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玄德  黄建军 《武当》2009,(8):46-47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是老子在经中提出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无”,指无形无质的虚无。老子之言无而非无,犹佛家之言空而不空。无之为用,在于由无生有,“无”为万物之始,首先它是“道”的先天之体。其次它还是道生运衍化后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与“有”互依互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由“无”有了“有”,之后,“有”继生“有”,有有相生,曰为万物之母。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对“己”之个体的关注,在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思想中有明显的表现。忠恕之道贯穿于孔子的整个学说体系中,并延伸到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论语》中有多处对忠恕之道含义的直接描述,是将“忠”与“恕”放在同一个层次讲述的。“忠”与“恕”相因而无偏用之势,“忠恕之道”与“仁”相区别但又密切联系。从孔子到后代儒家学者,忠恕之道的发展由对“己”之个体修养之强调逐渐外扩到国家、天下万物等更大范围的视角中,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却削弱了个体独立开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贺建成 《钓鱼》2008,(10):46-47
风向、风力、风温为“三风”。水库钓鱼,山水交织,易生变化,身临其境,当细辨“三风”。风向有东西南北之分,风力有大小长短之别,风温则有冷暖高低之差,池塘之“三风”,因受陆地影口向和控制,变化不是很大,容易掌握。而水库山谷相连,水道弯曲,  相似文献   

4.
孔德 《武当》2013,(3):51-53
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戍其大。【释解】先说明一下:本章文句各版本有个别地方有出入。如本文“大道汜兮”,黄元吉《道德经讲义》本(下简称黄本)中为“大道泛兮”;如本文“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黄本为“万物视之以生而不辞”;如本文“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黄本为“衣被万物”、“常无欲,可名于小”;如本文“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黄本为“是以圣人终不为大”。笔者研究后认为,黄本“大道泛兮”之“泛”,“万物视之”之“视”,与文义不符,应属传抄之误。“衣被”与“衣养”义近,可通用。“常无欲”为多余话,也与句子排比不合。“是以圣人终不为大”之“圣人”,用亦可,不用亦可,自可意会。  相似文献   

5.
诚明吟     
邵雍 《健身科学》2010,(7):F0002-F0002
人言孔圣为“生而知之者”。孔子曾有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然孔子亦曾自谓:“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此处的“知”乃“智慧”之“智”,非单指“知识”而言。智慧有后天、先天之分。后天之智乃思辨分别之智。为后天学习所得;先天之智则指人们天性之中本来具有的诚明、安乐的智慧,即禅家所谓。  相似文献   

6.
“调息”也叫“调气”。人对于大自然之气,不外乎是“一呼”、“一吸”;但对于体内之气的运行,就必须动用意识加以引导。有了“调心”的训练基础,“调息”就可以通过呼吸大自然之气,并且运用“调心”的方法来调动体内之气,使体内之气和体外之气互相沟  相似文献   

7.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而“逼上梁山”者又多是英雄好汉,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理。然而,在门球赛场上,“放虎归山”者有之;“逼上梁山”者也不为鲜见。前者虽为智者所忌,而后者,不妨既逼之有术,又勿盲目“逼”之。现举两例,供球友参阅。  相似文献   

8.
余岢 《上海集邮》2006,(9):34-35
一代“怪”人郑板桥,有诗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读《郑板桥作品选》之方寸(1993-15)。在兰、竹、石的面影之后,我确实看到了这一千秋不变的七品芝麻官为人之率真。关于这“真”,前人曾评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噢,这“三真”,既是画品、诗品、书品,更是为人之品。读郑板桥作品,当学习其为人之。真”——品格之正,情感之真,人性之纯!  相似文献   

9.
武术有“四美”形、神、德、道。“形美”为习武之第一重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神美”为习武之第二重境界,所谓“内炼精气神”;“德美”为习武之第三重境界,所谓“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为习武之第四重境界,所谓“以术求道”,“道”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习武之人由“形”之外练,到“神”之内修,进而到“德”之培育,最后到“道”之升华,才可以说是完成了整个武术的修炼过程。但事实上,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武术修炼的境界也一定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相似文献   

10.
“怪肉”,古代又称“视肉”,在《山海经》一书中,记述发现“视肉”的地点有13处之多。晋代学者郭璞为“视肉”作注解说:“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9,(10):187-187
田黄石、鸡血石、荚蓉石素有中国印石“三宝”之称。田黄石质湍拉鹅毛喊,高贵富丽。自清以来,就有“石帝”“石中之王”的尊称。芙蓉石晶莹细嫩、石质滋润、色彩丰富,虽成名稍晚于田黄、鸡血石,却有“石后”之雅称。  相似文献   

12.
沃小琴 《体育师友》2012,35(5):14-16
体育教学有两种体育教学模式,一种是以“收”为主的“紧收式”满堂“灌”,易使教学节奏失调;一种是以“放”为主的“松散式”满堂“放”,易使教学组织失控。只“收”不“放”或只“放”不“收”都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的“放”与“收”,新课程提出了更高、更细、更新的要求,要求“放”之有据,“收”之有谋,更要“放收”并蓄,“放收”自如,注重“放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志远 《武当》2010,(8):19-20
心乃一身之主宰。贤哲有论:“天地间人为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人之灵,心能清虚静定,则有真宰,就能将潜意识中的心灵创伤和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不正不良之心疵清除,此即为“丧我”或“忘我”。“忘我”的程度愈盛,“丧我”的深度越深,则心境愈澄明,观念愈高尚。而剑如君子,是以人格为对象的,所以心正则剑正。心能清虚静定,则身心虚无。虚以任天,心游物外,  相似文献   

14.
善击者说     
神州体坛盛产奇士。前有足坛剑卿,为护美姬不为外人问焉,以掌为“剑”,力劈市井小民,博得“剑客”盛名,令老牌“球霸”也为之叹暇:后生可畏!今有篮坛刘炜,为兄弟出头,率队群殴番将嘉伯,令其闻风丧胆:望沪之大纛,皆走避之,不敢出战。篮协虽以聚众斗殴之名罚之,然其善击之名已播五洲焉。  相似文献   

15.
鮀,水上漂游之虫。身长约寸,长有六只长腿,呈灰褐色。常于雨后浮于河沟水面上。鮀行走时靠长腿的划撑,在水面上自由地作“之”字形曲折前进。因其动作快速,身法敏捷,又有“水上游客”、“小水车”等雅称。 先人把鮀所具有的“浮水之精”之特性,通过变化,以拳术的形式存在下来,即形意拳之鮀形。  相似文献   

16.
大侠小传     
柯超 《武当》2010,(9):27-28
古城西安,有位人称“大侠”、“侠哥”的武者,他身具“大侠”之能,心怀“侠士”之仁,在西北乃至全国武术界都有着良好的声誉,他就是西安武术职业学校校长兼总教练崔玉山先生。  相似文献   

17.
张方 《精武》2009,(6):23-23
阎志高先师传下的揉筋开胯法——“燕双飞”是导引之术,源于《苌氏武技书》“二十四拳”之第六式“双飞燕子”.乃阎圣道字拳四十法的技击之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将其易为导引法门,目的是:“常揉两腿根之筋骨核,则筋脉渐长”也。李涵虚先师言:“按摩导引术,易遇而难成。金丹大道法,难遇而易行?”其实,真的行之有效的导引术也很难遇到明师传授,从吕祖的“肘后飞金晶”、华陀的“五禽戏”到“灵剑子导引”,传世的引导术太多了.虽说强身祛病的效果也有一些,可是又有谁真能修炼到地仙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诗词资有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指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此处的境界即指意境。他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感情强烈外露,移情人景的艺术境界称为有我之境。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放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实际就是移情作用,由于创作主体的凝神观照,致使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所谓移情,就是指创作主体在观赏美的对象时,往往不自觉地把无生命的当作有生命的、无情感的当作有情感的来…  相似文献   

19.
地趟拳     
地趟拳传统拳之一。又称“地躺拳”“地功拳”“就地十八滚”。其源在明代《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有载:“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皆今之有名者。”其三十二势中有“抢背”“打滚”“卧牛倒”等多处有关“滚、跌、摔”法的记载。 地趟拳的特点为:腿法奇猛,跌法巧妙,腰身柔灵,随机就势,顺水推舟。实战交手讲究形退实进,上惊下取,下盘进攻,败中取胜。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10,(10):69-69
《诗经.小雅》中一句“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短短八个字诉尽清冽恬然.每每读起都令人心醉不已。而面对如今的生态环境,这份自然之美竟已“成追忆”.方才意识到环保低碳早已迫在眉睫。只可惜当”你今天低碳了吗?”沦为一句不痛不痒的标语口号.有太多人在为之摇旗呐喊,却太少人为之付诸实践。岳飞有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心存环保者方能身体力行.秉承”全程环保”之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环境贡献一己之力的LEXUS雷克萨斯正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