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次“两会”报道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都努力在增强对外报道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上不断开拓创新,每年上“两会”之前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两会”之后进行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特殊之年的特殊两会,中新社果断调整报道策略,打破常规报道模式,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变,尝试从策划、采访、融合生产、推广分发等环节进行全流程多维度创新,用全新的打开方式报道两会,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同全国“两会”相比,国外媒体对中国地方“两会”的关注度一直相对较低,使其难以像全国“两会”那样引人瞩目。我们不妨以美国全国性报纸对各州议会新闻的报道作参照,结合国内外宣媒体的报道实践,通过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次的“两会”是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也是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两会”报道有两个特点:最大的现场性报道和最大的程序性报道。一方面,“两会”信息海量,新闻不断;一方面“两会”突发情况少,新闻难出彩。这要求记能从细节中发现魔鬼。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两会”本来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但近二十年,外国媒体对中国“两会”给予了超乎以往的关注,进行了大量报道。他们希望通过中国“两会”来及时了解中国的最新政策变化发展。“两会”已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6.
本期我们选取法新社在人大召开前一天播发的报道《农民期待“两会”促进落实农村政策》作为案例,作者通过分析该文及外媒对我国“两会”普遍的关注点及报道方式,指出值得我们对外报道借鉴的写法。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两会”都是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大事。“两会”议题均关乎国计民生,信息量大,富有新闻价值。但在“两会”报道中,《中国日报》既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要与境外媒体竞争;既要面临同类媒体的竞争,也要与异质媒体竞争,这就对我们的“两会”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年初的1至2月,全国各省区市地方人大和政协会议陆续召开。这是中国地方百姓参政议政的大事,更是3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的预热,通过地方两会可以管中窥豹。地方两会既可以展现中国各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状况,又是中国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酝酿、意见交流的场所,因此也是海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地方两会报道是对外报道的开年大戏。但如何把这台戏唱好,学问很大,值得研究。在对外报道中,地方新闻往往有太小、太碎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每年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是新闻领域一场"年度报道大戏"。媒体可在会前加强策划、嫁接热点;会中通过"散装"变"拼盘"、提高站位、观察新气象等方式写就特色创意稿件;会后延伸热点,为全国两会做铺垫和预热。通过发力"台前幕后"三个阶段,做好地方两会报道。  相似文献   

10.
我本不是科技记者,只因2009年、2010年两会,参与了全国两会政协科技、科协界别的报道,对科技新闻报道便有了一些直观的敏感和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两会”召开在即,怎么报道好“两会”,已成为各大新闻媒体表达自己新闻眼光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年一度的一次“重大赛事”。  相似文献   

12.
人民网、新华网推出新业务用手机报道“两会”2005年2月24日,人民网与中国人大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共同开办的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站(wap.people.com.cn)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开通仪式。无线互联网是以手机为媒体终端建立的无线网络,随身性极强,相比于有线互联网络,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这次人民网与中国人大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合作,除了继续以手机短信报道“两会”新闻外,首次推出了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站——“两会”无线新闻网站,这是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第一次以无线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两会”的闭幕,喧嚣热闹的媒体大战也暂时告一段落。作为一名第二次参加新华社“两会”报道的年轻人,笔不但对这个每年例行的政治活动的新闻报道加深了理解,对于如何将“两会”英报道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引入日常的新闻实践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感受。草录如下,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4.
之所以关注‘两会’是因为它展示了中国政治的前景,体现了中国未来一年的大计。无论是在代表或委员的驻地还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无论是万人大礼堂灿若星空的穹顶下还是在大会堂的39级台阶上,“两会”期间,到处都能闻到新闻大战的硝烟。临近三月,中外记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参加2005年3月5日和3月3日分别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如何报道“两会”?“两会”报道中涌现出哪些新形式和新内容?怎样的“两会”报道能起到绝佳的宣传效果……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分别走访了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人民画报》、《青年记者》等多家媒体的近十位上过“两会”的资深记者和编辑,以期给即将上会的记者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1月是地方“两会”季,往年此时,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里的分社来稿零零总总,稿件数量不少,但编辑们仍感到适合对外报道的并不多。 作为今年提升国内分社对外报道水平的一项创新之举,新华社对外部领导派我前往西藏,与分社记者一起跑两会,共同挖掘鲜活的会议新闻。西藏分社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打通采访渠道。在十天时间里,我和分社记者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上试图充分满足外界对西藏的好奇和质疑,在提高地方两会对外报道的针对性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新华社落实中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精神,对外报道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稿源、突破稿量,成为地方新闻对外报道新的挑战。1月,各地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这是地方新闻对外报道的一大主战场。不少记者曾说,地方两会很"鸡肋",因为缺少全国意义的重大动态消息,很难发对外稿。也有人说,政协会议对外报道难上加难,因为政协委员的提案,  相似文献   

17.
魏尧 《对外大传播》2013,(11):23-24
案例介绍作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一名上会摄影记者,本人从两会选题策划期间,就开始对两会的图片报道进行策划,“中国梦”是北京周报社和外文局整个报道团队着重关注的选题,我也将其作为最主要的策划方向。“中国梦”是一个涉及普通百姓和整个国家的宏大主题,可以选择的报道角度很多。经过分析近两年国内外最为关注的话题,我了解到,两会前的半年内,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北方城市持续的雾霾天气受到国内外公众和传媒的高度关注。于是最终确定以生态环境为选题,并用一组照片讲述这个题目,为了准确并有艺术表现力地呈现主题,我决定在两会期间用一组相同场景不同时间的图片来直观展现空气质量的变化。然而,这样还不够,考虑到图片后期的传播,组照的形式很难同时在印刷版和互联网、微博、移动媒体、手机媒体这样的全媒体层面上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于是,最终选择拼版的形式将北京两会期间十几天的天空排列在一个画面中。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两会”都会有一些新气象。相继于2001年3月2日12日和3月5日-l5日召开的九届全国政协届四次会议和九届全人大四次会议也不例外,但网络的参与应该说是今年“两会”最大的亮点。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体的网络,今年首次人规模参与了对“两会”的报道,而作为国家对外传播重点网站的中国网,首次对“两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报道,成为这“亮点”中的一个光彩夺门的“光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台的“两会”报道也与时俱进,节目形态越来越丰富,通过现场直播、口头报道、录音报道、新闻、专题、评论、专访以及多语种网站,图文声并茂的报道,及时准确生动地向广大海外受众传递有关两会的信息。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我们在选题策划和稿件采写方面是如何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和方法,探求“我们想说的”与“人家想听的”结合方式,以取得对外说明中国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对外部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打破惯性思维,主动巧妙设置议题,全面回应海外关切,着力提升国际关联,在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上取得了新的拓展和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