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点、学校作风、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简言之,学校文化就是一个学校长期积淀并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师生共同形成的创业史、育人史.学校的办学史是留史、资政、育人、创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校史文化记载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一、缘起:校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所名校的发展,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师生的行为无不印上学校历史的印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抓住历史的根基,把校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何谓学校文化?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授对学校文化作过论述:"学校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因此,学校文化应该指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与行为规范准则等。  相似文献   

4.
马越 《现代教学》2015,(Z2):112-115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共同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学校文化是无形的,但却可以从学校中的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明确感知到。学校的文化是学校长期的积淀,体现的是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学校的发展要注重学校的思想引领,注重学校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陈禹 《中国教师》2009,(Z2):260-260
<正>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  相似文献   

6.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它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继承的群体文化,是校园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及其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靠几个人一朝一夕的努力成就的,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完成,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不断循环浓缩的积淀过程。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得到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既有外显的物质层面,又有内在的精神层面.作为有着56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名校--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始终把"体验成长快乐,实现师生自我价值"作为各项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在经营学校的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环境,制定一套制度,描绘一个蓝图,积淀一种文化.力图使师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互相促进,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最终成就各自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8.
积极功能 1.凝聚效应.校园文化有动力核心,追求整体的优势,树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师生行为系于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上,这种精神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价值观并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学校精神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群体意识,即凝聚效应.  相似文献   

9.
"七色花"教育在新村小学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凭借其主题鲜明、极赋时代气息的内蕴和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形式,在不断自觉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凸显了学校的"让每个师生共同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及"彰显个性,体验幸福"的办学特色。"七色花"教育之所以常年绽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需要校长的文化自觉。我认为,校长文化自觉的主要领域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师生长期积淀下来的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积极功能1.凝聚效应。校园文化有动力核心,追求整体的优势,树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师生行为系于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上,这种精神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价值观并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学校精神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广耀 《江苏教育》2012,(11):43-44
校园精神是师生在长期共同努力中积淀而形成的对本校自身的角色定位,是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学校生命力的源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由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心理素质等因素构成,外化为师生一致的和一贯的行为方式。校园精神既是师生对自己学校的精神认同,也是学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得到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既有外显的物质层面,又有内在的精神层面。作为有着56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名校——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始终把“体验成长快乐,实现师生自我价值”作为各项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在经营学校的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环境,制定一套制度,描绘一个蓝图,积淀一种文化.力图使师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互相促进,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最终成就各自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3.
略论任职教育的文化环境建构——一种文化管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增国 《继续教育》2006,20(3):45-47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团体,其文化可以界定为:学校在自己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其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结构关系、规范准则、行为方式乃至于仪式、期望、符号等的有机统整的总合。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活动文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校园文化虽然主要指向精神文化范畴,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有师生共同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及其物质形态,有在历史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一空间背景中.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而创造的一整套共享的理想、观念、价值、情感、精神相行为准则.以及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模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经验、教育理念和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结构和师生素质.以及校园的其他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学校营造着不同的文化氛围,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积淀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不同的哲学理念,记录着学校自身特色的历史痕迹。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一个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共同创造并积淀而形成的,以办学思想、价值取向、群体意识、行为规  相似文献   

17.
唐建龙 《上海教育》2012,(Z1):32-33
学校文化应该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特殊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积淀和秉承的,并为其成员共同遵循的理念、精神、价值观;也是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整合和结晶。它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凝聚人心的精神引领,起着"以文化人"的功效。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的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2008年10月,我校"开发校本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南汇一中培育现代公民实践研究"的研究项目被上海市教委教科研处批准立项为上海市规划课题。多年来,我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一总结提升"的探索,不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引领学校师生发展,滋养师生人文素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而使之区别于其他建筑的核心标志。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经由师生达成普遍共识的态度价值观、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言行、校园环境氛围中。地震灾区实体校舍的重建正在进行中.学校文化的修复、创建也刻不容缓。学校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较广.本专题立足于灾区学校迫切的现实需要,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作了重点探讨,以期对灾后学校文化重建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学校的文化,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文化根基较差的学校会有好的办学质量和明朗的发展前景。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它们在促使学校成员形成共同发展愿景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长期的历史推进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学校会不断地明晰自身追求和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凝结团体向心力,并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而使之区别于其他建筑的核心标志。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经由师生达成普遍共识的态度价值观、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言行、校园环境氛围中。地震灾区实体校舍的重建正在进行中.学校文化的修复、创建也刻不容缓。学校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较广.本专题立足于灾区学校迫切的现实需要,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作了重点探讨,以期对灾后学校文化重建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