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贺与希望     
在《新闻知识》出版一百期的时候,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因为《新闻知识》是我案头的亲密朋友。八年多已阅读过99期,她送给我许多新闻理论和业务知识,提供了不少的信息、经验和问题,启发我去思考。学习《新闻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思,使读者的思想也随着活跃起来。她在地方出版的新闻学期刊中,  相似文献   

2.
“这是她吗?” 1985年初秋的一个早上,我在巩县宾馆的大厅里仔细打量着一位“古代女子”。她二十多岁,身着明代服装,斜靠在沙发里,脸庞清瘦而苍白,淡淡的油彩,弯弯的细眉,双目微合,安然入睡。从那脸庞,那鼻梁,我认出了,就是她!电影演员洪学敏。我也立即进入“角色”——拿出采访本。可是推推她,她翻了个身,嘴里喃喃说:“累死了。”又困然睡去。她拍《海之恋》时那样丰满,现在怎么这样消瘦?没待我问,她又被叫上车拍外景走了,直到深夜未回。这是她在电视连续剧《红娘子》中扮演红娘子,来到巩县拍外景,紧张  相似文献   

3.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军事记者》的老读者,我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令我欣喜的是,在国内新闻业务刊物并非十分繁荣的情况下,她伴着时代的风风雨雨,沐浴着党报的丽丽阳光,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走到今天。特别是从去年8月改版以来,她已成为一本浓缩着前沿新闻理论、洋溢着对读者真诚情感的高品位刊物。完全可以说,她已登上了国内一流刊物的雅堂,与《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一起,在新闻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代走,她也走,与时俱进立潮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就受到了这本刊物的滋养。当时,我在胶东大山沟里当兵,团里的新闻干事举办新闻学习班,给每位学员…  相似文献   

5.
1988年7月,对于我来说,又是个“黑色的七月”,连续两次参加高考落榜,心情十分沉重,前途理想刹那间全沉入万丈深渊。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看我时,送来了几本书和杂志。朋友走后,我随手翻了几下,就被《新闻与写作》和《新闻爱好者》上分别登载的两篇文章吸引住了。 从此,我与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12年来,我摘抄、剪贴资料30多本,50多万字。读书读报听广播,新闻作品好又多。我在编辑老师的精心帮助下,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台等新闻单位播发稿件3100篇。1998年12月,我又被市、县人事部门…  相似文献   

6.
王军  曹曼文 《网络传播》2009,(12):14-15
上海“黑女孩”走红网络 娄婧是上海东方卫视2009年《加油!东方天使!》上海赛区5强选手。出生在上海的她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主持专业,与众不同的是,她有着一身黑色的皮肤。  相似文献   

7.
如今,我们已可以轻易地在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最新的时尚、科技资讯,也可以很快地效仿,然而,真正地理解它们的精髓并融入生活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2007年冬天,周迅走在巴黎大街上。一个男人向她走来,"你好,可以帮你拍张照片吗?"多年后周迅在司各特·舒曼的《街拍时尚》中认出自己。那天她穿着黑色的大毛外套,黑色手套,黑色短靴,黑色围巾遮住脸,显得缺少保护而不完整。那时司各特·舒曼还没有出名。四年后,他的博客The Sartorialist声名鹊起。"时尚有关衣服,风格却是身份认同,我不会因为一件衣服好看而去拍摄,我是被人的魅力、独特吸引。"这种观念下,街拍被  相似文献   

8.
琼瑶剧教母刘立立,是台湾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导演,其执导的大部分琼瑶剧《雁儿在林稍》《一颗红豆》《婉君》《在水一方》《庭院深深》《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聚散两依依》《鬼丈夫》等,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2010年10月3日。在她生命的尾声,她与一个男人45年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果——两鬓斑白的他,微笑着把一张崭新的离婚证书亮给她看:我可以娶你了!你,要不要嫁我?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去伍宇娟家的所见所闻,我至今难忘。当时她主演的《几度风华几度愁》正在京上映。与此同时,她还在本剧院正排练的话剧《桃花扇》中演李香君。从中央实验话剧院宿舍的大门一直朝北走,在一片废墟和简陋的厕所旁,我迟疑地站住了。我不敢想象,一个年轻漂亮正走红的女演员竟住在这种环境中。在一排低矮,摇摇欲坠的旧房子中居然就出现了伍宇娟的身影! 紧靠厕所的第一间小房子就是她的家。她有自知之明:“真不想让你们记者来我这里。咱们自己人还好说,海外记者几次想来这儿采访,我都拒之门外了。我怕人家笑话咱们。”她的这个“咱们”显然是指咱们的国家。真是身居陋室,心忧天下。  相似文献   

10.
萨冈走了     
洁尘 《出版经济》2006,(10):44-45
九月末的一天,有朋友突然对我说,萨冈去世了. 吃了一惊.问,哪个萨冈?朋友说,还能是哪个萨冈?弗朗索瓦兹·萨冈. 就去世了?多少岁啊?前不久还从网上扒了一张她的靓照,拍照时间是她因《你好!忧愁》出名的时候,18岁.出名趁早的所有满足和快乐都写在那张非常美丽又非常年轻的脸上. 2004年9月24日,萨冈死于肺栓塞(不是前些年误以为的胰腺癌),终年69岁.我真没想到她如此高龄,印象中她似乎不到50岁吧.可能是把第一次读她的时间等同于她的创作时间了.  相似文献   

11.
有这么多业内权威和专家来解读《百姓30分》,我有机会来听,非常高兴。这么近距离地倾听听众朋友的诉求,听取节目组工作人员的想法更是机会难得。我想从“《百姓30分》以后的路怎样走”这个角度谈一下我自己的思考。《百姓30分》办了两年了,从她办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关注,她两周年的时候,这个节目将来怎么样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节目定位,  相似文献   

12.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13.
忆朱颖     
5月8日晚,像往常一样,我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看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消息,我不禁怒火中烧,当介绍遇难者有《光明日报》社美术编辑朱颖时,我脑子里“嗡”地一声,想是自己听错了,但画面中朱颖那微笑着的照片无情地证实了这一点:是她!与我同窗三载的朱颖!北约的导弹残酷地将她屠杀了! 朱颖的父母亲都是北京人,曾在座落于山西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4.
王芸,荆州晚报编辑,也是文坛才女。她的作品集《时间寻找长久的爱情》、《经历着异常美丽》、《接近风的深情表达》,体现出灵秀之气、精妙之气。她的小说题材宽泛,文风细腻,如《黑色的蚯蚓》(《人民文学》2006年第11期)中,在高  相似文献   

15.
另类苏秀英     
用“苏秀英”做笔名,真土。一看到这个名字,我的眼前就浮现着一幅图画:遥远而宁静的山村小路上,走着一位乡村大嫂。当这三个字和《长沙晚报》集团总编辑、“报痴”邬恩波的名字作为夫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更是无与伦比的土。真是土得掉渣呐!苏秀英五十岁时,正逢工厂改制,她自己说是厂里把她作为“不良资产”处理回家的,50岁的高级工程师退休赋闲在家,谁在人才浪费上奢侈得起呢?唯有我  相似文献   

16.
京报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新闻记者》2001,(7):25-27
一、《北京青年报》怎么了 ?我的一个朋友过去是铁杆的《北京青年报》读者 ,但是 ,去年开始 ,她不订北京青年报了 ,主要原因是广告太多。有趣的是 ,广告多反而提高了她的阅读速度 ,过去薄报时代 ,她需要花挺多时间看报 ,而现在进入了厚报时代 ,她倒是可以跳读了 ,理由很简单 ,她不看这些广告。这个朋友同时也是《环球时报》的忠实购买者 ,但是 ,最近她也不买了 ,理由类似 ,就是《环球时报》改版后 ,广告多了 ,内容少了。我注意到 ,她是一个网络迷 ,所以也许网络是她抛弃报纸的一个原因。对比《北京青年报》和《环球时报》是很有意思的 ,《北…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7,(3):23-24
元为初始,旦者天明;一元复始,旦复旦兮. 新年第一天,我们向各位读者朋友送上真诚的祝福: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今天,当这份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报纸呈现在您面前,您也许会发现,她又有了些许新的变化. 是的,新年新气象,我们希望以更厚实的内容、更靓丽的容颜跨入新的一年: 《湘声》《湖湘工匠》《创业记》3个新专栏集体登场.  相似文献   

18.
见过她一面,说她象演员,了解她多了,觉得更象记者,《文汇报》驻京记者作了9年,实际上,她还是社会活动家。作为演员,虽是过去,可她灵性不息,艺术长驻;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她被引为“值得终生信赖的人”。记者、朋友、母亲、妻子、女儿……她的身驱里还有多少未尽的潜力? 最近,她出了一本集子——艺坛名人采访录《东方的微笑》,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女士为之作序说“我为这娇小女人的魅力所折服!”其实,为她折服的人岂止郭玲春一人!1990年,她先后三次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学生会邀请作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9.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0-290
电话里传来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徐冬节病逝的噩耗,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一次会议上见到过她:一身朴素的农着,一脸慈善的微笑,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会后,她搭乘一位同事的便车回家。我说:馆长出来开会,也不要部车。她笑着说:哦,有便车就行,这样很好。挥挥手,就像以前一样,匆匆地相聚,又匆匆地道别。谁也没想到那竟是一次生与死的诀别!如果知道她会这么突然地离开我们,那天就不会轻易地让她就那样走了,我就一定会让所有与会的同仁,手挽着手,拉住她,留住她,不让她走!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夕,我见到百花社的老编辑董令生,她送给我几本由她编的艺术类图书,其中有一本《中国民间纸马艺术史话》,作者是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先生。她告诉我,王老自从2003年被诊断出得了肺癌,写作编书更加勤奋,平均每年都要出版三四本书。“这老爷子简直就是拼命啊!”她感叹着,“不过,最终还是没斗过癌症,去年10月过世了,可惜啊!”我闻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