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至18世纪,中国各大商帮都从事利润丰厚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高利润促使商业资本向着贸易中心点集中,从而使一些贸易中心点迅速城市化.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运河沿线、长江和珠江沿线、沿海口岸都有一批新兴城市崛起.这一批城市的兴起并非传统的政治因素,即由于达官、贵人或士兵的相对集中诱发了城市繁荣,而是由于商业资本集中,物流量增大而诱发城市繁荣.这是中国城市化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提琴从18世纪到20世纪大提琴发展的历史,对大提琴乐器的介绍,和大提琴本身的改良、和大提琴事业发达国家、人物的介绍,对以后大提琴的发展有影响的大提琴演奏家和大提琴作品、教课书的作者,和培养出来的大提琴演奏名人。  相似文献   

3.
16-19世纪,澳门生活着大量的黑人。虽然这些黑人在澳门社会中地位低下,却充当着士兵、护卫、家仆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在澳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中叶,由于澳门经济的衰退、葡萄牙奴隶贸易的衰落、澳门当地黑人婚姻问题较难解决以及逃奴现象严重等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致使澳门黑人的数量不断减少。作为澳门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黑人在澳门社会中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逐渐融入了澳门社会,而且在澳门社会中一直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从16~18世纪的剑桥大学看英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和政府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组织,二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矛盾也一直不断。矛盾的焦点是自主和控制,其实质就是大学与政府二者权能(权力和职能)的相互影响和牵制。剑桥大学是欧洲宗教神学和政治精英的精神堡垒。当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席卷英国的时候,剑桥则成为文艺和科学复兴的重要阵地。16世纪的工业革命和18世纪的自然科学风暴又激发了她生命中最大的能量,孕育了英国乃至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此时的王朝频繁更替,以及宗教革命又将对剑桥大学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5.
6.
将青花瓷作为研究重点,以图像而非文本作为研究主体,从图像视觉文化出发解释中国对于欧洲园林景观的影响.16世纪青花瓷崛起为中国瓷器的主流,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景现图像之一,欧洲人通过青花瓷认识了中国的景观艺术.法国“英中式园林”的出现,可印证青花瓷作为视觉文化参与了中法景观文化创新与交融的过程.中国景观文化引发了欧洲造园艺术理念的转换,由此开辟了欧洲造园艺术中西合壁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8.
:17~ 18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 ,学者们把研究中国文化同抗拒宗教愚昧、怀疑皇权神圣统一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文化观 :以培尔、莱布尼茨、伏尔泰为代表的由比较而认同赞赏中国文化 ;以马勒伯朗士、维柯、休谟、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由比较而批评中国文化 ;以狄德罗、魁奈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则整合上述两说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理性的批判与评估。这种由赞赏到指斥最后臻于理性评估的正、反、合过程表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从后殖民译论看19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在华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40~60年代,部分西方传教士在华的翻译活动在西方列强殖民化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达到掠夺中国的目的,他们在译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有完整性的翻译,也有增添删减的翻译以及高度归化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自然法理论在18—19世纪的失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卢梭、黑格尔、休谟和边沁等人对自然法推理论证体系的否定;二是奥斯丁和萨维尼等人对自然法法律理论的否定;三是休谟和孔德等人对自然法理性哲学观的否定。在近代思想家批判自然法理论的过程中,不仅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了巨大影响的自然法政治理论几乎被全盘否定,甚至连自然法观念本身也被一起抛弃了。  相似文献   

11.
罗杰·诺斯是英国18世纪传记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他在自己的《诺斯兄弟传》中践行着传记写作坚定而独特的思想;他依凭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卓尔不群的传记写作标准,完成了英国18世纪最具影响的传记作品之一——《诺斯兄弟传》。他的故事因来自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老练总结而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逐渐由“险学”变为“显学”,但基督教史研究中所需外文资料搜集的不易,又给研究者增添了不少困难。郭大松教授历时近一年译编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桥梁——近代山东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及其差会工作》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在搞清史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是一部为深入研究近代山东早期基督教史提供基本资料和资料线索的用心之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艺术歌曲演唱前一些准备工作的探讨,指出了对作品的词曲分析和艺术性歌唱表演的预设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歌曲演唱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中“官僚组织问题”部分内容的分析,揭示该书在研究中国的荒政时对中国官僚政治背后的文化背景分析不够,不可避免留有西方思维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商品成为中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供需失衡。从历史视角考察了18世纪上半叶英国舶来品推动的消费革命逻辑,发现民族产品供给满足不了消费转型期的消费市场,但英国紧随消费变化趋势培育民族产品供给能力,到18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成功化解了国内供需失衡。同时发现,18世纪上半叶英国消费升级与供需失衡共存的原因在于民族产品供给没有适应全球背景下的消费升级的能力,因而创新发展民族产品供给追赶消费升级,是适应全球经济竞争形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财产继承为视角,通过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的相关事例分析,讨论了18-19世纪英国财产继承法对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阶段特征】 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 从社会形态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张殿清 《历史教学》2007,(14):44-48
历史上,宫廷建筑是中外统治者加强王权(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政治文化传统使中、英两国16世纪宫廷建筑消费呈现出很大的差异.首先,两国的宫廷建筑消费在"公""私"属性上存在观念上的差异英国都铎王朝的宫廷建筑消费被认为是国王的私事,受到国王自理原则的限制;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宫廷建筑消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皇帝可以动用国家赋税修建宫殿.其次,在两国限制宫廷建筑消费上存在制度差异都铎王朝的议会从制度上保证了英国国王不能将全民赋税用于王室宫廷建筑;而中国明代政治体制中缺少这样的监督机制,对皇帝的制约缺乏刚性.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宫廷建筑是中外统治者加强王权(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政治文化传统使中、英两国16世纪宫廷建筑消费呈现出很大的差异.首先,两国的宫廷建筑消费在"公""私"属性上存在观念上的差异:英国都铎王朝的宫廷建筑消费被认为是国王的私事,受到国王自理原则的限制;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宫廷建筑消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皇帝可以动用国家赋税修建宫殿.其次,在两国限制宫廷建筑消费上存在制度差异:都铎王朝的议会从制度上保证了英国国王不能将全民赋税用于王室宫廷建筑;而中国明代政治体制中缺少这样的监督机制,对皇帝的制约缺乏刚性.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更好完成城市接管工作做了充分准备。在接管青岛的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和借鉴接管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教训,立足青岛实际,为顺利、有序、完整地接管青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城市进行调查研究、组建专门的接管机构、抽调和培训接管干部、开展接管城市的统战和宣传工作、对接管人员加强党的城市政策和纪律教育等。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接管准备工作,为有序接管青岛创造了条件,也为接管后青岛城市的恢复和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