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馥强  徐明宇  傅梅 《文教资料》2008,(21):171-172
目前,为适应高校扩招后大量毕业生就业的需要,紧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各高校都在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就业创业教育的培养新途径,全面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本文以部分高校近年来所实践的创业教育培养途径为主要着眼点,结合实际探索正逐步形成的"一个目标、三个层次、四个阶段"的系统创业教育培养途径,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确立了"一、二、三、四"的应对策略,即树立"一个理念"、围绕"两个重点"、把握"三个关键"、做到"四个保证". 一、树立"一个理念",努力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 学校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目标"的理念,将就业工作的主体定位为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高校承担了较为重大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对高校的工作开展与教师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校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理论学习,而疏于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有较为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企业的应届生人才流失率也较大.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新发展方向,探讨当下如何开展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树立职场目标,完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目标,其直接指向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显然这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第一要义.随着我国高校就业体制机制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的加深,高校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其中心工作来抓,显然也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和题中应有之义.文章着重从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高校"就业中心论"的现实必然性,从而积极探索"以就业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面向职高的单招学生数目的增多,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呈现出越来越差的态势。而职业院校是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多加研究、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继承传统教育理念之精华,汲取先进办学经验,引入目标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改进培养机制等策略,培养出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逻辑起点,推动地方高校发展向应用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公关人才,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是公关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高校公关人才的培养又主要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来完成.怎样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公关人才已成为"公共关系学"任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公关教学中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即从案例教学到任务驱动教学再到项目驱动教学,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有机结合,每个环节在培养人才方面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将学生对公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公关技能的训练,以及综合公关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公关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使企业和高校各取所需,但往往事与愿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无法有机地对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高职院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深层次地改革,由"知识、技能、就业"的培养模式向"知识、技能、就业能力"模式转变.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切实深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不断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人才输出的主要阵地,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定位明确,与市场经济动态发展紧密结合。但是,综观高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其中存在诸多与就业要求相背离的问题,导致功能价值弱化。基于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简析和论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就业导向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就业导向是学校教育中以满足社会用人需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并能够在从业岗位中获得稳定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趋向.就业导向强调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满足行业用人需求,最终满足学生就业、成才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场应变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市场调查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外贸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目标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指导、帮助作用,因此高校须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创新和优化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指明正确的方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学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还有一些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高校应认真分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工作模式和内容等进行创新,对学生的就业过程予以指导,为社会输送适合的人才。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重要性、创新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提升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准确输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并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4.
林秋琴 《文教资料》2008,(20):202-203
"学会做人"是高校人文教育,通过分析高枝中部分学生不会做人的现象,得出"学会做人"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高校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加强"学会做人"教育.本文将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使毕业生不仅能及时就业,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其特点不在于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与就业岗位密切关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适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创新起点,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创新目标,以就业率评价指标体系为创新标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就业导向下,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科研素质为目标,对高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提出进行职前培养、校本研修和校外引进,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依靠教师主体,实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形成“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对酒店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中发现,企业要求我们的学生并不需要具备很高深的专业知识,但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化管理环境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有效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推行大众化教育改革、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本、专科年招生数量已增至657万人.随着本、专科乃至硕士生就业队伍的日趋庞大,中职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素质以保障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仅就<机械制图>教学中"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应用,谈谈中职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长远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面向,对提升高校人才的礼会适应能力,加强就业竞争力,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