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栏目责编:叶子健.E一mail:,ezijian@gmail.COm)《毛遂自荐》@王冰~~  相似文献   

2.
《毛遂自荐》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中记叙毛遂随平原君使楚定合纵之约的经过。平原君是战国的四公子之一,名赵胜,赵惠文王之弟,任赵相,门下有食客数千人,毛遂就是他门下的食客。所谓合纵,是山东六国联合抗秦,这里指赵楚定合纵之约,联合抗秦。就战国时代的整个形势看,秦国和齐、楚、燕、赵、韩、魏六国,都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战争,而基本上是秦国分别向东方几国进攻。秦国打败楚国之后,于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使白起为将攻赵,大破赵军于长平(现在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射杀赵将赵括,传说坑杀赵卒40万人。后二年,即赵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又一说,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围邯郸”在赵孝成王九年,即公元前257年),秦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急,使平原君去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同往,取得了“合从  相似文献   

3.
《毛遂自荐》虽是节录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片断,篇幅不足千字,却是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完整,充分体现了司马迁文笔的特色。司马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常常是通过历史人物自己的言行及其与周围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充分显示,其中安插背景和场面的描述,使人物形象生动而又不失其真,叙事波  相似文献   

4.
课堂讨论《毛遂自荐》山东济阳县教研室杜白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要善于抓住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材料。高中第五册中的《毛遂自荐》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利用价值却不小。下面是笔者抓住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毛遂自荐》通过毛遂自荐面说楚王定立合纵盟约的故事表现了毛遂出众的胆量、见识和辩才,故事完整,简繁相宜,在人物的刻画上,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一、以十九人衬托毛遂。当初,毛遂自荐时,作者对十九入作了一个精采的群体情态描写:“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相与目笑”可谓传神之至,轻视毛遂的心理虽未宣之以口,但相互眼光示意,暗自嘲笑之态却逼真得如在眼前。等到了楚国,作者写道:“与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在《毛遂自荐》里为我们成功地刻划了一个胆识超群、慷慨大义的“小蔺相如”形象。(梁启超语《饮冰室专集》)除了人物性格异常鲜明,选材繁简精当以外,文章在语言方面,堪称绝妙。自读提示中仅用“语言生动”四字,太简单了;而课后思考练习和教学参考书,亦未对语言特点作较深的议论分析。笔者以为:理解该文“语言生动”的特点,应考虑到司马迁人物传记的一些特殊修辞手法,以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汉赋在写作技法上,表现出夸饰、用史、杂说、谶纬衍文和模拟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明显地打上了汉代《诗》学的烙印,体现着与汉代《诗经》学的深切关联,是汉代《诗经》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谈写作技法的书并不少见,然而能集500多种技法,并能循较为一致的逻辑框架,从写作全过程来讲写作技法而成书者,则不多见。袁昌文先生主编的《写作技法大观》,把技法从作家创作实践中,从作品中归纳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写成为90万字的专著,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写作技法,同时,介绍技法的文笔也甚有技法之特色,其表达多有令人拍案之处。对《写作  相似文献   

9.
王宁 《教育艺术》2003,(6):29-30
《呐喊》《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两部小说集,这两部小说集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乃至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成就,尤其是传神的人物肖像描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此,笔者就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肖像描写谈一点个人感受。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肖像所以传神,主要在于他根据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0.
《秋水长天》是青年作曲家胡延江老师于2010年创作的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在该曲中作曲家将现代音乐的写作手法和中国民族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创作手法的局限。作品中钢琴伴奏部分更是独具艺术特征,同歌曲整体形成了"物我相融"。本文以《秋水长天》的钢琴伴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伴奏音型、前奏、和声等方面出发,简要阐述其写作特色,并结合自身在实践中的演奏经验,对演奏技法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1.
庄子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包括内七篇和外十五篇。一般认为内七篇为庄子自著,其余为庄子门人及后学所著。读《庄子》就好似有一种“乘天地之气,而御六气之辩”的感觉,真的就如同庄子的思想一般。  相似文献   

12.
张小虎 《现代语文》2013,(4):106-107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侧重于阅读教学,阅读内容丰富且篇目较多。如果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处理不当,就可能达不到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熏陶人格素养的教学目标。如果阅读教学中侧重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充分激发他们在阅读中的自我感悟和体会,让他们闪现个性阅读的火花,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可  相似文献   

13.
苏轼:“无它术,为勤奋读书而为之,自工.”可见,写作的源头在于多阅读.然多年以来,阅读与写作分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在写作教学时也要将教材中的例子学以致用,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理论和实务均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对实际的语文教学革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核心素养理论提倡的“以学养人”“以生活养人”“以情境养人”等理念,小学作文的教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新的面向,以“一事一人”之类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一定的“人文底蕴”出发、从“生活世界”出发,才能在语言技巧中寻找到属于学生自己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被称为“文言小说之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其写作手法来看,言简意骇是其最根本的特征,蒲氏擅长以只言片语表露心志,而这也正是这部神怪之书被奉为“文起千年之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司马温公的《训俭示康》,今天读来,不仅真理之光熠熠闪耀,且其析、评、论、述等技巧,多异彩纷呈。一、析理、评价着眼对比。俗语云:“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作者正是这样阐释评析的。他告诫儿子要节俭,总是紧扣对立的奢侈逐层对比,一以贯之,给人印  相似文献   

17.
<正> 遇夫先生幼承家学,酷爱史籍,少年时代即对文字训诂有所领悟。早年在北京教书,尤精《汉书》,士林中誉之为“汉圣”。先生曾回忆说:“家大人喜读史。少时侍坐,窃见治司马氏《通鉴》,日有定程。余兄弟幼承训诲,故亦好史籍,而余尤嗜班书。”先生对《汉书》的研究是有极深刻的基础的。 先生以荀子“积微”二字名其居室,可见其治学的精神与方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汉书窥管》便是他呕心沥血,发挥其钝学累功精神而成就  相似文献   

18.
从卡夫卡的微型小说《起程》的文本分析入手,认为起程的味道是孤独和恐惧,追寻的目标是身份和空间,追寻的原因是民族心理的隐性基因和父子关系的显性状态。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文不在长,精彩则灵”;人们还说,“一篇文章不见太阳,应有月亮;不见月亮,应有星星;不见星星,应有露珠”……这些都是人们对作文“精彩片段”的形象描述,可见精彩片段对高考作文的写作十分重要。为此,本刊组编几篇关于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等精彩文段打造技巧的指导性文章.以期对同学们写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记叙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高考记叙文写作实战技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练起:一、立意要彰显情怀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中生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中生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情调"和"情怀"有何区别?简单地说,"情调"是指向"小我"的,"情怀"是指向"大我"的。高考记叙文要写出高中生应有的深度和厚度,要让阅卷老师不仅有"看头",而且有"嚼头",就必须淡去"小我"情调,彰显"大我"情怀。情怀的彰显不在"所为之事"的大小,而在"为事之心"的敏钝。哈佛大学招生对学生情怀的关注着实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