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月,为提高全体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树立求知精技的精神和信念,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激发他们争做新时代"大国工匠"的信心和勇气,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匠心中国"系列活动。校党委书记、校长李洪渠表示,"匠心中国"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思政教育契合高职特点,这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武职方案"。"匠心中国"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匠心中国"系列大型巡讲、"匠心中国"故事大会,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匠心中国"思政创新品牌的三个平台,三个平台"三位一体",共同推动"五个思政"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本文提出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并探讨了通过开展实训周和校企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培养具有较高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工匠型人才。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匠道"培育、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匠心"培育以及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匠术"培育,是工匠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维度。高职院校应树立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导向,建立知识和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践行以职业素质培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营造有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大、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追根究底是学生缺乏"匠心"精神,无法成为企业的"能工巧匠"。因此,分析培养"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结合"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为其建立有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国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既要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又要改革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这要求我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然而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是能立竿见影,而是必须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导。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必须调整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既能够胜任现代制造业,又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顺应了"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中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尽快补上"工匠精神"的短板,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7.
"匠心筑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与表达形式,"匠心筑梦"为中职教育构建了"工匠精神"的思想氛围,对中职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匠心筑梦"背景下,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研究,并将"匠心筑梦"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提出教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何谓"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职业无贵贱,除了身份不同,其内核是一样的:你我都是"匠人"。就教育而言,"工匠精神"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精神理念,即通过改造客观对象来体现自身价值。若"匠气"多于"匠心",教学就会机械、重复、固执和守旧,会成"教书匠";"匠心"多于"匠气",意味着执着、专注、完美和情怀。显然,后者是教育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定要有"工匠精神"作为基础。高职院校肩负着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在高职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笔者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式,并且针对实践教育周以及校方与企业合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就潜移默化地塑造"工匠精神"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制造业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智造"成为当前制造业热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担负职前教育重任的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结合高职教学实践,对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核心素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现代职业素养的新要求,而当前高职人才职业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与工匠精神相差甚远。现代学徒制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其不仅延续了工匠培养的形式,而且传承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现代学徒制下培养高职人才的"工匠精神"需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提高工匠职业地位及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加大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营造质量为重的社会氛围;需高职院校革新课程设计、标准化授课内容、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和匠心精神;需企业弘扬工匠文化、树立"工匠大师"榜样、设立激励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学徒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12.
刘小勇 《职教通讯》2017,(23):36-38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振兴的战略规划,是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在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人才,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其重点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3.
高校年轻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后备力量,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常怀一颗"匠心",精通一门"匠艺",打造一批"匠品",为成为"工匠型名师"而不懈追求,为培养"工匠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工匠精神"的培养知易行难,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立足独特的名人文化资源,将刘国钧人才观嵌入学生工匠素质培养的育人实践中,以刘国钧的人才划分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匠艺"和"匠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仅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还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融入中国。在很多人眼中,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很多商品都会印上"made in China"的字样,可见中国制作已经走向世界。要想实现中国制造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培养人们的工匠精神,中等职业教育被人们赋予了培养高技能工人的重要任务,所以加强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技工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匠心教育与匠技教育错位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将匠心教育与匠技教育有机耦合是"工业4.0"时代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匠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特质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执着专注、推陈出新,工匠精神的生成蕴涵着一种结构性的、螺旋上升的梯度性发展规律。基于"素养冰山"概念和知识螺旋模型,建构匠心教育与匠技教育的耦合机理,在具体路径上,从办学模式、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组织保障等,多向发力、统筹推进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呼唤大国工匠和行业领军人物,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必将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对高职院校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读进"是一种"扫描"、"存盘",那么"悟出"则仿佛电脑的输出。悟,在整体上把握,在评价、读写中拓展。悟的过程,更多的是分析、比较、综合、联想,从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认识。阅读让生命吸收了精神的养料,感悟是对生命高度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读"具匠心,学生才能恍然大"悟"。一、"读"具匠心,在读中吮吸文本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的形式有很多。如:①有层次地读。初学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找出疑难,自己先想办法化解,然后找中下水平的学生读,从中发现问题,有针  相似文献   

19.
"主体实现"教学模式是指以学习的主体——大学本科学生的自我实现为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一是能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满足其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二是改变过去的教学重在"教"的教学理念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教"服务于"学"、重过程、重学生自主意识的新理念、新方式;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遵循立德树人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产业文化和佛山精神相融合,打造特色文化,致力把学生培养成融谦谦君子与拳拳匠心于一体的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