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2是近年高考STS及化学实验试题的重要考点.近代工业革命,促使燃煤数量日益猛增,煤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2,硫的氧化物在高空中被雨雪冲刷,溶解,使雨变成酸雨.硫的氧化物与当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题根CO2和S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SO2既具有氧化性,还具有还原性,在水溶液中SO2极易被溶于水中的氧气氧化成SO24-.(1)烟道气中含有CO2和SO2,为证实烟道气确有上述2种气体的存在,至少应选用①澄清石灰水;②品红溶液;③饱和NaHCO3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⑤酸性KMnO4溶液;⑥B…  相似文献   

2.
唐纪轩 《高中生》2008,(14):41-41
1.品红溶液法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SO2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O2无此性质。2.高锰酸钾法将气体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之褪色的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相似文献   

3.
1除去CO2气体中的HCl、SO2等酸性杂质时,为什么不能用Na2CO3溶液? 简单说,是因为Na2CO3水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Na2CO3+H2O+CO2=2NaHCO3.固然,Na2CO3会优先跟酸性更强的HCl、SO2等杂质气体反应,但毕竟HCl、SO2等属于杂质,含量很少,当它们被吸收完全后,主体物质CO2就会被吸收,这不符合除杂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SO2和CO2从化学式上和性质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下面我们就具体地认识一下“貌相似,实不同”的SO2和CO2.一、相似性1.都是酸性氧化物,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SO2的漂白性是指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但SO2在许多反应中使物质褪色,并不表现漂白性. 一、SO2(水溶液)的酸性1.在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通入SO2气体,红色褪去,表现SO2的水溶液的酸性.SO2+H2O=H2SO3  相似文献   

7.
CO2和SiO2都是碳族元素的氧化物,且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其对应的水化物都为二元弱酸.但其结构、性质、用途、存在等却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近年的考试中,SO2作为一个新的亮点出现,许多考生因学习的不全面,频频失误.现把SO2的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和污染性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使读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相平衡与CO2在水中的扩散速率--CO2排水集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平衡等的有关计算可知,常压下CO2溶于水的过程为物理吸收,CO2的饱和水溶液为稀溶液,而且溶液里碳酸的生成和电离可以忽略不计。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非常小,其数量级为10^-5cm^2/s,在CO2排水集气法操作中,CO2气体不被水吸收。  相似文献   

10.
CO2与S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及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因而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及氢氧化钡溶液来鉴别CO2和SO2这2种无色气体.今归纳8种区别CO2与SO2的简便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例1 (2007年天津)现有Na2CO3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共12g,将它放入98g20%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向此酸性溶液中加入80g10%的NaOH溶液,可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恰好完全中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S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酸性,SO2是亚硫酸的酸酐.SO2中的硫元素显+4价,处于中间价态,故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同时SO2还具有漂白性.SO2的多重性是中学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热点.现将2012年高考有关SO2的试题...  相似文献   

13.
一 、化 合反 应 1. 反应规律:两种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差异越大,通常越容易化合。 2. 常见的化合反应。 (1)单质和单质之间。 点 燃 点燃 2Na Cl        2NaCl           S O2        SO = = 2        金属性强的单质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容易化合;非金属性弱的单质与非金属性强的单质也容易化合。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水之间。 N a2O H O=2N aOH         SO3 H O=H SO4 2 2 2        若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或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14.
S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酸性,SO2是亚硫酸的酸酐.SO2中的硫元素显+4价,处于中间价态,故SO2既有氧化性,  相似文献   

15.
一、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型例1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ZOC时将20克食盐放入SO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70%(B)30%(C)286%(D)265%解析因20克/50克>36克/100克,说明20克食盐不能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由溶解度概念知,ZO℃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8克食盐,所以该溶液中港质的质量分数为解,溶液一定是饱和的,也可根据溶解度求得溶二、所加物质与水反应型例2将8克SO。溶于92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某物质(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I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该物质不是溶液中精溶质…  相似文献   

16.
解析:在鉴别盐酸和稀硫酸时,一般应选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不选用AgNO3溶液。因为AgNO3溶液和H2SO4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AgSO4,出现浑浊现象,不好和AgCl沉淀区分。  相似文献   

17.
1KMnO4溶液与H2SO4反应乍看题目,有的读者会产生疑问:KMnO4与H2SO4中Mn、S两种元素均已达到最高价态,怎么可以发生反应呢?这需从一次实验说起:前段时间,几位教师在演示苯的同系物二甲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时,因褪色速度太慢,想到可能是酸性太弱,遂往试管中加了两滴浓H2SO4(恰巧正在使用浓H2SO4),振荡后紫色褪去。为了使试验现象明显,褪色迅速,于是往盛有KMnO4溶液的试剂瓶中滴加了两滴管浓H2SO4。待到上课演示时,KMnO4溶液的紫色已经消失,变成了无色溶液,试验无法进行。KMnO4溶液和浓H2SO4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达到了最…  相似文献   

18.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辨析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19.
用XRD,XPS,CO-TPD,NH3-TPD,SO2-TPD和IR等方法表征了SnO2-TiO2固溶体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配比的SnO2和TiO2均可形成均一的具有金红石结构的连续固溶体,TiO2表面没有酸性,SnO2和SnO2-TiO2呈微弱酸性,经CO还原的SnO2-TiO2上存在大量的强碱中心,说明SnO2和TiO2之间发生了协同作用.SnO2-TiO2固溶体的这些物化性质均十分有利于SO2+NO+CO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在空气和 O2/CO2气氛下进行烟煤和褐煤的燃烧实验以考察压力和气氛对煤燃烧以及 CO,NO,SO2析出过程的影响.采用排放峰值与排放总量2个指标来评估压力、气氛和温度等操作参数对煤在增压流化床富氧燃烧过程中 NO 及 SO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在增压富氧燃烧时 CO,NO 和 SO2析出规律和增压空气燃烧时的规律相似,各组分气体均呈现单峰析出;O2/CO2气氛下,压力从0.1 MPa 提高到0.7 MPa会抑制 NO 和 SO2生成;随着温度的升高,NO 和 SO2的排放峰值和总量均增大,常压时两者增加的幅度要高于加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