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2,(6):96-97
在中远台相持阶段要能够占据主动并最终实现得分,就一定要基于强大的正反手连续进攻能力。从动作结构上看,反手拉球的动作要比正手的小一些,借力的成分也相对更多一些。转腰、引拍、肩肘等都要求反手动作要更加紧凑和固定。而正手拉球则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和主动发力,所以每一板前都要移动到位。  相似文献   

2.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6):110-111
对横板选手来说,出色的反手技术可以使自身的综合实力更为厚实。在前三板环节,采用反手进攻可以抓住更多的进攻机会。通常我们认为反手进攻的力量不如正手进攻那么大,实际上反手拉球时的动作非常稳定,更容易利用腰腹的力量,击球瞬间的爆发力更集中,更容易制造旋转,因此具有极强的威胁。此外,由于反手拉球的动作相对小巧,这就减少了无谓的多余动作,因此更容易调节击球点,使我们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下降初期击球更为流畅。  相似文献   

3.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2,(12):38-39
正手攻球时,拉手的时间早了不行,晚了同样也不行。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常常看到的是:正手攻球都是提前拉手等在那里,球到后击球。但是这样一来,击球时间往往不好掌握,如果来球的节奏对不上,就会造成失误,特别是对付高吊弧圈球,从站位开始到拉手击球,整个动作要做到协调一致,如图所示,一气呵成更为重要。为了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转腰拉手的时间掌握好,腰在向右转动的同时,手也随之摆动在适当的位置上,当球落在自己球台后跳到高点时,拉手的动作要完成。对于弧圈球击球时间还要早一些。高吊弧圈最早,当球在起点时就要出手了,所以,这样采用转腰拉手,动作不宜太大,主要是收前臂借力发力。注意根据不同来球,转腰拉手的同时,击球点及拍型都要做调节,包括拉手的高低同样也要做一些调节。  相似文献   

4.
反手直接拉下旋是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在弧圈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反手拉球的技术有了很大变化。从前,我们通过反手拉下旋的方式直接上手,目的只是为了能抓住先机,然后在相持阶段找到得分的机会,而反手拉球几乎都是高吊弧圈为主,重在“稳”、“准”。如今反手拉球与正手拉球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但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努力提高击球的威胁性,即使在击球点较晚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击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国家队选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先掌握摩擦、发力的方法,保证击球的稳定性,然后再进一步提高击球的质量。我们在学习反手快撕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了摩擦和制造弧线的技巧。在反手拉下旋球时,击球原理与反手快撕基本相同,只需要在发力方向和击球部位上进行调整即可。  相似文献   

5.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手合一的感觉。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6.
很多弧圈型打法的选手只会拉不会打,这是因为拉球的击球点比较多,既可以在球的上升期,也可以是高点期,还可以在下降前期,甚至在下降期都可以拉球。拉弧圈球时,手相对沉得比较低,摩擦的成分要多一些,击球也比较稳健。而正手攻球则必须在球的高点或高点前期击球,攻球时撞击多,摩擦要少一些。  相似文献   

7.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8.
接发球后第4板的反拉要点: 1.接下施发球时迎前快搓,搓球要加力控制,提高质量,迫使对方只能拉高吊弧圈球。高吊孤圈球进行反拉反剃,如对方快拉则可挡一板过渡。 2.步法尽量到位,反拉对方的高吊孤圈球时,击球点应该是球的上升期。 3.反拉不能光用手臂,同时还要用腰和身体的力量。对弧线短的球,步法要到位后再打,并注意身体用力要一致。图片说明 瓦尔德内尔发强烈的下旋球至马林的反手位,马林接发球时用正手摆短的击球时间快搓至瓦尔德内尔的反手底线,瓦尔德内尔用反手拉高吊弧圈球至马林中右位置,被马林反拉正手空当。 …  相似文献   

9.
宋慧荣  徐良  年四永 《精武》2012,(3):23-23,25
无论是专业的网球运动员还是业余的网球发烧友,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反手的击球动作相比于正手击球动作要难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反手往往成为对方攻击的主要位置。如何提高反手水平成了广大同球爱好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球技术中反手技术的深入分析,在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手技术的辅助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国球运动者反手击球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反手拉球进攻时,男女运动员腿、腰、手的发力顺序大体是一样的,但男运动员可以直接利用手腕的力量拉球,而大部分女运动员则需要靠大臂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的动作去完成击球。这个动作的发力顺序是从下向上、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动作流畅可以使出球更稳定,也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1.
很多弧圈型打法的选手只会拉不会打,这是因为拉球的击球点比较多,既可以在球的上升期,也可以是高点期,还可以在下降前期,甚至在下降期都可以拉球。拉弧圈球时,手相对沉得比较低,摩擦的成分要多一些,击球也比较稳健。而正手攻球则必须在球的高点或高点前期击球,攻球时撞击多,摩擦要少一些。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3,(12):98-100
问:“我在实战中正手没有反手稳定,而且经常被对方打退台,不知如何能更主动一些?” 技术解析:李先生的反手推挡和搓球等基本动作确实比他的正手攻球更加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他在握板时食指吃力比较多,这样有利于提高反手技术的稳定性,但对正手来说就容易使击球变僵硬。  相似文献   

13.
用直板快推的概念练习横板的反手攻,即:用拉手来调节角度,用肘和前臂把球发力推出去。 横板反手攻球时不仅仅只有拉球,像直板有威胁的发力推形成的反手攻球同样也可以用到横板中。 推挡型的反手攻球,引拍时,球拍高于球台,手腕向平侧展开的同时,拍形前倾(图一)。注意击球时间,触球时要有撞击敲打的感觉,即弹打。 这种打法最重要的是引拍击球的角度,前臂要向前突出(图二),拉手后,肘和手腕的力量储存起来,(用力停住),当球到高点时,突然发力,形成发力推型的反手攻,要突出爆发力。(图三) 对于初练反手攻球的人来说,手…  相似文献   

14.
很多业余球友都和蔡先生一样有这个理解误区,以为前一个动作小一点,下一板还原就能快一些,其实不然。连续击球动作“不怕慢,就怕断”,如果前一个动作没充分做完的话,身体的重心交换就没有完成,下一板衔接也就不会准备充分;而只有重心交换的感觉强烈,交换或调整板形时才能做到足够放松,这个环节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更为关键。此外,如蔡先生所说,他正手击球的幅度确实比较小,拉弧圈球时手没有充分挥上去,下摆也不够充分,这样不但影响连续击球时的重心转换,而且容易造成身体各部位的发力脱节,击球实效差。建议他再练习的过程中,手要大胆地摆下去、挥上来,让手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一点惯性,这样再加上转腰做功,球拍与球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而且能够保证手和腰的动作能够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做功,整体动作会非常干净,发力也会更直接,击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反手弧圈球是两面拉运动员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比赛中的重要得分手段。本文就儿童如何学好反手拉弧圈球,谈谈体会。一、动作要点和要求(以右手执拍为例) 反手拉弧圈球的动作要点,击球前先引拍至腹部下方,腰部随之略向左转,肘部略前出,手腕稍屈,拍下垂拍面前倾,触球瞬间,腰部自左向右转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方挥动,结合手腕向前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同时两腿向上蹬伸辅助发力。  相似文献   

16.
国手直通车     
《乒乓世界》2000,(4):37-37
反手快拉: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反手扣杀: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反手快拨: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2,(3):96-97
赖佳新使用心得 1.反手拉球主要可以在发球抢攻环节使用,尤其是配合逆侧旋转的发球。在实战中,可以根据对手回球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进攻方式。如果对方来球的弧线比较高,而且便于自己身体在最佳的位置击球,那么可以直接发力拉前冲弧圈球,  相似文献   

18.
反手搓球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在练习反手搓球时,必须要掌握的还是摩擦和发力两大部分。通常,搓长球比较容易,因为我们的击球动作相对较大,摩擦和发力都比较充分,在搓球的过程中容易调节;而搓短球的难度较高,因为我们首先要。  相似文献   

19.
反手弧圈球是进攻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拉弧圈球不仅可以直接进攻.还可以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适当改变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从而达到主动防守或防守转攻的目的。对于初学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弧圈球技术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身体协调性的调整,手臂、手腕的运用等等。任何一个教练员在进行动作讲解时.几乎都是理论教学,即使是“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也还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去体会真正的击球感觉。 反手弧圈球技术以反手拨.挡为基础,此项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摩擦”,通过摩擦制造弧线、制造旋转。  相似文献   

20.
反手近台拉球在快速的来回球中,近台反手拉球很容易出现失误。反手近台拉球时,一定要掌握要点:动作要集中、简洁,充分制造旋转,击球时不要只依靠前臂将球"推"出去,而是要运用手腕,转动球拍的前端增强摩擦(图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