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业化”这样的提法,但遇到的问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商品化、私有化等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笔谈,邀请国内外研究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私立部门在全球教育市场中扮演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业化”这样的提法,但遇到的问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商品化、私有化等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笔谈,邀请国内外研究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性大学的营利行为及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业化”这样的提法,但遇到的问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商品化、私有化等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笔谈,邀请国内外研究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业化”这样的提法,但遇到的问题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商品化、私有化等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笔谈,邀请国内外研究者分别从各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民办教育机构营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再度引发民办教育机构能否营利问题的争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要素贡献分配原则”为民办教育营利运作的必要性提供了政策支撑;教育服务产品的二重属性理论为民办教育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解决教育资金瓶颈、体制缺失和主体错位的问题,又对民办教育营利运作提出了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6.
《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并开始实施以后,业内人士发现对于民办教育的营利问题法律中没有明确。但是民办学校的营利是一种客观存在,否则在逻辑上就无法解释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我们提倡教育的公益性,但法律对于营利问题的回避无法遏制举办者办学的寻利动机,举办者完全可以通过投资取得学校的实际控制权而在营利和分配上进行暗箱操作,实际上反而不利于政府的监管。笔者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基点与公众对于民办学校的价值期待是一致的,都在于三点:一是保障教育的公益性,二是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三是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从这三点来看…  相似文献   

7.
陈宇 《中国培训》2003,(10):13-14
第一,对《民办教育促进法》意义的认识毫无疑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其核心是“促进”二字。它不仅给了民办教育明确的社会地位和全面的政策支持,而且从法律角度明确了中国教育要走“官”、“民”并举的道路。到底教育应该由政府一家来办?还是由政府的力量和的力量一起来办?这个问题过去一直争论不与此相联系的问题,还有教育和培训可不可以利性的?或者是产业化的?……等等。现在这题开始通过国家立法得到了回答。民办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官办教育的一统天能够促进教育市场的成长和竞争的形成。民育花自己的钱,必…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教育个人收益的实证证据支持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论断,政府对教育具有财政投资责任.公共产品理论并不能论证一定要通过政府举办公立学校来实施教育.类似“教育券”的方式可将资助与办学分开.政府对教育的财政责任是由教育的产品属性决定的,并不因组织实施教育机构的体制不同而不同.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学校在体制方面各有利弊.历史上营利性教育总是以弥补传统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的真空的角色出现.国外营利性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与非营利性高校在服务对象和教育内容方面重合不多.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营利动机和营利可能性,但现行的非营利政策使这种可能性被夸大.允许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教育正在成为政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促进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冠以“促进”二字的唯一一部教育法律,其“促进”特色显而易见,如:单列一章名为“扶持与奖励”(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是独一无二的;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十六字方针”中的“加强管理”(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四条)改成了“依法管理”(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第二款);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六条)改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民办教育促进法》不再提“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举…  相似文献   

10.
《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并开始实施以后,业内人士发现对于民办教育的营利问题法律中没有明确。但是民办学校的营利是一种客观存在,否则在逻辑上就无法解释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我们提倡教育的公益性,但法律对于营利问题的回避无法遏制举办者办学的寻利动机,举办者完全可以通过投资取得学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