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即电子的得失过程.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不是“生电”,因为电荷是不能创造的.电荷本来就存在于物体中.构成物质的原子中,其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通常这两种电荷的电量相等,所以不显电性,两物体摩擦后,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但它们的总电荷数仍然不变.问: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答: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因而物体呈中性.由于不同物体(如毛皮与硬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2.
1 静电的三种起电方法11 摩擦起电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束缚电子本领较弱的物体将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这种由于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例如: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那么如何确定物体摩擦后的带电种类呢?下面是按物体束缚电子本领强弱排列的顺序表。玻璃 有玻机璃 尼龙 头发 毛皮 丝绸 纸 橡胶物体束缚电子的本领不断增强表中的两种物体摩擦时,前面的物体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后面的物体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相距越远的两种物质摩擦时,带电…  相似文献   

3.
1 静电的三种起电方法 1.1 摩擦起电 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其中束缚电子本领较弱的物体将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这种由于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例如: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那么如何确定物体摩擦后的带电种类呢?下面是按物体束缚电子本领强弱排列的顺序表.  相似文献   

4.
摩擦起电及电荷正负的判定潜江市浩口镇三才中学李清贵(433116)初中物理教材对摩擦起电的原因作了具体的阐述,即相互摩擦的两物体,起电后哪个带正电荷,哪个带负电荷,是由物质束缚电子本领大小来决定的。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较弱,就会失去电子,则...  相似文献   

5.
实验一 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观察 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 .思考 课本上指出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实验中应会发生电的中和使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 ,为何会变大呢 ?原来 ,两种物体摩擦后各带什么电荷 ,是由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的差异决定的 .玻璃与绸子相比 ,玻璃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较弱 ,二者摩擦后 ,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绸子上 ,从而使玻璃棒带正电 .于是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玻璃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是否一定带正电呢 ?答案是否…  相似文献   

6.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核外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相等,原子处于不带电的中性状态.当中性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原子核所带正电的电荷跟所有电子带负电的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了电.用摩擦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失去电子,从而该物体带正电,而另一物体由于得到这些电子而带上等量负电.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后,有机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种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相…  相似文献   

7.
电路复习     
一、知识网络二、学习指导(一)摩擦起电1.两种电荷(1)正电荷: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2)电荷间的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检验:①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则该物体带上了电.②验电器:是利用其两片金属范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2.摩擦起电门)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的实质是物体电子的得与失.(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百十11摩擦时.…  相似文献   

8.
起电与验电     
所谓起电,就是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不带电物体,在相互摩擦时,由于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并且两物体所带电量相等。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叫负电荷.(2)同种电荷互十1]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它是利用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道理来检查物体是否带电的.2.摩擦起电(卫)条件——分别用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容易转移到另一个物…  相似文献   

10.
一、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这里的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等.让一个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正负电荷分开.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上了和带电体一样性质的电荷.③感应带电:  相似文献   

11.
带电与导电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在初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特点是:①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②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例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有正电荷,则丝绸上必带有等量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12.
孙伟河 《考试周刊》2008,(7):109-110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里涉及不同种物质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够带电.我们质疑:摩擦后,物体所带的电荷是摩擦力"摩"出来的吗?不接触、不用摩擦能否起电?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也可以起电吗?不断摩擦,电会不断增多吗?……带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排斥 ;两根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也互相排斥 ;可是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与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这表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性质的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提出把呈现在玻璃棒上的电叫正电 ,呈现在硬橡胶棒上的电叫负电。正电、负电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物体相互摩擦后带电的符号 ,有人认为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总是带正电 ;有人则认为玻璃棒不管与什么物质相摩擦 ,所带的电都是正电。对于摩擦在摩擦起电中的作用有人则认为仅仅是增加两物体的有效…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引入"活动课",变死课堂为活教室,让同学们在动手中动脑,实践中益智,取得了较好明显的教学效果.摩擦起电现象把人们的视野引入了电学的世界,但对于初电学之门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点.面对人类内眼看不见的原子结构,将如何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和本质呢?通过课本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加强点:①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是中性的.②不同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不同.③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相似文献   

15.
备忘清单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16.
冬天,在天气干燥的傍晚,当你脱掉毛衣时,会听到“劈劈啪啪”的响声;如果在黑暗处,还会看到许多小小的火花.这时,如果你的手碰到金属的把手、栏杆,还可能会遭遇一次轻微的电击,感到手臂发麻.哇,好奇怪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核外电子在绕着原子核就像行星绕着太阳那样高速地旋转着.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是不同的,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跟它相摩擦的那个物体,由…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探讨》2009,(7):92-99,159
1.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的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具有的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被称为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一般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相似文献   

18.
一、摩擦起电与摩擦生电“摩擦生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电荷不能创生 ,电荷存在于物质之中 ,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 .在通常情况下 ,这两种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整个原子呈中性 ,也就是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 .当两物体相互摩擦时 ,只不过将原来存在于物体里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 ,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使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另一个物体因得到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的说法是正确的 .摩擦使两物体的正、负电荷重新组合 ,使呈中性的物体显出带电的性质 .“任意两物体相…  相似文献   

19.
一、练习内容“电”和“磁”单元包括第六册第3——9课。内容多,难度大,要求较高,其练习的主要内容是: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电有两种:一种是正电(用“+”表示),一种是负电(用“-”表示)。用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放电现象:当带有较多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电火花和爆裂声,这种  相似文献   

20.
一、导体导电与绝缘体摩擦起电起电和导电是两回事,不能混淆.绝缘体摩擦起电,实质上是因摩擦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尽管绝缘体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