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金代末年到元代,至元十三年灭宋,统一全国之初,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作家大多活动于北方大都一带,人数最多,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也最多。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是元杂剧发展的黄金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关汉卿,元中期的钟嗣成,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首,并将其列为《录鬼簿》第一类第一名;王实甫,明初的贾仲明评"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马致远,贾仲明称马致远为"万花丛中马神仙";白朴,朱权《太和正音谱》评曰:"白仁甫之词,如鹏搏九霄,风骨磊块,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她们多才貌双全,不甘沉沦,与士人拥有真挚专一的爱情,更有奋起反抗的勇气和智慧.本文着眼于她们与其它朝代文学作品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同中有异,寻求社会历史和文人心态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她们多才貌双全,不甘沉沦,与士人拥有真挚专一的爱情,更有奋起反抗的勇气和智慧。本着眼于她们与其它朝代学作品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同中有异,寻求社会历史和人心态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古代曲论及创作实绩出发,提出元杂剧的创作流派除“本色”、“文采”外,还有一“豪放派”,马致远就是杰出的代表。同时,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着重阐述了“豪放派”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家庭剧是元杂剧的一个重要题材。本文参考现有的对元杂剧的分期研究,以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为界将元杂剧的家庭剧分为前后两期,从反映家庭伦常事件和反映家庭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对比前后期家庭剧的不同之处,并从社会、作家与文学三个方面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是本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元杂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文学样式,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承担起让学生领会和体验本民族固有文化的任务,成为高校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广泛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生活百态.其主题多样,有关报恩酬情主题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报恩人物身份各异,报恩方式、报恩原因也多种多样,既有报答养育收留之恩的,也有报答济困救难之恩的,还有报答礼遇厚待之恩、活命重生之恩的等等.元杂剧中之所以出现大量报恩主题的作品,一是受佛教因果报应现的影响,二与中国传统报恩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报恩酬情剧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即作者借作品反讽现实,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8.
饮食习俗看似小道但能够体现出各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阶级斗争状况和国内各民族的交流情况,因而,对某一时代饮食习俗的研究必将有助于对当时社会的全面认识。本即是一篇探讨元杂剧中饮食习俗的字。本以大量的资料说明并论证了元代饮食的情况和总体特征,使我们对有元一代的饮食习俗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有表现智谋的传统,元杂剧作为俗学和市井学,于此有更突出的表现:有诸多剧目把智谋作为重要题材,加以铺张渲染,并因而造成曲折动人的情节,增强了杂剧的观赏性,迎合了市井平民的娱乐需求和欣赏趣味,亦促进了自身发展繁荣。元杂剧表现智谋,原因较复杂,择要而言,有学传统、体优势、现实背景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先生所言元剧“思想之鄙陋”,一方面指其各种非“崇高”的思想与西方传统悲剧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也指其在具体构成上多元乃至矛盾,缺乏单一或统一。其实,从技术层面出发进行研究,可发现元杂剧的思想结构呈复杂甚至混杂的叠合状。  相似文献   

11.
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蒙、汉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从蒙古族音乐舞蹈、语言文字、统治者的爱好、宽松的政治环境等对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影响以及蒙古族杂剧家创作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说明蒙古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的繁荣兴盛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元上都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都,原名开平。忽必烈以此为根据地,广召天下人才,建立了“金莲川幕府”,开启了以汉法治国之端倪,为夺取汗位奠定了基础。忽必烈即位后,开平加号上都。从此,蒙元史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上都“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在政治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全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沟通南北东西的商业大都会,极大地促进了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都在中外交往、科技文化、宗教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元代王恽的科学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王恽的科学活动:(1)王恽的科技工作与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认识;(2)与李冶的关系;(3)与郭守敬的关系;(4)对农业的倡导与反对庸医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哈剌和林(Qara—Qorum)故址在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省(ayimaq)额尔德尼召北。从1220年到1259年,哈剌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云集了东西方的各色人种,境况盛极一时。1260年以后,随着忽必烈政治中心的转移,这座草原城市逐步降格为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和林宣慰司、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总管府、和林路和林行省治所,后来又成为岭北行省治所。整个蒙元时期,哈剌和林的教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漠北地区的一个文化亮点。笔者依据各类史料,就哈剌和林教育的渊源、脉络、走势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草原深处的教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对草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 ,尽管也出现过分裂、民族间的战争和改朝换代 ,但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结构不仅始终存在 ,而且其疆域范围越来越大 ,最终在清王朝最强盛的 18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笔者以清政府与蒙、藏、新等民族地方的政治关系为中心 ,探讨清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清政府治边政策的实施与国内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史资料,笔者对元代漠南地区汪古部的多语教学,净州路和集宁路的儒学,云中云内丰州的教育和进入中原的汪古部教育以及集乃路的各类教育和应昌路,全宁路的教育了探讨,认为,当时漠南地区的教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了解内蒙古地区教育的历史以及当今对西部文化教育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代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就元代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所涉及的禁猎时间、禁猎区及其相关的执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进而为今天的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观元史研究 ,人们对元代的科举考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探讨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 ,目前学界对元代科举考试的研究 ,已经达到了相当全面的程度。然而 ,笔者认为 ,该领域内仍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因此 ,笔者就蒙古统治者迟迟不能实施科举考试的原因、科举考试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边缘省份进行的科举考试以及蒙古、色目进士的质量等问题 ,作进一步分析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元上都教育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上都上蒙古统治者继哈刺和林之后,在草原上建立的第二个都城,也是标志元世祖忽必烈走向辉煌的历史名城。元上都的教育很发达,层次也比较高。笔者着重考查了元上都儒学、孔庙以及元上都国子分学的历史沿革;元上都的医学、阴阳学、蒙古字学,同时也考查了元上都所属州县儒学和元上都的乡试;皇帝和皇太子在元上都受教育的情况以及其它类型的教育活动。总之,元上都的教育发展程度,与元上都的历史地位是相称的。  相似文献   

20.
黑城文书所见元代两份整点站赤文书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政府为了“通达边情,布宣政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周密的站赤制度。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站户开始消乏或逃亡,迫使站赤制度逐渐趋于废弛,元朝政府陆续采取了很多“拯治站赤”的措施。史料对亦集乃路站赤整治的记载很少,在黑水城发掘的《至正二十四年整点站赤文卷》残存16件公文,内容都是关于亦集乃路的站赤整点的情况,非常珍贵。通过对F116:W578和F116:W570两件文书的释读,可知官员在落卜剋站整点时采取清点核实马匹驼只和铺陈什物数目,以及登记站户姓名等措施,并考证了落卜赳站住置、正马、官给驼马、轮流走递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