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进步已经逐渐使我们能够合理地理解外部世界了。这个所谓的“外部世界”事实上包括一切东西,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但是,与此同时,科学的进步只不过使得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外部世界中还有着人类未知的事物,还有着人的理性尚未理解的事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是生活在一个“开放”世界中的。然而,人们往往忽视或往往遗忘这样一种事实: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小学三周年纪念晚会上谈到了“每天四问”,其中第二问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么进步?陶行知先生认为,“集”是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的方法之一。“集”是“搜集”的集。笔者认为:可以收集以下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学问有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刊1、2期合刊发了《颁发差生进步奖,促进差生转化》一文,报道了大武口基建一中为了促进差生转化,设立了“差生进步奖”,对在思想品德上、学习上确有较大进步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并基本形成制度。本期又发了《银川九中给进步显著学生颁奖》的报道,他们从1986年起,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的同时,也评选进步显著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两所学校打破常规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马桂珍 《教师》2012,(16):29-29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追求“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适应时代对教师高素质的要求。然而,人非圣贤,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我们的工作应在追求“更好”中进步,我们的事业也应在追求“更好”中发展。下面就谈谈“道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阅读提示: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在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人们的进步轨迹通常表现为:关注少数人一关注多数人一关注每一个人,也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只有突出“这一个”和“每一个”,把握每一个个体的需求、情感和愿望,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教育才能发展。在学校里,“中等生”相对于“优等生”和“落后生”(或称“后进生”)而言,在人数上往往占优势,从而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小学三周年纪念晚会上谈到了“每天四问”,其中第二问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么进步?陶行知先生认为,“集”是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的方法之一.“集”是“搜集”的集.笔者认为:可以收集以下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学问有进步.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最近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这就告诉我们,在当代,社会发展要靠两个轮子,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我们在全校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了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的竞赛活动。时间虽短,已初见成效。四个多月来,98%的儿童戴上了进步花,涌现了“红花少年”三百多名,“红花中队”十个,校风校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学校秩序井然,师生以文明礼貌相待;卫生保持经常;爱学习守纪律的风气日益浓厚;尤其可喜的是后进学生成批转变,打架大王变成了助人为乐的“红花少年”,好贪小便宜的孩子成了拾金不昧的榜样,“蹲班生”的学习有了明显进步。家长纷纷赞扬说:“小小红花作用大,一代新风人人夸。” 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刘献君 《成才之路》2010,(25):I0003-I0003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怎样办尽可能好的教育”。社会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不同的人,对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差别。但我们在理解教育时必须把握几个基本点: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是“育人”而非“制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有40年了。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上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尽管发生过象“文革”这样的失误,但这40年仍然是社会进步的40年。刚刚过去的这场风波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是,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究竟什么是进步?怎样评判社会的进步与倒退?有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理论指导,我们就不会在各种诋毁和“批评”面前丧失前进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关于格言     
我们每一个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和名人格言打交道,父母、老师经常用一些格言教育我们如何学习和做人,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以说,中国的青少年很大程度上就是读着、背着一条条格言警句长大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就贴在教室黑板的上面,好大的字,而且多是毛主席的手写体,龙飞凤舞,煞是好看。不过天天都看着它,几乎是熟视无睹了。中学时,老师每天早自习要在黑板上抄一句名人格言,我们就将它工工整整地誊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相似文献   

12.
中学是青少年的重要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怎样培养、增强初中少先队员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呢?为此我们成立了“自动化”小队,也就是少先队员“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进步自己争”。在每次活动中,只要有突出表现,有进步者,我们一律进行不同类别的表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教育的最大成就,是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这对一个发展中的世界人口最大国家而言。是何等重要的历史性进步。有了这样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使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充分的依据更高地期盼:未来30年,中国教育能够在“有学上”的基础上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我们将建设一个更公平、更优质、更多样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要使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在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单单从掌握知识和技巧的任务出发进行教学是不够的。对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理论原理和教学方法都应加以特殊考虑,以求同时完成两种任务,既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达到高质量,又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这里所说的“应加以特殊考虑”的“学生的发展”,就包括了非智力因素,我们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溶于教学当中,开辟一条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天都给孩子们精心准备着一堂堂自以为“生动”的课,孩子的点滴进步都会使我们异常兴奋,我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突然,有一天静下心来,我发现,天真幼稚的孩子在接受着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在给我们上着一堂堂令人深思的课。  相似文献   

16.
我俩是中学教师,孩子已上初中二年级了。我们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孩子的教育中,悟出一个道理:要想使孩子学习进步,必须让孩子丢下“拐棍”,自己走路。我们把家长过多的辅导比喻成拐棍。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惟恐孩子学习不好,从孩子进入  相似文献   

17.
初识“国培”,渝出的欢喜和期待不言而喻;走进“国培”,整日的忙碌和困惑不可名状;深入“国培”,紧张的幸福和充实不期而至。在“国培”中,每一天都是精彩,每一天都有进步,每一天都有收获。“国培”如春雨阳光走进我的生活,走进我的心里;“国培”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国培”更像绵绵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8.
宇宙与真理     
在人类之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许是没有概念的,那时的“天”只是人们眼睛所看到的“一片蔚蓝”,“地”只是感觉到的脚下的“一种存在”。后来,人类的认识有所进步,能够从整体上来看待“天地”了,认为天为“蛋清”,地为“蛋黄”。再后来,人类的认识中终于形成了天体的概念,认识到日月星辰皆为我们地球家园之外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终于开始理性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家正对大门的墙壁上,贴着一棵彩色塑膜剪成的树——棕色的树干、黄色的树枝、淡绿的树冠。这是我们给孩子种植的一棵“成长树”。孩子7岁了,教育他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对于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每个孩子都喜欢鼓励,何不给孩子种一棵“成长树”,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的一门基础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