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明明 《上海教育》2005,(4A):48-49
教学生活丰富多彩,想写好“教历”,教师一定要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捕捉教学中的每一个小“亮点”。  相似文献   

2.
3.
青年教师写教后记,有何好处呢?我以为至少有下面几点。 首先,它能帮助我们积累教学经验,并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一般地说,青年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不足,积累教学经验是他们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要完成这一工作,写教后记之类的东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谓写教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作文中经常表现出一种灰色情绪,如早恋、自虐、无病呻吟、迷茫甚至是绝望等等。这类作文不仅体现不出真、善、美,而且更不会得到老师的欣赏。阅卷老师欣赏的是那种情感真诚、思想真实和个性真切的“绿色”作文。“绿色”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在,在做人中促进作文,在作文中升华做人;绝非考试前畏之苦之、不得已而为之,考试后轻之厌之、如敝屣而弃之的灰色敲门砖。那么怎样写出深受阅卷教师青睐的“绿色”作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写真挚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情感是拉近…  相似文献   

5.
每周布置学生写周记,题目的来源成了一个问题。总是给定题目吧,收上来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叫学生自命题吧,一些孩子总茫茫然地看着你,不知从何处下笔。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某日出去吃烧烤,见摊主用洁净的竹签,串起蔬菜、鸡翅、鱿鱼……经过香料的熏染、烈火的炙烤,顿时香味四溢!见此情景,灵感乍现,何不随机抽些词语教学生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6.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每教一篇课文之后,总要记下教学体会,写写“下次再教时……”,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而有些教师教课,常常是教完即了,一教了之,很少坐下来,作些“教后思”,写写“教后记”,做点“再教设计”,有人戏称“教完即了”的教课是“猴子掰棒头”。猴子掰棒头,免不了两手空空。教完即了的教课,常出现“再教如初教”,课上来上去还是老样子,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常言道,十年磨一戏。教课也要殚精竭虑,反复琢磨。教完一篇课文以后,静下心来,作一番“教后思考”,写一些“教后笔记”,做一些“再教设计”,可以扬长避短,升华认识,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以至于达到教学艺术的化境。  相似文献   

7.
有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每教一节课之后,总要记下教学体会,写写“下次再教时……”,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 而目前有许多教师教课,常常是教完即了,一教了之,很少坐下来,作些“教后思”,写写“教后记”,做点“再教设计”。有人戏称“教完即了”的课是“猴子掰棒头”。免不了两手空空。教完即了的课,常出现“再教如初教”,课上来上去还是老样子,所谓“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  相似文献   

8.
我在中学任教近三十年了,九年前,开始坚持写“教后感”我认为历史教师写写“教后感”很有好处。“教后感”是一种教学笔记,也可说是一种教学日记。写“教后感”就是把自己的教学心得,记于当堂课的教案之后,这一环节可视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我所写的“教后感”内容可分为三类:(一)记自己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如1983年6月17日,我在《清朝前期的经济》一节的“教后感”里写着:因钻研“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一目的内容不深,教材中有一段话:“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来,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我在讲课时,对教材中的“后来”二字没有交代清楚,导致学生把清代摊丁入亩制度推行的时空概念弄错了。有的学生书面解释  相似文献   

9.
期中考试过后,同事的孩子敏敏(上五年级)跑进办公室来玩,她看到我正在看试卷分析,连忙喊了起来:"陈叔叔,把我们语文老师写的试卷分析给我看看,行吗?"我笑着把那份试卷分析递给她。她认真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她撇撇嘴,自言自语地说:"哼,才不是呢。"我感到奇怪,连忙问她:"你们老师写得不好吗?""老师写得一点都不  相似文献   

10.
学生进入高三学年后,面临高考,写作训练以议论文为主,天长日久写作能力不见长进.他们的思维形成了定势。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由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改为写微型小说,以便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变化。虽然高考作文不写小说,但这种尝试既可引起学生极大的写作兴趣,又可把学生的目光导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不同侧面观察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期中考试过后,同事的孩子敏敏(上五年级)跑进办公室来玩,她看到我正在看试卷分析,连忙喊了起来:“陈叔叔,把我们语文老师写的试卷分析给我看看,行吗?”我笑着把那份试卷分析递给她。她认真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她撇撇嘴,自言自语地说:“哼,才不是呢。”我感到奇怪,连忙问她:“你们老师写得不好吗?”“老师写得一点都不准。”她歪着脖子做出不屑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一、布置实践性作业,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我在教完圆柱、圆锥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近似的圆柱或圆锥,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他们所希望了解的信息,并把感受与想法记录下来。学生们有的去测量茶叶筒的底面直径和高,算出了制成这个茶叶筒需要多少铁皮或硬板纸;有的还测算出茶杯的容积;还有的测算出自己使用的固体胶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这样的作业可比已知一些条件来求圆柱或圆锥的表面积或体积受欢迎。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星期五放学时,我发现学校大厅的柱子是圆柱形的,很想了解一下它的表面积。经过目测,柱子的高大约是5米,用绳子…  相似文献   

13.
吴建刚 《新高考》2007,(12):6-6
考场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而微型小说为写人叙事文中品位最高者。微型小说以其深远的立意、精巧的结构、简练的语言而备受人们的青睐。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微型小说,比如《赤兔之死》、《聪明的抉择》、《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相似文献   

14.
写写“写”     
周如俊 《班主任》2008,(12):31-31
班主任和演员一样,是吃开口饭的,“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们写了很多“说”的理论,这回我写写班主任的“写”。  相似文献   

15.
小学概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可能性有大有小”.在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概率模型判断,若从中摸一个球,是黄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球的可能性大.学生作出判断后,再引导学生做试验: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中规中矩,但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凭经验对“3个红球1个黄球的模型中,摸出1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大”这样的结论一开始就深信不疑,因而毫无试验的必要,从而也就减少了他们进行试验的兴…  相似文献   

16.
丁丽 《湖南教育》2006,(3):42-42
小学概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可能性有大有小”。在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概率模型判断,若从中摸一个球,是黄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红球的可能性大。学生作出判断后,再引导学生做试验: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中规中矩,  相似文献   

17.
招生门槛越来越低,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是当下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现状,由此而引发的种种学生难教难管之现象也日益突出.为此,许多老师感叹:职校生比牛还难调教,职校的老师比农夫还苦! 既然有如此说法,那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农夫是如何让牛学会耕田的,从中又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编后语:写写“一把手”以往很长时间常常听到基层的职教工作者呼吁各级领导给职业教育以重视、以理解。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悄然转变。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一股重视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它的突出标志就是,各地的“一把手”狠抓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年轻人谁不爱时尚?青葱学子也无法置身潮流之外。变幻莫测的中考作文,一不小心也会与潮流或者时尚结缘。面对这或许会有的可能,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0.
学习就会有疑问,学习就会有困难,学习就会有收获。疑问会激励你去探索和发现;困难会让你体会到学习的艰辛;收获会激起你的喜悦和自信。拿起笔来,写写关于“学习”的问题。下面两位同学的作文,希望能给你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