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旧知识连接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多媒体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  相似文献   

2.
如何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我认为除复习那些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提供最佳关系的生长点外,关键在于“导”字上,“导”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导”要生动有趣,引人人胜.下面谈谈我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谈几点体会。一、运用迁移扩充认知进行某一知识教学时,应正确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抓住新旧知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对比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一个更为扩展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是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否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会用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其实质是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这样学生利用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等旧知识,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的主动构建,扩充了认知。二、运用比较调整认知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的异同与联系的思维过程与逻辑方法。小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既有联系又易混淆,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排除干扰,使易混的知识清晰分化,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调整了认知。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学生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整体中的位置,以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为出发点,以旧引新,前呼后应,建立新的知识生长点。新的生长点一旦建立,就必须不断巩固调整,使之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内化建立新的平衡,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和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课堂教学构建认知结构的基本思路。一、选取合理的知识结构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知  相似文献   

5.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倡的“温良而知新”,“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进行新知识教学.”对于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进行某一知识教学时,要正确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抓住新旧知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对比,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一个更为扩展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是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否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会用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其实质是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这样学生利用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等旧知识,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的主动构建,扩充了认知.  相似文献   

6.
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应该努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各个方面研究课堂教学的优化。一、教材组织的优化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总是和旧知识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只有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它、记住它,并且在必要时加以运用。所以在研究一堂课的教学时,首先要通过教材分析,弄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把握认知结构的生长点,从而优化教材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把储存在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整合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数学知识链和知识体系。它是有机的、动态的并且具有新的“生长点”的知识板块,具有灵敏反应的智力特性,运用它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自我努力和教师指导培养的结果,在数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主动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重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链”和新衔接的认知结构,使新的认知结构不断巩固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设计认知结合点,使学生会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在“认知结合点”上做文章,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1.创设旧知结合点。任何知识都是整体认知结构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认知结构,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识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  相似文献   

9.
一、问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丰富的感性积累处 1.问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知识的“要点”是连接的,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不断拓宽知识的外延.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解读教材,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以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课堂即时的生成、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等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如何注重“知识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时代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现结合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注重教学的“知识生长点’作一阐述。所谓“知识生长点”可以理解为:对各类学校的各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那些最基本的、处于人的认知结构中最关键部位的知识点。“知识生长点”相对于常说的知识点来说,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既得又简,又能以简驭繁的,是人在学科认知上的核心,是可以以它为基础来不断丰富、扩大在学科乃至跨学科的认知结构。因此,帮助与要求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设计浅探□会宁县教场小学王云峰一、瞄准“知识生长点”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绝大部分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申、发展或综合。因此,教学新知识时,要以旧引新,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紧紧围绕这个“点”,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好过渡性练习。...  相似文献   

13.
奥苏伯尔的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地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重新组合,从而把新知识融合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种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的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笔者结合奥苏伯尔有关“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总结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四个基本点,即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一、认知停靠点有意义学习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有意义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谓认…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的教学。这类知识的教学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也就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一组引导性的学习材料,唤起对原有知识的积极回忆,促使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发生作用,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常  相似文献   

15.
要使数学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规律,使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合拍共振呢?学生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知识发生和形成的“生长点”,因此,数学教师要找准每个流程中起核心作用的“生长点”,将这些核心点做深、做透,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旧的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也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先在其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随着“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延伸、改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  相似文献   

17.
新颖有趣的导语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拉开一堂课的成功基调。因此 ,导语的设计必须讲究艺术性。设计灵活多样的导语须从以下几个“着眼点”入手 :一、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 ,复旧引新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任何知识的建构都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生长起来 ,并借助旧知识得以实现的。因此 ,在讲授新知识前 ,选准为新知识提供最佳关系的旧知识 ,切实地进行复习 ,引出新知识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如在教学《角的度量和认识》一节时 ,我先复习了直线和线段的特点 (旧知识…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时下数学教学的普遍观点。一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质量如何,重在引导。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靠教师的“引导”得以体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靠“引导”得以调动。因此,如何在“引导”上做文章,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值得研究。 一、从分析教材着手。 知识有它的内在结构和外部联系。要提高“引导”、“参与”的质量必须先深入实际,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分析教材,教师要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1.新知识生长点在哪里?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旧的思考方法是教师解析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学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解决问题遇到障碍时,能 把问题由一种形式适时转换到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这就是思维转化,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转化训练是非常必需的。 一、遵循结构原则,进行思维转化。 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学生认知结构就是在这种“新”与“旧”的经验不断“同化”和“调整”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只要  相似文献   

20.
“学生现实”是课例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从具体的课例研究中,尝试剖析“学生现实”在学生学习中的“起点”“生长点”及“延伸点”的作用。从“学生的现实”去寻找教学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