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马不识途     
老马的孙子小马整天吵着闹着要去城里看看,长长见识。今天,老马终于答应了,他拿出了自己年轻时进城用的地图对小马说:“孩子,你瞧这可是我当年进城时用的地图,古人说老马识途,跟着爷爷走保准没错。”小马  相似文献   

2.
丑马     
有一匹马又老又丑,人们常对它的主人说:“你的马真难看!主人听了觉得很不光彩,就对马说:“都是你连累了我”。马很伤心,就带着它刚生的小马走了。不见了老马和小马,主人很着急,也很后悔,就挨家挨户地寻找。它看见一头角鹿,问:“你看见我的马了吗?”角鹿摇摇头。他找啊找,差点又把一只小花猫当成他的小马。老马的朋友知道了,跑去告诉老马:“你的主人到处在找你呢,你快回去吧!老马听了急忙带着小马—起回了家。老马想:“我很  相似文献   

3.
小马过河     
《中学生英语》2009,(12):7-7
农场里有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一天老马叫小马把麦子送到磨房去。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第三册中,有一篇题为《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开头是这样的: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整天跟着老马,从不离开一步。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  相似文献   

5.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即使是这样的名家名篇,一旦作为课文,编者与作者还是花了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使得每个字、词、句都用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例如,小学语文第三册《小马过河》的第一自然段,在试用本中是这样写的:“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小马整天跟着老马,从没离开过老马一步。”这个开头和下面的内容产生了矛盾。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就提出一个问题,说:“既然小马整天跟着老马,老马经常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的教学和指导朗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文三册9课《小马过河》是篇童话,为儿童所喜爱。这篇童话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通俗。在课文里头,老马呀,小马呀,老牛哇,松鼠哇,跟人一样都会说话、会做事。教师要根据儿童爱幻想、好离奇的心理特点,运用童话拟人表现手法,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味来,理解词句,懂得故事说明的道理。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按音序字典和已掌握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自学课文。接着。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段读,启发思考;1.老马叫小马干什么?小马表现怎样?2.小马到了小河边为什么不敢过河?小马听到老牛和松鼠的话以后又怎么样?3.老马对小马说些什么?4.小马听老马的话后怎么样?学生回答问题,有助于清楚知道故事人物和情节,打好朗读的基础。教师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边板书:主角——老马  相似文献   

7.
小马学游泳     
小马跟老马学游泳。老马指着宽宽的河面对他说:“从今天开始,你每天要游一个来回!”小马为难地说:“老师,这河面太宽了,我能不能少游一点?”老马摇了摇头。第二天,小马又说:“老师,你能不能换一条不太宽的河?”傻小马,不是河变窄了,而是你通过努力进步了。老马又摆了摆手。小马只好每天坚持(jiānchí)游一个来回。渐(jiàn)渐地,小马的叫苦声少了,最后竟然听不到了。老马问小马:“你怎么不埋怨(mán yuàn)河面太宽了?”小马说:“老师,真奇怪,最近我感到河两岸的距离(jùlí)好像变短了!”小马学游泳@陈忠义…  相似文献   

8.
小马过河     
农场里有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一天老马叫小马把麦子送到磨坊去,小马很开心,扛起了麦子就向磨坊跑去。可是有一条坷挡住了去路,他停了下来,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奶牛大婶正好路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刚放学的儿子问我这样一个问题:“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让小马将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妈妈又没在身边,怎么办呢?这时,它看见河边吃草的老牛。老牛告诉它  相似文献   

10.
小马过河     
一天,老马让小马驮着半口袋麦子到磨坊去磨面。小马驮着口袋朝着磨坊跑去。忽然,一天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怎么办呢?它向四周望了望,看见  相似文献   

11.
我在《小马过河》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抓住“孩子 ,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 ,就会明白了”这个重点句子 ,让学生朗读品味 ,并有机拓展深化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谈话复习引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它几次来到河边 ?每次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 )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马两次过河时不同的心情。二、研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探究小马两次过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1.小马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过去了 ,这中间是谁帮助了它…  相似文献   

12.
老马的智慧     
《小马过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寓言,它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敢于大胆尝试才能明白真相。今天重读这个故事,惊讶地发现小马过河成功的背后原来站着一位智慧的母亲——老马,是她巧妙地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教学《小马过河》,引导理解老马教育小马那句话的含义,是重点也是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须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理解能力较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通过直观演示强化感知,进而引导剖析,启发理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发展幼儿跑、钻、平衡能力,要求反应灵敏,动作协调,姿势正确。准备:15~20厘米高、20厘米宽平衡木小桥两座。两端拉起离地70厘米高的长橡皮筋两条(挂上绿色绉纸作树林)。黄、绿、红小房子各一幢(在硬纸上画上房子的形状,或用空心积木搭)。黄、绿、红小旗各一面。小马头饰、带响铃的“干粮袋”数目均与幼儿人数相等,老马头饰一个,录音机一架。玩法:教师扮老马,幼儿扮小马,背上带响铃的“干粮袋”。老马说:“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今天  相似文献   

15.
小马识途     
你一定听说过“老马识途”这个非常著名的成语吧?那么小马识途不识途呢?如果小马识途.那就不必多说了。如果小马不识途,那他长成老马时怎么就识途了呢?刚刚出生5个月的小马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睡了一觉,真舒服!他醒了,舒展了一下腰身,撒娇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到山上去玩儿。”  相似文献   

16.
小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小马便为孩子制订了提高成绩、赶超先进的计划,在小马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下,孩子成绩节节攀升,进步很快。期中考试,小马要求孩子语文、数学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但结果却令小马大失所望,孩子的两门成绩都只80分爬了一点头,连90分的边也没沾上。小马气冲牛斗,厉声呵斥孩子,又  相似文献   

17.
小马过河     
今天,小马特别高兴,它又要替妈妈过河给对岸的村子送粮食了,这是小马除了学习以外最喜欢做的事了,因为它觉得帮助别人是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18.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马那种勇敢和乐于实践的精神,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在这里要赞的是小马的妈妈。当年幼无知的小马被能否安全过河这个问题困扰时,小马的妈妈并没有直接告诉小马答案,而是引导他通过实践,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正确的。通过这次锻炼,小马不仅独立地解决了过河的问题,而且也一定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吧。可见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  相似文献   

19.
小马驹(j)渐渐长大了,他有一个美好的理想:成为千里马。 老马为了帮助小马早日实现理想,便 开始带小马驹练长跑了。可是,小马驹 从小娇(jio)生惯养,怕吃苦。晴  相似文献   

20.
课题16.小马过河第2课时教学内容研读课文3~7自然段。教学目标1.抓住老马教育小马的话,研读3~7自然段,明白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的道理。2.培养学生根据角色变化和心理变化及时变换语气的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研读小马两次过河的经过,明白遇事要多动脑筋、亲自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1.谈话: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小马两次过河的图片)2.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