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预见性是指新闻对所报道事物未来趋势的一种预测和判断,新闻报道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动地揭示该类事物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谈点体会。新闻预见性,植根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刻领会和掌握,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在新闻实践中把二者结合起来,这就有可能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未来。1981年6月,编辑部收到当时任阿克苏县革委会副主任赵克发的上半年工交生产总结。报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了,就在各国体育健儿激烈角逐的第一天,我们媒体便将目光聚到可能获得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的女子10米气步枪“头号”选手赵颖慧身上。广播、电视、报纸铺天盖地,对赵颖慧的家庭情况,训练成绩,大肆宣扬。南京某广播电台在开赛前一天就分析“预言”:赵颖慧拿首枚金牌,是“双保险”……可事与愿违,赵非旦没拿金牌,就连决赛圈都没进入。我绝没有对赵颖慧的失败抱任何不满,“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在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国际性赛场,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可气的是我们的媒体,在报道新闻,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什么?梁衡说.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的信息传播。在精确定义“新闻”的基础上.梁衡又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  相似文献   

4.
新闻有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此话语初听乍看似乎有点背离新闻的常规:新闻怎么超前?难道事件还没有发生、事物尚未出现而可以提前去报道吗?报道什么呀?按照一般的新闻的概念或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以报道必须基于事件已经发生的前提。一个事实若尚未产生,对其的报道只能是茫无目标、无所适从、虚空无形,又如何去提前报道。世上万物总是相互联系,有其内在的规律维系。许多事物的产生,都是有预先的征兆、线索的,可以说是事件主题的辐射,或是事物的外围表象的征候。所谓新闻的预见性,其实是指对未来必将发生的事物早在预料之中的猜…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21):71-74
埃德加·斯诺是20世纪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留了13年,用勇敢、诚实而又敏锐的笔触记录下了20世纪上半叶有关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报道。其报道,给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人民、中国革命的窗口。本文从"埃德加·斯诺与鲁迅、埃德加·斯诺与进步学生、埃德加·斯诺与抗战、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不灭的中国情结"等方面进行阐释,以展示斯诺与中国的深厚情结。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斯诺生前怀着希望,为全世界能够深入地了解现代中国而真诚、明朗地进行写作,本会之宗旨,就是要使这位勇敢记者的杰出工作得以永存。”这是美国“纪念埃德加·斯诺基金会”(The Edgar Snow Memorial Fund,Inc.)1980——1981年度报告中的一段话。这个基金会1974年由世界著名人士费正清、格林、谢伟思、索尔兹伯里、苏兹贝格、托平、韩素音、休梅克、鲍威尔和斯诺的姐姐米尔  相似文献   

7.
《红星照耀中国》是最早把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向全世界说明的重要著作,作者斯诺对我党早期外交思想的传播和为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深刻表现在这部作品之中。1936年,斯诺成为第一个来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外国记者,也是毛泽东成为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向世界介绍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而斯诺笔下的新四军,就不太为人所知了.其长篇通讯《项英的一支铁军》在《亚细亚》月刊1939年5月号发表后,被上海《良友》画报和《华美》周报翻译转载.后来,斯诺又采写了多篇关于新四军的报道和通讯,让中外人士深入了解新四军坚持江南抗战斗争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埃德加·斯诺,1905年7月19日诞生十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开在这里渡过了他的少年时期。1923年起,先后在西港中学、堪萨斯初级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读书。1928年乘船到上海。 1928——1941年,斯诺在中国居留了13年,时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他同中国革命力量建立了联系,热情地把中国革命斗争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介绍给美国和各国人民。1941——1972年,他回到美国,后旅居瑞士,在此期间,又先后多次访  相似文献   

10.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30岁。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分水岭,也是最高潮。这几个月里,他带着两个相机、24卷胶卷,辗转进入了陕北的红色区域;他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共产党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游击队、老百姓;他观察了红色政权的军事、生产、教育、娱乐生活。他此后的一生都与这四个月有关。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什么?梁衡说,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为受众所关心的事实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2.
以报道中国革命风云而闻名于世的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不但在现代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构筑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之桥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1972年斯诺逝世之际,毛泽东同志曾对此作过崇高的评价:“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孙华 《中国出版》2012,(7):48-5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历史上,斯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外交思想的传播和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深刻表现在他来源于实践的新闻作品之中。1936年,斯诺成为第一个来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外国记者,也是毛泽东成为中共  相似文献   

14.
新的新闻实践正在大规模地充实、改变着旧的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实际上.世界上大量虽未发生的事、物,却也拥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并且成为争相报道的新闻题材。  相似文献   

15.
“我希望党中央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发出的号召。  相似文献   

16.
徐东妮 《大观周刊》2013,(12):22-22
埃德加·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人民报道了中国红军,如实描述了中国红色革命。笔者有幸参加了斯诺一百封家信的翻译工作,在此笔者选取了斯诺家信中具有代表性的长句翻译为例,探讨了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以及长句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诺在陕甘宁边区深入红军战士和百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回到北平后,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这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8.
对个别先进典型进行采访报道时,这个典型(人物或单位)确实是先进的,采访获得的素材也生动感人,但稿件播出后不久,报道对象却开始走下坡路,甚至个别的在稿件播出的同时就犯了错误。对这种典型报道怎么看?有的记者认为这样的报道不能算是失实报道,理由是,采访或报道播出时,典型还是典型,报道后典型失色,不能把账算到记者头上,谁  相似文献   

19.
20.
出生于美国令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不应被看作是"理所应当"。抛开斯诺研究中的革命化视角,斯诺在1936年的苏区之行应当自有其因果逻辑,斯诺对中共的兴趣是果,而其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物质的刺激、来华后的采访经历、与左翼人士的接触等便是因。从斯诺的成长和来华后的经历切入,检视其对中共的兴趣,将有助于我们从新闻活动自身规律的路径梳理出这种兴趣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