其作品《废都》自诞生日起便引起国内外作家、读者的热议,在遭禁后,学界对《废都》的讨论更是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废都》在国外的热度与国内相比不减分毫。因此,对于负载中国文化“走出去”重任的中国当代文学来说,《废都》一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经验可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废都》,通过对身处都市中一批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剖示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文化乡愁,是解读作品时不可忽视的意象。本文将作品中描写的知识分子与文化乡愁结合起来研究,探讨相关知识分子的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一部《废都》,毁誉16年。初版本《废都》被禁或被人鄙弃、非议原因众多:知识分子群体反对;老作家的抵制;新锐批评家的酷批酷评;国家行政机构的介入干预等。新版《废都》实施“加减法”,尊重文学文化艺术发展规律,适应消费社会市场变化,显示出文学文化场域逐步趋于成熟,大国受众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部<废都>,毁誉16年.初版本<废都>被禁或被人鄙弃、非议原因众多:知识分子群体反对;老作家的抵制;新锐批评家的酷批酷评;国家行政机构的介入干预等.新版<废都>实施"加减法",尊重文学文化艺术发展规律,适应消费社会市场变化,显示出文学文化场域逐步趋于成熟,大国受众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14.
《白夜》作为“都市”小说,与《废都》有一致性:作家处于“边缘状态”,一方面他走出了商州;另一方面他还没有走进都市,都市不是他的家,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白夜》触及到都市的某些深层问题,冠《白夜》以现实主义作品是恰当的;由于作家的艺术追求,希望做的是现实生活与神秘文化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5.
16.
柴鲜 《商洛学院学报》2013,27(1):39-43,83
在贾平凹的《废都》里,借女主人公柳月之口,指出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真实生活态度,他们对现有生活充满厌倦、无奈或焦虑,渴望改变现状,开始一种新生活,因此寻找"新生活"是贯穿整部作品的隐性线索。小说围绕作家庄之蝶与四位女性的情感纠葛,展现她们对"新生活"的共同渴望和不同的追求方式,但她们的追求并没有带来幸福的现实。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毁灭"新生活"希望的不是庄之蝶,庄之蝶也是受害者,毁掉希望的是植根于现代社会失去理性控制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废都》虽是一部都市小说,都内蕴着作家强烈的乡土情怀;贾平凹通过营造埙乐和奶牛这两种乡土文化物象,展示了他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批判精神;小说充分表现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一代乡土文学家矛盾扭结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8.
《废都》和《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两部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两者在情欲叙事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废都》的情欲叙事流于直白化,感官化,粗俗化;《白鹿原》的情欲叙事蕴蓄着浓厚的文化意味和道德评判,富于选择性和审美性。后者为情欲叙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的《废都》揭示了男权社会中无奈挣扎的女性与工业文明重创下的自然的共同特质与命运,自觉践行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观,为寻求女性与自然的解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人类学层面看,《传奇》中带宗教色彩的人生悲感来自张爱玲思想中的原始主义立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小说批判了人类文明中的道德习俗对真心和人性的压抑;二、《传奇》中存在着具有原始主义色彩的母题:失去的乐园再也回不去了。《传奇》中的原始主义随着母题的变奏,呈现一个逐渐强化又渐渐弱化的轨迹。它来源于国外作家的影响,但受张爱玲个人条件的限制,使其原始主义呈现出内在矛盾,导致原始主义色彩的渐渐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