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这几年中,笔者感到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营造快乐的气氛,让其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还要创造快乐语文,让语文学习与"美"相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一直是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人们为此做了种种努力:“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贴近生活”的提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提出……来试图弥合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沟壑。可惜的是,这些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当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被引入教育教学界时,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将回归“生活世界”当作解决旧问题的新药方。  相似文献   

3.
楼波 《广西教育》2007,(6A):15-16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应做到“言”与“意”合。所谓“言”,就是语言;“意”是指情感、思想、精神、智慧。语文教学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积淀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长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境界,使他们能轻轻松松学好语文,快快乐乐获得知识。 一、精心准备,营造语文教学的导入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长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境界,使他们能轻轻松松学好语文,快快乐乐获得知识。 一、精心准备,营造语文教学的导入美  相似文献   

7.
胡德胜 《新疆教育》2013,(16):85-85
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扮演好学生的”引渡人”和”指航灯”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走“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之路,已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宗玉 《文教资料》2010,(32):67-68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课本,而应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要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语文教学与学校其他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学校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就不可忽视,针对我国初中学校美术教育现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愉悦。  相似文献   

11.
理论探索和实践的偏颇,使得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长期疏离,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只有客观审视大学生两个世界之间彼此联结的内在张力结构,保持两者恰当的和谐,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帮助大学生从生活世界提升到意义世界。社会理论中的文化缓冲带理论和哲学、教育学中的常人、真人理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联结两个世界的理论和实践的别样通道,推进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转向。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意义,作为母语,其美育功能非其他学科可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自觉性,使其能更好地辨识美、观赏美、评价美,积极主动地去发掘美、歌颂美,并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重在"以案说理、以案传道",这个"案"更多应源于现实、源于"生活世界"。首先对"生活世界"的哲学范畴、"教学世界"的教育场域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阐释了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内在逻辑,探讨教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理论依据和理性选择;最后通过对案例教学法这一融理念、方法、结构、过程于一体的教学课题的自身特征的分析,从思维转化、策略创新角度论证了案例教学是教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现实途径和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向教育发起了挑战!向语文教育发起了挑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人”。我们的语文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努力去解放学生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个性化追求。为师者,以一片为师者书海的蓝天拥揽学生的心灵的白云,从而感受精神生命的呼吸,感受人生的舒畅与惬意,进而为学生展开一片美丽纯真的晴空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李明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02-102,34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所以说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我们进行语文生活化的教学,为此可通过课堂设计的改进努力为学生搭建“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卢彩霞 《学周刊C版》2024,(15):131-133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授“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留白”艺术,在教学设计、教学解读过程中多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实施策略,并深入分析其应用方法和教学效果,力争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从古代先哲"因材施教"的遗训,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有识之士发出的"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呐喊,再到现在教育界提出的"向以人为本的创新能力教育加快演进"的口号,都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地位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我们在具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最终使得教学目的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无法完成,而这个问题在"写作教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是富于美感的,通过课文的美感,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材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知与体验,使学生在课文中获得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阅读教学也就成了整个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课又该怎样来落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