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齐哈尔市为教育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技术支撑平台。2005年底,全市包括县(市)镇中小学将全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2007年底,齐齐哈尔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城镇中小学管理全部推行育必修课。村级独立建制的小学50%左右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50%的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到2010年,齐齐哈尔市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齐齐哈尔为教育发展搭台 确定教育信息化目标$搜狐网  相似文献   

2.
新闻摘要     
1.2000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参加澳门回归一周年庆祝活动。 2.教育部强调,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的时间,在全国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北京青年报》2000/10/26)  相似文献   

3.
何佳 《广西教育》2004,(6B):9-10
当前,我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十分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师资培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进行课程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到2003年底止,全区共有1693所中学、1265所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4.5%、32.2%;全区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33920台,比2002年增长了24.4%;计算机教室2497间,比2002年增长了27.9%。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十分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师资培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进行课程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到2003年底止,全区共有1693所中学、1265所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4.5%、32.2%;全区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33920台,比2002年增长了24.4%;计算机教室2497间,比2002年增长了27.9%;375所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比2002年增长了153.3%;3457所中小学建立了卫星教学收视点,比2002年增长了93.2%。柳州、玉林、贵港、梧州、北海、南宁等市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字化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正在各个领域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以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教育部为此作出了重要决策:决定用5~10年时间在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在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在5年内全国90%以上的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同时,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联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并以此带动教育信息化,使基础教育有一个跨越式地发展,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鸿沟”。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为此,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2001年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逐步推广以卫星宽带网为主要形式的“校校通”工程,并在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中增加相应的内容,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平凉地区于2001年成立了地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区组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和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在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做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普及工作,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提出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大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努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初中开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学习辅导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文 《当代电大》2002,(1):90-93
1 引论1 )教育部决定 ,从 2 0 0 1年起用 5至 1 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2 )当前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一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第二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 ,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3)“校校通”工程目标 :用 5至 1 0年时间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使全国 90 %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 ,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提高中小学…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从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到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 我省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省已有2219所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授课人数达190多万人,约占全省中学生总数的66%,有1827所小学开设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将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单独开设,拉开了我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大幕;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在涌向中小学校园。2000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宣布,我国将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在所有的初中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而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今年秋季就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在初中阶段已开设很多年了,为了实现:"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如何象其他学科一样,扎扎实实地学好这门必修课,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从 2001年起,用 8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现“校校通”,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   (一)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   全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坚持高起点、重实效、低成本的原则,以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力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必备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配备必要的计算机为物质基础,以建设…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进行多元数学教学设计不可回避的因素.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及任务,并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会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大力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前不久 ,教育部颁布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有关政策 ,将我国的信息化教育提到了日程上来。早在 1 999年教育部就提出了要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以及“校校通”、“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等长远规划 ,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2 0 0 1年 2月 ,国务院又下令 :从 2 0 0 1年 9月起 ,全国所有高中必须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从而逐步实现 ,到 2 0 1 0年 ,全国将有 90 %以上的中小学能够上网的长远规划。此项政策的颁布 ,使各厂商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 ,他们预计在未来 1 0年的教…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省出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标准,明确规定将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并要求全省中小学校每周至少开设一节信息技术必修课。河北省在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经费筹措、人员编制、教育教学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量化标准。同时明确要求,全省中小学要按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思想 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按照北京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中小学实际,坚持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注重效益、分层推进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在全县中小学(农村地区指完全小学以上)开设信息技术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到2005年,构建起各学校与县、市、国际互联网相连通的、开放的密云县教育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  相似文献   

19.
《西藏教育》2010,(4):63-63
从2010年全区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卜获悉,我区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在全区建设1至3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地区和50所以上教育信息化示范中小学,全面提升我区高、中等学校数字化网络水平,基本实现城镇小学及绝大部分的农牧区小学数字化网络,逐步形成全区现代化教育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我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从1998年开始起步,走过了近5年的历程,作为一个西部贫困县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目前的建设程度、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实际效果如何,怎样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反思,笔利用节假日等时间,走访了一些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查阅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