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求学生透彻理解机械效率这一概念,做好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至关重要,但这个实验有必要进行简化。 课本上该实验的过程是:装好滑轮组后,向上匀速拉弹簧秤,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的大小F,用刻度尺分别量出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h,s,再算出总功W_总=Fs,有用功W_有  相似文献   

2.
提出问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影响吗?设计实验: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测出在不同绕法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滑轮、长约2米的细绳.实验步骤:(1)照图甲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格.(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表中.(4)照图乙那样安装滑轮组,并保持钩码重G及钩码提升高度h不变,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1)动滑轮上的绳子…  相似文献   

3.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初二物理最后一个实验,从组装滑轮组到测出各个量的具体方法要进行的操作和记录的数据都较多.同时在计算中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总功,需要在实验中认真分析、研究.因此该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典型实验题解题方法例1在“测滑轮组和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除滑轮铁架台、钩码和、以外还应有、.(2)在提高约妈时,应使弹簧秤拉着细线在竖直方向上做_运动.(3)若已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由三段绳子承担,则下列各量中一定要测量的星是,可不测量的量是.A钩码的重G;B钩码上升的…  相似文献   

4.
1.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已知物体的质量m=200克,用力拉弹簧秤,使物体m处于状态时,由弹簧秤读出的拉力才符合本实验的要求.(填写: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做实验时,拉动弹簧秤使物体m上升50厘米,弹簧秤的读数是1.2牛,则外力对滑轮组做的功是焦,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2如图2所示,杠杆平衡,则F=3.如图3中吊篮重400牛,动滑轮重5(牛,定滑轮重40牛,人重gn牛,人在吊篮里拉住绳子不动时,人需要用牛的力.(不计摩擦力)4.一个质量为100克的物体,在0.6牛的阻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下…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①按照图14-10安装好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②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相似文献   

6.
实验问答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常有一些疑问,现解答如下: 1.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上升?(图1、图2) 答:如果不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上升,将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①拉动弹簧秤的速度逐渐增大,会使钩码上升的速度也随之逐渐增大,其结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 :①按照图 14 10安装好滑轮组 ,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 ;②匀速拉动弹簧秤 ,使钩码G升高 ,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图 1  由《功的原理》知道 ,若钩码和动滑轮由n段绳子吊着 ,测量结果应该是S =nh。但在实验中 ,学生稍不注意经常会出现S >nh的现象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稍不注意 ,就会旋转一边 ,忽略而过。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若在未拉动细绳前 …  相似文献   

8.
实验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F·n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桥当学校(431911)陈明发实验的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两种绕法不同的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1照图甲、乙那样把滑...  相似文献   

9.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改进湖北省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学︵︶沈新家学生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普遍感到有两难:一是既要匀速拉动弹簧秤,又要同时读数难;二是测定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难。在这两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因方法不当,数据测量不准确,造成...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第 1册 ,关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一节实验中 ,需测量的数据有 :钩码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和拉力F。在这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知道指弹簧秤的哪一部分移动的距离 ,我就此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要研究这个问题应该从弹簧秤的构造谈起。在弹簧秤的构造中有弹簧、指针、外壳、挂钩等 ,下面就逐一分析一下。  一、弹簧移动的距离1 指弹簧的首端移动的距离。这就要求记录者在弹簧秤刚要做匀速拉动时记下首端的初始位置s0 。匀速拉动后记录下首端的末了位置s1,弹簧秤移动的距离应为s=s1-s0…  相似文献   

11.
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改进学生们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普遍感到钩码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难以准确测定。现介绍一个简单而又准确的测定方法。实验装置按教材所示图稍加改进即可(如图1所示)。提升弹簧秤前,在动滑轮的框上贴上纸做的指针。在指针所指绳的地方用钢笔点一“点”;在钩码下挂一轻软线,拉直后在着地处用钢笔点一“点”。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使钩码上升一段距离,再分别在指针所指绳的地方和软线拉直后的着地处点上“点”,  相似文献   

12.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在中考试题中,通常结合长度测量、物体运动、功和功率、简单机械以及重力浮力组成力学综合题,常以如下几种考查方式出现:一、实验步骤和表格设计例1下面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些实验步骤:A.算出每次的有用功W_(有用)、总功W_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B.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换用不同的钩码,重复实验两次,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相似文献   

13.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因而,机械效率总小于1.有的同学认为机械效率只由机械本身因素决定,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不计摩擦的滑轮组来说,由上可知,机械效率应由机械与其所载重物共同决定的.当滑轮组提起同一物体时,机械效率不变;但同一滑轮组提起不同物体时,机械效率将会变化.而且,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例(’98南昌市中考模拟题)用滑轮组匀速提升l(X牛的物体,机械效率为80%,所用…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解机械效率的习题时,一般都知道用公式η=W有用W总×100%,但要正确找出有用功和总功却是比较困难的.现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求有用功W有用,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1)提放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2)水平方向匀速拉(推)物体,目的是克服阻力做功,W有用=Fs.2.求总功W总,要看机械运动的原因.3.搞清物体被移动的距离与动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例1用杠杆来撬一重2400N的石块,手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压力为300N,当手压下2m时,石头被抬高0.2m,求杠杆的机械效率.解:此题…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和上科教版八年级物理都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如图1所示,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 1.照图1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G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  相似文献   

16.
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会变化的 例1一同学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时,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接着又用同样规格的滑轮,组装了一个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也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与第一次实验提升的高度相同,弹簧测计的示数比第一次小.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B.照图1那样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C.记下两边钩码各自的重力,并用刻度尺量出它们的力臂,分别填入实验数据于表格内.D.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做三次实验.E.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x动力臂和阻力x阻力臂的数值.回答下列问题:(互)该同学在哪一步骤漏掉了一个什么重要步骤?答:(2)如果实验正确无误,本实验所得的结2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当将钩码匀速提高0.2米时,挂…  相似文献   

18.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给定的条件不同,计算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方法也不同.1.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有=GG)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58面上,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使用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图1        图2验时,观察到用定滑轮后弹簧秤示数小于不用定滑轮时使物体上升的力.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使用定滑轮能省力”.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弹簧秤本身并不轻(较重的可以达到25牛).这样由于弹簧秤自身重力影响致使读数偏小,由于误差较大,说服力不强.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做该演示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这样,用力拉右边弹簧秤使连在定滑轮左边的弹簧秤和钩码匀速上升,此时可认为:左边弹簧秤示数的大小为不用定滑…  相似文献   

20.
学生 :为什么要使钩码匀速上升 ?老师 :因为当钩码匀速上升时 ,钩码受到向上的拉力才等于其重力 ,有用功才等于钩码的重力G与上升高度h的乘积 ,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等于作用在滑轮组绳子末端的拉力F ,总功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上升距离S的乘积。若钩码上升的速度增大 ,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