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理论的历史与历史的理论何先生,你是史学理论界十分受青年人敬仰的老一辈学者,今天很高兴能够访谈您。您是在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读历史专业的,您能先谈一下当时有  相似文献   

2.
何兆武先生是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的教授,著名学者和翻译家,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都出自他的译笔。何先生有如此成就,国学根底一定很扎实。在我的印象里,他们那一代人,在少年时代就熟读《论语》《孟子》之类经典。其实不然,近读何先生口述、文靖女士记录整,理的、《上学记》,才知他小时所处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不读这些,小学从最简单的“人手足刀尺”入门,然后读白话文。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到了大学才涉猎的。那么他的少年时代读些什么书呢?  相似文献   

3.
何兆武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历史哲学、史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工作,是我国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何教授具有很强的理论批判和反思能力,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都做过精当的阐述。与何教授的谈话不光寓于专业学科范围之内,也涉及一个世纪学者对自己人生的感怀和思想的阐发。笔者感怀于何教授的勤勉不辍的同时更钦佩其深刻的理论思考和清晰的判断力,遂将我们的访谈录音整理出来。何教授已年满九十,然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神明不衰。  相似文献   

4.
何炳棣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历史学家,1975年被选为美国亚洲学会会长,成为20世纪该学会唯一的华裔会长,1965—1987年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逊讲座教授,也是被聘为讲座教授的首位华裔史家。其学术回忆录《读书阅世六十年》讲述了他为实现幼时所立志向而坚忍负重的奋斗历程,读来让人感动,引人深思。现在,我把有关何炳棣为实现志向而持久奋争的艰难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学习方法、学习精神的材料整理如下,希望对培养中学生的学习意志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把名字写在水上,出自大诗人济慈的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济慈以水书名,表达了自己以诗歌的名义为世界做好事的毕生追求。而今天,有人借用"以水书名"的典故,来评价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随笔集《上学记》记载着青年时期的何兆武上学读书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全书弥漫着不一样的书生意气,描绘了一个老知识分子淡然洒脱的世界观。何兆武先生,这位《社会契约论》《思想录》和《西方哲学史》的  相似文献   

6.
7.
在海外华裔历史学家中,何炳棣先生(1917-)治史兴趣甚广.尤精于明清社会、人口、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国内还有不少学人对他不甚了解。近年来.何氏所撰写的自传《读史阅世六十年》在国内出版.使我们得以详细地了解其成长为著名历史学家的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按照何氏自己所说.此书上篇回忆他个人在国内学思历程中的“承受”,下篇则回忆自己“学成”之后在国外对史学知识的奉献。  相似文献   

8.
王玉强 《山东教育》2010,(1):119-120
近读钱理群先生的《我的精神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颇受教益。煌煌35万字,既是这位北大资深教授精神研究的总结,又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思想的心路历程。他的关切与关爱,他的反思与反省,他的呼唤与追索,无不透出人文的光辉,敏锐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它的管理体制,创办、成长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层次和科类结构等等都让其他很多国家仰慕,探究它得以发达的原因,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东西。而文化是它得以发展壮大的很重要的因素,在美国文化中又以个人主义为其核心精神,深入了解美国个人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深入的了解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明天就要投入一次远途跋涉,行箧中将带一本什么书?抗战时期,许多学者轻装逃难前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带了《庄子》,有人带了《剑南诗稿》,有一位教授在简薄的行囊中硬是塞进了一部《红楼梦》……这种匆忙间的选择,不仅温暖了这些学者生命史上荒寒的岁月,而且往往决定了他们后半辈子的学问走向,因为这种选择凝聚着他们的见识和裁断。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财富     
在这幅漫画中,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在一个以“大元宝”做表轴的钟表上边走边读,留下一圈脚印。可以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读书人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的人生财富也随着知识的丰富而增加。知识,是无形的“大元宝”。  相似文献   

12.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在于其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注重个人的自主和自我发展.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属人的活动.管理绩效依赖于承担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责的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履行管理职能与义务.因而批判地吸收,运用个人主义价值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丰富管理的内涵,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一自从 1 982年 6月 1 0日至 1 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 ,2 0年来祖国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正如“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 艹凡 子教授所指出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经历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 ,对海外华文文学‘空间’的界定、海外华文文学历史状况和区域性特色的探索、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探源、如何撰写海外华文文学史等重要问题 ,进而转入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和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撰 ,以及从文化上、美学上各种理论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14.
算来身为一个读书人也已有些年头了,向以阅读为乐,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困惑、体验和教训。总结经验完全是个体的事情,但是我估计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共鸣,故而整理出几务读书的方法来,为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弗洛伊德与传记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篇短文里,作者威廉·舒尔兹博士(WilliamToddSchultz)介绍了弗洛伊德对西方现代传记与自传多方面的影响,涉及到许多传记理论热点问题,比如精神分析与传记的关系、传记的自传性、后现代的自我观念以及理论的自传性等问题,颇值得一读。这篇短文最早出现在《传记写作百科全书》(MargarettaJollyed.,TheEncyclopediaofLifeWriting,FitzroyDearbornPublishers,London,Chicago2001)。原题为:"FreudandLifeWriting"。译自舒尔兹的个人网站:http://www.psychobiography.com/articles/freud.html。威廉·舒尔兹,心理学博士,男,现为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PacificUniversity)心理学系副教授,是当代非常活跃的心理传记家与理论家。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前五回是其人物与主旨的象征性抒写。从开篇人物出场的视角,或隐或现一个包括作者在内的读书人群体形象,而且贯穿始终,这是一个被读者忽略的红楼群体。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甄士隐)与贾雨村“两峰对峙”,以及甄假宝玉合体等“分一为二”的写作手法,暗示读书人问题是《红楼梦》的主旨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使闺阁昭传”是为了寄托曹雪芹自由纯美的人文理想,宝黛爱情与唯美人性同样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书浓郁的悲剧氛围,则是读书人个体人文追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悖谬的困惑使然,这是一个具有超越时空的历史问题,值得今人,尤其是人文学者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这次论坛的主要筹划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这个历史阶段,相关的社会体制都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之速度、深度和广度为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18.
当代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裔美国人自传在当代美国的文学 /文化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在国内它却倍受冷遇。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 1900年以降的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指出目前研究的问题所在及其出路,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国内广大学者对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的高度关注,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春联与官运     
清朝光绪年间,成都有位读书人考中进±后被委以候补知县的虚衔。因为他不善逢迎.候补知县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这年春节.贫困潦倒的老进士愤而贴出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20.
叙述评论或评价是作者入侵的文本标识之一,往往反映了作者或叙述者特定的意识形态。在自传文类中,叙述评论则更多地服务于自传者的理想身份建构。文章运用自传叙述评论理论聚焦《富兰克林自传》中的叙述评论模式、结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身份建构取向,以期揭示富兰克林的父型形象是如何从"家族之父"升华为"隐喻国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