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分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2.
《猜对了吗》是豫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期“猜猜猜”单元的第二课。教材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猜想与验证,了解猜想与事实的区别”。我把这节课定位为一节科学教育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到“猜想并不是每次都和事实一样,要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并能表达和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在整个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析 《寻找秋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经历的完整的综合性探究活动,是从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出发,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探访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通过眼观、手模、耳听、鼻子闻等方法观察秋天动物、植物的变化,提出问题,初步提出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树叶变化原因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对本单元教材的认识与理解 《在阳光下》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全新的视角,试着把太阳作为一种能源而不是作为一种天体来研究。实际上是以阳光为载体,围绕着太阳与地球、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指导学生从光的传播、光的颜色、光与热等问题人手,试着把光作为一种物质来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呼吸》由《我们在呼吸》《有趣的呼吸器官》、《还我清新空气》三个主题探究活动组成。《我们在呼吸》是本单元第一个主题。为了能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材先通过游戏“我能坚持多久”来引入主题。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 《齿轮》一课选自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本课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齿轮模型、泡沫板、刀子、萝卜、塑料棒,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学生在养蚕活动中了解了蚕的一生,本课以蚕作为样本,激发学生了解其他昆虫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全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整理养蚕日记”,是对前一阶段时间饲养、观察活动的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激发学生关注昆虫身体变化的兴趣。第二个活动“比较它们的身体”,通过观察、比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9.
《奥运与天气》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学期《变化的大气》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天气现象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对气候的基本要素、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培养观测天气的初步能力。  相似文献   

10.
鲁桂红 《科学课》2009,(1):36-3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中,我执教了小学五年级《寻找微生物》一课。在试教中,我一直无法定下最后的教学设计。其原因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分析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给学生提供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大风雷雨天,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去上学,衣服在不同程度上被淋湿的现象极为平常。《寻找雨具的缺点》一课就是以此为切人口,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较为真实、贴切地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13.
把学科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组成按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结构成大的单元来组织教学内容,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呈现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这是教科版《科学》教材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而,它是学生在科学知能、科学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科学行为与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科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素养教育的素材,《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一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16.
湘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重点是训练学生依据一定的事实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第一课《我们在呼吸》主要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我们的呼吸器官”,认识呼吸器官的组成以及这些呼吸器官的协调作用,完成一呼一吸;活动二是“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认识呼吸有什么作用(比较吸进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活动三是“一呼一吸活动”,认识呼吸是怎样形成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地球真的不动吗》是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六单元,是本册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围绕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展开认识活动,分别承担了对原因、对结果等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二级目标的训练任务,力求达到“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的二级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活动标题,分别是《白天与黑夜》、《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材引领学生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漫步云端》一课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变幻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其二级目标是“能通过科普小报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本单元第一课让学生在认识气象、天气的同时,简单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天气、我国的一些天气之最,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制作科普小报的基本流程。第二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析 《浮力》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五课。本课主要由"物体的浮与沉"和"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吗"两部分组成,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初步认识浮力,了解有关浮力的问题,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科学知识。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组织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体验到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发现者的自豪感,使其感受到科学探究是无穷无尽的。对照科学课程标准,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定量观测、收集整理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刘芳 《科学课》2009,(5):36-38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让小电珠亮起来等探究活动和拓展活动。在引导学生对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猜想和推测时,还要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学生将自选材料,自行试用各种连接方式使小电珠亮起来,并设法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通过分析、比较、总结、交流等活动来反思和评价自己的猜想。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探究结果与他们的猜想之间的区别,为他们区分猜想和事实作铺垫,从而使学生经历一次比较开放的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